分节阅读 253(2 / 2)
提起华北,吴孝良的心又沉重了几分,关东军虽然人数不多,但都是日本陆军精锐,华北驻屯军的情况也与之一般不二,两只精英部队合在一起,东北军根本不是对手,败下來是迟早的事。
“汉卿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拍电报让他尽快南撤吧,东北军不能在平津拼光了。”
“山东,咱们能守住吗。”杨效欧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问了出來。
吴孝良不置可否。
“一旦东北军撤出华北,山东就将成为抗日的最前线,并且更糟糕的是山东无险可守,不但无险可守还处处都是漏洞,临海的青岛在日本人手里,如果日军想拿下山东,可以轻易的由此登陆,对济南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听了吴孝良的分析,杨效欧目光有些暗淡,整个身子似乎陷进沙发中。
“难道山东也要放弃。”
在來之前他已经私下里将眼前的局势推演了不下十遍,不论如何推演,山东都守不住,好在老蒋宣布下野,來自南方的压力骤然减轻不少,可以一己之力,山东军能够抗衡日军吗,淞沪大战虽然山东军为主力的中队取得饿了胜利,可那是以南京为大本营,整个南京政府全力支持下才取得的胜利,如今仅凭两省之地自不可同日而语。
吴孝良坚定的摇头,展颜神秘一笑。
“山东决不能放弃,山东军未必沒有一战之力,进攻沒有这个实力,自保还是绰绰有余。”
杨效欧目光陡的又是一亮,喜道:“钧座可有对策。”
他见吴孝良竟似言之凿凿,分明是已经有了可行的对策,尽管这太不可思议了,处于绝对劣势的山东军拿什么來对抗优势的日军呢,如果这话是出自旁人之口,他顶多一笑了之,可吴孝良给他们带來过太多的惊喜,几乎未尝一败,并且不管是多么恶劣的形势,他似乎都能轻而易举的给反转过來,由此种种由不得杨效欧不信。
吴孝良一摆手。
“现在还不到时候,南边可以收缩了,十七师回撤,严密监视青岛日军动向。”
吴孝良之所以事无巨细的与杨效欧研究战略部署,乃是因为他并沒有去河南就任省主席,李又廷在河南拼死拼活他不想去做摘桃子的人,于是,杨效欧出任了山东军权力极大的另一职务,总参谋长。
“十七师打的漂亮,照这个势头如果沒有华北的烂摊子,说不定能过了长江打到南京去。”
杨效欧突然一顿。
“难,难道是这样老蒋的下野是沒准因为日本大舰队的出现。”
果然,吴孝良这回终于肯定了老蒋下野的真正原因,日本大舰队的出现成为了压垮老蒋的最后一根稻草,这说明大舰队出现在了一个极为敏感的位置,这个位置绝不会是山东。
“难道是上海。”
杨效欧脱口而出,吴孝良随之点头。
“必然是上海无疑。”
瞬息间,两人脸色同时大变。
第555章幽燕非故国十三
很快,來自上海的密电证明了吴孝良和杨效欧两人的猜想,长江口外的海面上果真出现了大批日本海军的战舰,并着重确认了大舰队内拥有超过三艘战列舰。
杨效欧对三艘战列舰沒有多大概念,吴孝良在前世可是深有了解,三艘战列舰即便是条约战舰其排水量都要超过六万吨,再加上从属的重巡洋舰以及战列巡洋舰等次一级战舰这个大舰队的总排水量将远远超过十万吨,十万吨排水量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海军里仍旧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概念,实际上,以目测舰只数量,恐怕总排水量要接近二十万吨。
总而言之,日本派了一个拥有超级恐怖战斗力的大舰队來上海,在吴孝良的一番解释之后,杨效欧的脸色煞白,额头上也隐隐渗出了汗珠。
“咱咱们中国连渔船都加上,总排水量能有二十万吨吗,倭寇派如此强大的海军來,岂不是杀鸡用牛刀吗。”
吴孝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起身在屋里來回踱起了步子,又突然站定。
“日本人就是要杀鸡用牛刀,他这是在恫吓南京,而且,他们的恫吓已经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达成了目标。”
“目标。”
杨效欧有些不解,但似乎又意识到了点什么。
“难道是老蒋下野。”
“嗯。”
吴孝良点头分析道。
“日本大舰队的到來,使得国民党中央内部反蒋派得到了空前的信心,并合力发难,与此同时,蒋中正一派一方面由于用兵失败而士气低迷,内部已经出现不稳定的征兆,日本的恫吓正好加剧了这种危机,此消彼长之下,老蒋下野虽然突然,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至此,蒋中正突然下野之谜算是层层解开,杨效欧认为吴孝良的分析一定与事实相差无几,可他从吴孝良脸上看不到一丝一点的喜悦与放松,甚至要比前几日还多了几分担忧和愁绪。
“老蒋下野对于山东军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钧座为何闷闷不乐。”
吴孝良叹了口气,“蒋中正此时下野,于山东军或许是好事,但于中国却未必是。”
“钧座何出此言。”
杨效欧感觉自己还是有点跟不上吴孝良的节奏,这种极为跳跃的思维方式还是让他有点难以适应。
“大敌压境,只有一个团结的中国才可能坚持下去,而今蒋中正下野,以目前之中国再无第二人有足够的声望和能力将全国大部分的力量团结在南京周围”
吴孝良说道此处略作停顿,隐约竟带着一丝叹息,似乎在惋惜。
“汪兆铭与孙科不过是蹩脚政客,此二人联手驱逐了蒋中正,若是和平年代也无不可,但在这内忧外患的要紧关头,对孱弱不堪几乎奄奄一息的中华民族无异于雪上加霜,各派系掣肘争斗,又哪还有精力去抵抗日本人的入侵,到头來,兄弟相煎,少不了亲者痛仇者快的戏码。”
杨效欧越听越心惊,他惊得不是吴孝良口中局势的败坏,而是在吴孝良口中,他听到了一丝疲惫与消极,这在以往任何时候都不曾出现过的情况,吴孝良似乎永远都是那个信心满满的年轻将军,他总能在外人看來是一片死地的处境之下,绝地逆袭取得辉煌的胜利果实,徒手夺下山东大权是如此,赶走强占济南的日军是如此,淞沪大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