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20(1 / 2)

加入书签

不是没有可能。

程普、韩当与贺齐在接到孙权的命令之后,看了看附近还在坚持战斗的徐盛,只是略作犹豫,便立刻率兵退了下去,然后果断地保护孙权准备突围。

却说徐盛根本没有注意到身边的三将悄悄退出,但是去而突然感觉到战场上面临的压力顿时大了数倍,连忙四顾一看,这才发现附近的程普、韩当和贺齐等人不知何时已然悄悄离开,如今正保护着主公孙权向城门处冲去。

徐盛顿时有一种被抛弃了的感觉,心中无限的悲愤,自己虽然是客居江东,可对孙权的忠心一点都不比那些老将差多少,甚至只要孙权对自己说一声,要自己誓死护卫他们撤退,那么自己也绝对会毫不犹豫地遵命,心中绝对不会有一丝的不满,可是没想到自了关键时刻,还是被无情地出卖了。

徐盛的心中霎时冰凉,同时他也在暗笑自己愚蠢,竟然对这么一个无情无义的人效忠,想想自己在前一刻还在为那个心性凉薄之人拼死效忠,他就感到可笑。

“嘿嘿,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孙权,如今我已经掩护你到了城门,也算是对得起你了。”徐盛的眼中闪过了一道厉芒,随即放下了武器,对面前的敌将说道:“我愿投降。”

徐盛的对手正是吕蒙,听了徐盛的话,又见他不仅抛下武器,还喝令正在抵抗的麾下将士尽皆归降,连忙来到近前,将他扶起,并命人将他“护送到”主将陆逊面前,请示陆逊的意见。

虽然以吕蒙的智慧,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徐盛归降是真心诚意,但是他却不敢擅作主张,因为对方的年纪虽小,却绝对不能小觑,对于对方在合肥之战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他除了佩服之外实在是无话可说了,正是因为这样,他对于主公刘琦提拔陆逊那是衷心的支持。

与此同时,对于主公竟然敢大胆提拔一个少年人充当一支大军的统帅之事,吕蒙更是感到由衷地佩服,如今主公麾下固然有不少三十多岁甚至四十多岁的文臣武将,但是更多的则是像他那般的年轻人,一样的建功立业,一样的运筹帷幄。

所以,在刘琦提拔了陆逊之后,吕蒙反而看到了更加光明的前途,他知道,只要自己有才能,好好干,就早晚有一天会得到重用的,因为他知道,他的主公能够做到赏罚分明,绝不会出现有功不赏的情况。

吕蒙回头看了一下,果然见陆逊立刻痛快地接受了徐盛的归降,并且立刻让他代理中郎将的职务,随主帅陆逊招降江东兵马,并且统兵追击已经来到了西城门口的孙权。

“孙权都已经杀到了城门口,眼看就要逃出去了,我们还能追得上吗”徐盛看着狼狈逃走的孙权,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暗暗说道。

但徐盛却见面前的那个年轻的主将竟然丝毫没有担心,不由得心中疑惑,真不知道对方哪里来的这般自信

徐盛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看起来年纪最小的将领反而是荆州军的主将,也不知道对方的无双智计,他只是知道这个小将名叫陆逊,乃是吴郡陆氏的后人,曾经与孙策有仇,却在平定孙权的过程中果断放下与孙策的仇恨,反而拥立孙策之子孙绍为继承人,并以孙绍的名义讨伐孙权,结果令山阴城内军心涣散,本来铁桶一般的防御却变得有了不少的破绽和漏洞。

虽然心中疑惑,徐盛毕竟是一个刚刚归降的将领,根本没有这样的资历质问陆逊,所以只能默默看着这位年轻主将下一步的行动,看他有什么办法能够拦截住孙权和他麾下的众将士。

而接下来的一幕绝对让徐盛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因为就在孙权命令亲兵与城门口的敌军展开激战的时候,便见孙权的乱军之中突然涌现出来一队士兵将毫无防备的孙权给擒住了。

“这,这是怎么一回事儿难道贺齐早就投靠了荆州军了吗”眼见那群擒住孙权的将士都是从贺齐的队伍中冲出来,徐盛这才“恍然大悟”,心中却暗暗冷笑:“真没想到这个贺齐竟然也是一个叛徒,看来这一次孙权是走了眼了。

可是接来下他却见贺齐竟然立刻赶上前来,与擒住孙权的那些将士们展开了厮杀。

“这又是唱的哪一出为什么贺齐竟然与麾下军士又拼斗在一起了难道这是贺齐在表现自己的无辜吗可这也实在太可笑了吧孙权马上就完蛋了,他还有必要这么做吗”

看着战场上的那一幕,徐盛的眼中透着浓浓的疑惑与不解。

而接下来便见贺齐真的动起刀来,霎时之间就杀了十几名将士,而周围的将士也都像不要命一般,围着贺齐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就连半刻钟的时间都不到,就在贺齐身上留下了几道伤口。

这时候徐盛才知道,原来贺齐竟然是真的被冤枉了,看眼前这一幕场景,应该是贺齐麾下的士兵在哗变,突然擒住孙权想要投敌立功。

而紧接下来,便见一名小兵将刀架到孙权的脖子上,大声喝道:“所有人立刻丢下武器投降,否则我就杀了孙权。”

徐盛看到,这时孙权的面色铁青,然后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之后便见程普、贺齐、韩当三将也都尽皆无奈的放下了武器。

随着三将投降,他们各自的部属,还有正在猛攻城门的孙权麾下亲兵也都停止了战斗,纷纷抛下武器投降,有的甚至因为受不了国破家亡的命运,当场自刎而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