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7(2 / 2)
看到这个推测和所罗列的理由之后,罗中承似乎看到了在海州寓居的那位老人正用一双愠怒地眼睛看着他。
第一百四十五章 紧急常委会
陆公馆是陆氏家族在邯江的第二座族宅。当年是由陆家老大陆宗廷花了大洋五万,聘请海州租界里的洋人工程师建造的。其中西合璧的风格也堪称邯江史上首创。这座宅子后来就长期由陆家老二陆宗棠一家居住,陆家太夫人就是在这宅子里过世的。而如今陆家最年长的第二代陆泰曾在这里出生,度过了童年时代。
后来菊国入侵,抗战爆发。邯江沦陷时期,这座宅子曾经一度被伪市长谭纶霸占,光复后,这座宅子又回到了陆家手里。不过那时候陆家大部分人已经迁居海州了,留在邯江的也多住在陆家巷,所以陆宗棠就做主把这处宅子捐给邯江商会,作为会所使用。
建国后,这属于邯江商会的房产就自然而然被政府接收了,最早是作为邯江工商联合会的会所继续使用的。年代工商联解散,这地方也就被分配给了革命群众。由此成了民宅。这段时期这宅邸经过了翻建个改造,整个房子已经被后来搭建的部分掩盖地面目全非。后来陆曾泰老先生有一段时间打算返乡居住养老。可陆家在邯江的两处还能找到的房产,一处被辟作了公园,另一处则被乡民们分了,不但破败不堪更是产权纷杂。而这一处陆曾泰出生的宅子索性就没找到。
但是在前泰平巷有一座陆公馆,这件事却明白无误地记载在地方志里。所以雷涛在写这份报告的时候,就把这个没有现身但事实上却是存在的重要历史建筑写了进去。
罗中承看着这份报告结尾处这简单的几行字,他猜想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陆老爷子就把状告到了副那里。以他的地位,向上反映这么个情况,又怎么会不引起重视呢。
了解了大致情况之后,罗中承就在想着什么时候,去一趟海州,亲自向陆老爷子道个歉。按照他对老爷子的了解,老爷子告状应该是一时气愤,并不是要和邯江市政府打官司。
罗中承这边是放心了。可在邯江那边这件事引起的波澜可并不小。市委书记丁胜辉接到罗中承的通报之后,吓了一跳。他的年龄快到线了,组织上打算过了年就安排他去省人大当副主任,算是退居二线的最好安排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在此之前一直都是非常支持市长瞿勃的工作的。
可现在瞿勃搞的这个旧城改造竟然捅了这么大个篓子。这就让丁胜辉感到很不满了。他在离任前,要求最多的就是稳定两个字。可偏偏有人就是不让他稳定啊
挂了电话之后,丁胜辉立刻召集市委常委们召开紧急常委会。四十分钟之后,除了带团出访的宣传部长魏文慧之外所有在家的常委,包括下乡去的市委副书记简力都赶回来了。
“丁书记,这么急把大家找来有什么要紧事吗”副书记简力是在下乡去的半路上接到通知赶回来的。回来之后,就看到丁胜辉一言不发地坐在小会议室里,等着常委们一个个赶过来。等大家都到齐了,十来分钟过去了,丁胜辉还是不说话。这让所有人都感到今天的这次常委会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简力的问话算是打破了一个僵局。丁胜辉看了他一眼后,沉声说道:“所有秘书全部出去,今天的会议不用记录”
不用会议记录
按照市委常委会的议事规程,这是不允许的。可丁胜辉却就那么宣布了,秘书们自然只能退了出去。而这时市委秘书长文彬则拿起了笔,翻开了记事本。丁胜辉说是不用记录,可事实上还是必须要有记录的。这样一来这个任务就只能由文秘书长代劳了。
丁胜辉其实只是不希望今天的会议情况被传出去,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他必须把秘书们赶出去。看到文彬拿起笔,他也没说什么,直接了当地开口说道:“传达一个省委的紧急通知。根据国务院有关领导的指示,邯江市旧城改造工程从即日起立即停工”
他的话刚出口,市长瞿勃的脸色刷地一下变地凝重了起来:“丁书记,为什么没说原因吗”
丁胜辉瞥了他一眼没接话,径直说了下去:“随后国家文物局和住建部包括省里相关部门将组成联合调查组,前来邯江调查旧城改造实施过程中破坏文物保护的问题。”
文物保护
这么多年的发展经济过程中,对于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各级地方政府其实都是将这个问题有意无意地淡化了不少。特别是那些散落在城市中间的文物保护单位,那就像一个个的钉子,钉在了城市现代化的车轮上。说不定什么时候在运转过程中就会扎胎漏气的。
但国家的相关规定还是必须要遵守的。所以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具体实施中就会存在“文保孤岛”的现象。就好像清宁桥一样,这座桥的本身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不能动的,但它周边的那些老旧房子还是可以拆的。当拆完了之后,一座孤零零地桥就这么留在原地供人凭吊。在这些领导们的眼中,这就是文物保护了。
而现在竟然从高层直接下达指令,要求旧城改造项目停工,并调查这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文物保护问题。这种情况真是非常罕见的。对于瞿勃来说,这一定是有人在告他的状搞小动作。
他此刻的表情十分难看,而且他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假想敌容怡。
按理说容怡是他的第一副手,作为常务副市长应该是支持市长工作的。但事实上从他来了之后,容怡就一直是和他顶着干的。很多事情上,他们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果不其然,容怡在这个时候开口了。
“旧城改造项目,我当时是保留意见的。那时我就说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必须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不能做那种政绩工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不要一拍脑袋就定决策”容怡的发言一下子就将矛头直指当初她和瞿勃之间的意见分歧。而且她话里话外的意思更是指斥瞿勃拍脑袋决策。
其实,从瞿勃到任之后提出旧城改造计划之后,在市委内部就存在着不小的分歧。持反对意见的首先就是常务副市长容怡。而她所坚持的就是邯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在城建项目中必须考虑到这些问题,所以她觉得邯江没必要搞大拆大建。完全可以把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新区。这种做法在邻市吴都是有过成功经验的。而且吴都的新城老城如今已经形成了两个城市中心圈。经济发展一点都不比邯江落后。
但瞿勃却认为,容怡的这些意见太保守。他认为邯江是华夏近代工商业发源地。现在的经济发展落后于省内其他城市就是因为城市建设的落后。瞿勃的想法是要把邯江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城市,而不是吴都那种一市两中心的连体婴儿。而且邯江市内事实上也没有吴都那么多的文保单位,很多历史遗迹都在建国初期的大建设时期拆掉了。
市政府两位主要领导的意见相左,这样一来决定权自然就转移到了市委书记丁胜辉手中了。而丁胜辉因为年龄到线等问题,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市长瞿勃。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旧城改造计划才得到了市委常委会的通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