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4(2 / 2)
“这个蓝天房地产公司,最早是空军搞的。后来按照上级精神,部队不许经商,这个公司就和部队脱了钩。让几个地方上的商人接手了”
司徒信说的这个蓝天公司的老板,就是宁谦的前妻燕彤。她当初和宁谦离婚后,出了国嫁了个外国人。后来说是回国来投资。其实就是以她的外籍身份搞假合资,骗取国家的优惠政策。
她回国后,第一个找的就是乔群民的那个远房表姐。当年她们在军区大院里的时候,就是比较好的朋友。正赶上蓝天公司要和部队脱钩。她就和那位首长夫人的两个亲戚合股把这个蓝天公司拿到了手。说是接手,但事实上他们一分钱都没出,直接以承包经营的名义接下来的。
事实上,这家公司的产权就一直没和部队真正的脱离。有了外商的身份,又有部队的关系,蓝天公司靠着倒卖土地赚了不少钱。后来又搞股份制,在几次倒手之后,产权上是和部队脱了钩。但部队的资产一直是以一笔巨额借款的形式挂着帐的。
这次的清理追赃,就把这家公司的事情给查了出来。现在燕彤已经被南靖市的检察机关以诈骗行贿等罪名逮捕了。蓝天公司也被作为赃物没收交还给了军区。
“军区肯定是不能继续经营这家公司的。他们手里囤积着几块土地。之前我们也委托法院拍卖了。但好卖的都成交了。有一个地块却挺麻烦的,已经流拍了两次了”司徒信说道后面才说出了他和雷涛提起这个话题的真正目的。
司徒凡一听就有点不乐意了,她抱怨道:“司徒信同志,人家当领导干部是给儿女们谋私利。这个我当然不希望你也这么做。但你不能反过来坑自己人杀熟啊”
“这怎么叫杀熟呢那地方的位置和地理环境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些关系到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这个小雷不是专家吗我就想问问,他有没有办法。如果有的话,那做这个项目还是能赚钱的。”司徒信立刻解释道。
雷涛拍了拍司徒凡的肩膀,示意她稍安毋躁。他转头就向司徒信提了个问题:“司徒政委,这个项目的具体资料有吗我想先看看再说。”
司徒信听他这么说,立刻起身就从书房里拿了个文件袋出来。雷涛看到这东西,他就知道司徒信今天是早做好了准备的。
雷涛从这个袋子里拿出一沓资料看了起来。
这个地块是在邺中区小王府巷。这里在解放前就是一片非常老旧的民宅。那里的房子大多都是清代建筑,也有不少是民国初年建造的棚户。一开始南靖市里是将这边规划成了一片商业区的。
蓝天公司将这个地块投标下来之后,准备和另两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联合开发,搞一个商业广场。可还没动工,在这一片民宅中竟然发现了太平天国时期的翼王府。
这座隐藏在市区旧宅中的王府,虽然残破不全。但由于整体保存还算完整。是南靖市为数不多的太平天国王府建筑,立刻引起了文物保护部门的重视。经过紧急上报之后,这座王府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了。
省里面有了明确的指示,必须以原址保护的方式进行改造开发。又时值邯江那边的旧城改造项目在中央挂了号。这边的开发也被叫停了。这个地方就被保存了下来。这样一来原来的项目方案只能作废,而新的项目方案一直都得不到省里的批准。于是这个地块就算是砸在蓝天公司手里了。
现在通过法院拍卖,这地方根本就没人敢接手。原本蓝天公司的两个合作伙伴也中途撤资了。要不是燕彤还有别的项目在运作,也许蓝天公司都会被这个项目给拖死掉。现在军区要将蓝天公司的财产清理掉。这个报复就砸在了军区手里。
“我们的意见还是要尽快的把蓝天公司的事情妥善的处理好。这个地方你看看有没有兴趣接盘如果你愿意接,我们可以给优惠政策”司徒信说道后来抛出了一个香饵。
雷涛听他这么说,便问了一声:“什么样的优惠呢”
“土地转让金可以分期付款”司徒信说了一句之后,观察了一下,雷涛并没有任何动心的迹象,于是他又补充了一句,“签好协议,最晚可以三年后补交。”
土地转让金是房地产开发中最大的一笔成本投入。而如果这笔钱可以拖到三年后支付。那雷涛可以先搞开发,卖了房子再付款。这基本上和“空手套白狼”没什么差别了。
关键的问题还是那个地块里有座翼王府该如何规划才能把这个项目做起来,这个倒真难说。雷涛决定先去现场看看再做决定。
石达开,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桂西贵县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后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深得各地民众爱戴。
这座翼王府,就是他的在南靖的府邸。当年太平天国定都南靖,称“天京”。南靖城里有着不少的太平天国的王府。但后来曾国荃破天京大肆烧杀,不少的天国王府都毁于战火。除了当年洪秀全的天王府因为被作为民国总统府保留了下来。其他的太平天国遗迹已经在近百年的战乱、城建之中荡然无存了。
这座翼王府能够保留下来,应该就是因为它掩藏在周围的这一大片老旧民宅之中,随着岁月变迁渐渐地被人淡忘了。
雷涛来之前查阅了部分史料,发现原本史书记载中有关于翼王府的具体坐落位置的。
金陵杂记中的一段记载比较详细:“天国癸好三年二月,到南京后,先驻大中桥附近斛斗巷旁刘氏宅,距北王府不远,门面宽敞。各王府大兴土木以官绅旧宅改造,惟翼王府只是门面加以修刷,宅内没有多大变更。是年八月出巡安庆,冬归,因人多迁至上江考棚,乃扩并前任安徽道王宅及邢园而居之。时人称王府巷。”
太平天国有“一王多府”的现象,翼王石达开在南靖就三迁府邸,最初住城北青溪里,复移城东斛斗巷,最后才迁至城西王府巷。
这里是翼王石达开在南靖最后的住所。可雷涛在王府大街转了一个多小时楞是没发现这座王府的位置。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失落的天国王府
根据史料的记载“王府巷”就是因为翼王府而得名的。原本这里被称为“上江考棚”。在南靖有上江考棚和下江考棚两个地名,还有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考棚小学。
明清时期,皖安与江南两省的秀才们都在南靖的贡院参加乡试,但并不是所有的秀才都能参加乡试,他们必须要先通过预考,合格者方能参加乡试。预考时,皖安与江南的秀才们是分在两个考场进行的,这个预试的考场就被称为考棚。依照两省沿长江的位置,皖安居于江南上游,于是就将皖安称为上江,江南则为下江。这皖安秀才的预考处就被称为上江考棚。
雷涛所查阅的史料之中记述了当时的翼王府西边被称为“大王府巷”,这条巷子就是现在繁华热闹的王府大街。雷涛在转悠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在鳞次节比地大厦高楼之间发现了一条小巷。巷宽不过2米,巷内建筑紧凑低矮。再往前走几步就看见了“小王府巷”的门牌。
据说这翼王府的规模也很庞大。它是将小王府巷内的上江考棚,和右侧几座官绅宅邸归并集合而成。附近的刑园也在翼王府的范围之内。
根据史料记载,翼王府南临邺市路,北至石榴场,东到聚富路,西达王府大街。大门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