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1(1 / 2)
里兵将众多,郎将一大堆,人一多办起事来就磨叽,杨泽又走得快,所以杨泽已然下城走了,李正隆才调了五百兵将,沿着城墙压过来。
可惜,留守在城门的渤海勇士个个都是箭术高手,一通箭雨之下,把五百过来的兵将射死二百多在损失了几乎一半的兵力情况下,领军的郎将连滚带爬地逃回了玄武门,李正隆更是惊骇,这回糟糕了,他们根本就没法攻过去,要想夺回城门。那就只能从城里绕道,从城墙里头去夺回城门了,可他却不想浪费这个时间,根本就不愿意过去。
如果进攻的是渤海勇士,那么玄武门的兵将一通放箭,渤海勇士还能躲到城墙下面去么,跳城这话倒过来说一样,换了玄武门的兵将进攻,渤海勇士放箭,玄武门的兵将还能躲到城墙下面去他们更没胆子跳城了
李正隆见事情不妙。他没有再派兵过去,而是立即派人去禀报长公主,杨泽带兵入城了,该怎么办,这个事情还要长公主拿主意。不过,李正隆也是有自己想法的,但却不想让长公主知道罢了,他和长公主既是合作者,又是竞争的敌人。
长公主听了这个消息。脸色巨变,她可没想到杨泽会带兵进城,现在整个事情的核心就是掌握皇宫,然后弄出一道传位诏书来。要不是她仍旧对独孤女皇心存恐惧,非要等着独孤女皇真正驾崩之后,才敢弄出传位诏书来,那么她早就自己写了。然后等大臣们上朝之时,她不用别人扶,自己就坐到皇位上去。
可现在独孤女皇就是不肯上西天。说什么也不肯驾崩,她就没招儿了,不敢去帮独孤女皇一把,助独孤女皇去西天极乐世界,那毕竟是她的母亲,只要独孤女皇不咽下最后一口气,就是当今天子,她要是真的去帮独孤女皇上西天,那可就是弑君篡位了
吴有仁听了这消息,心里先是叫了声好,真没想到,杨泽竟然有这般本事,竟然能在长公主和李正隆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带着军队返回长安,连他这个吏部尚书都给瞒住了,这小子当真是厉害,看来大王爷李晏,还是有一争之力的。
可现在他却是上了长公主的船,刚上船就想下船,这个未免太不地道了,怎么着也得给出个主意啥的。
吴有仁道:“殿下,杨泽带兵进城,他定然不会先进攻皇宫的,而是应该去找镇西王了,当然,如他找到了镇西王,那下一步就是进攻皇宫了”
他自己吃亏就吃地没有实力保护二王爷,结果二王爷一死,他就再无办法,只能转投长公主了。所以他自然而然的就认为,杨泽是去找大王爷李晏了,只有李晏安全了,杨泽才能挥军进攻皇宫,来抢夺皇位。
长公主啊地一声,她刚才有点慌神儿,现在听吴有仁说话,便也明白过来了,道:“不错,吴尚书所言极是,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吴有仁微微沉吟了一下,道:“殿下,您是在等传位遗诏吧皇上还没叫人拟好遗诏”
长公主表情瞬间就变得沮丧了,道:“母亲现在昏迷不醒,能不能醒来,还在两可之间,怎么可能还会叫人拟旨,所以这道诏书”
这话放在以前,又是在独孤女皇的寝宫里,她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说出来的,顶多也就是想想,就算她掌握了皇宫,可仍旧不敢明着说出来,然而现在情况突变,明说就明说吧,反正也就是这么回事儿了,没必要藏着掖着了。
吴有仁脸色一变,心想:“竟然敢把这话说出来,未免太大逆不道了吧唉,皇上也是太过执拗,明明已经不行了,却不肯拟定遗诏,要是她早点儿定下太子之位,也不至于出现这么多事啊”
独孤女皇的性子古怪,让满朝文武都无法理解,可女皇就是女皇,性子古怪又能如何,谁也没法管她,更不敢让她在生前就写好遗诏,那不是咒她死呢么,所以谁也没办法
吴有仁轻声说道:“其实,所谓遗诏,倒也不一定是非要在皇上那个之后,再向朝臣们展示的,皇上退位成太上皇,也是可以的啊,哪怕是只做一天的太上皇”
长公主全身一哆嗦,只觉得多日来的焦虑一扫而空,对啊,谁说非要老皇帝死了,新皇帝才能登基老皇帝想看着新皇登基,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啊,甚至有很多老皇帝只有在看到新皇顺利登基了,才会安心死去,放心江山有主,新皇登基那老皇帝当什么,不就是太上皇么
长公主不敢杀害独孤女皇,不敢弑君弑母,只能心焦地等待,可传位这种事,也不需要老皇帝一定死啊,当太上皇不就得了,就算是当一天的太上皇,那皇位也不就空出来了么,而长公主只要补上去,就算她只当一天的新女皇,可也是名正言顺,只要当一天,她就可以当一辈子啊
长公主欣喜若狂,这个法子,她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第五百八十二章吴有仁又反水
皇帝的传位遗诏,虽然有一个遗字,却并不是非得要老皇帝驾崩之后,才会宣示臣工的,告诉天下世民,老皇帝要传位给谁,谁是下一任的新皇帝。
如果老皇帝在驾崩之前,就把传位的人选定下来了,那就是等于立了太子,而传位遗诏就要改成传位诏书了
长公主一直就没有想破这点,一直都在等着独孤女皇驾崩,因为她不敢去面对独孤女皇,所以她就一直想不到,在独孤女皇已经昏迷,随时都有可能驾崩的时候,她完全可以假传圣旨,自己把自己立成新皇帝啊,让独孤女皇当太上皇不就得了,反正独孤女皇又不会反对
吴有仁看向长公主,见她满脸的欣喜之色,心想:“看来我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当局者迷,长公主竟然一直没有想到这点。其实,这个法子是我想给二王爷的,只可惜二王爷短命被害了,嗯,应该说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意,得道升仙了,唉”
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但这时候不是感伤的时候,吴有仁道:“殿下,皇上传位给殿下您,臣等都看到了,可以做证,事不宜迟,此时天色已亮,只要殿下下令,召开大朝会,那么在大朝会上,臣愿代殿下向满朝文武官员,宣读皇上的传位诏书。”
他是想替长公主起草传位诏书,新投靠的人嘛,总得立些功劳才行,正好可以替长公主拟制传位诏书,再当证人,算是他交的投名状了。
吴有仁身后的大臣们有的赶紧点头,有的却皱起了眉头,还有几个却是面无表情。点头的当然是愿意跟着吴有仁一条道走到黑了,皱起眉头的当然就是不愿意的了,人一多想法就多,他们并不是非常看好长公主的。而那些面无表情的,却是在想着扯吴有仁的后腿,大家一起跑到这里来,为什么是只有吴有仁出风头,他们只能旁观,这不公平啊
长公主却没有想那么多,她现在欢喜得都要跳起来了,亲自走了过来,对着吴有仁道:“吴爱卿,事不宜迟。速速拟旨吧”她等这一天都等了多少年了,实在不愿意再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