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66(1 / 2)
不说这些,赵石一行在解州呆了五六ri光景,还算清闲,他是河东宣抚使,与河中没有统属关系。
来他这里拜访的,多还是军中旧部。
河中兵马来历很杂,像杜山虎的亲军就大多出身殿前司禁军,而下面的兵勇,多是从河中招募而来的河中壮士。
但军官,却有很多都是国武监出身的家伙。
而守卫汾州,临汾重地的,却是猛虎武胜军一部,猛虎武胜军在太原之战中一战成名,是大将军赵石最嫡系的人马。
从上到下,清一sè都由国武监将领充任军官将领,太原一战差不多被打残了,补入了很多河中新兵。
不过接下来,克太原,战大同,从河中,到河东,猛虎武胜军这支成军于京师近郊,由大将军赵石亲手组建的皇帝亲军,已经成为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虎贲之师
这数年来,从秦军北渡开始,河中,河东的山川沃土,猛虎武胜军将士,洒下热血无数,却也在北地铸就了猛虎武胜军的赫赫威名。
不管是杜山虎麾下,还是河东的种怀玉,张峰聚等人,帐下皆有猛虎武胜军兵将效力,实际上,这一支人马已经被拆成了几部分,皇帝亲军的名义也早已摘去,但这无损于猛虎武胜军的威名。
猛虎旗是猛虎武胜军特有的旗帜,只要这杆旗帜不倒,长安国武监还在,猛虎武胜军就不会消失,而且还会在不知不觉中壮大
杜山虎作为赵石心腹将领,抚有河中数载,co练人马,整合各部,在河中军中深有威望不假,但真正能掌控河中兵马的,谁都清楚,还是大将军赵石。
没有大将军赵石的支持,杜山虎不可能将这些来历各异的军伍将领们捏合在一起,光猛虎武胜军那一部分,没有大将军赵石点头,就没有人能co控的了。
可以说,时至今ri,国武监将领在军中真正的站稳了脚跟,也顺便划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已经有了自成一体的雏形,他们既不属于东军,也不属于西军,勉强说的话,可以和京军牵上些关系。
但实际上,他们更像是大将军赵石的私军,国武监中的种种教导,并不能让这些兵将从思想上真正接受什么,他们会自觉不自觉的组成团体,靠拢在能够真正带领他们得到胜利的人的身边。
而大将军赵石,正是这样一个天然的领导者,是他创立了国武监,是他亲手建立了猛虎武胜军,是他带领这些年轻人,来到北地,百战成金,杀出了猛虎武胜军的赫赫威名
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各部猛虎武胜军必然会聚集在猛虎旗之下,为大将军赵石敢死效力,这与私军还能有什么两样呢
赵石创立国武监之初,是以限制大秦各家将门在军中的实力为目的,用职业将领,代替那些一脉传承的各个将门世家的位置。
但最终,却早就出了猛虎武胜军这样一个渐渐成型的军事集团,它的触角,也正在逐步延伸到大秦各处,影响力ri甚一ri。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但对于赵石本人来说,却有着诸般好处,,对于家国天下这样的大义微言本就没有多少念想的赵石,便可以肆意的享受自己的成果。
他的到来,改变了这个时代,但这个时代,也正在改变着他,他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享受权势,喜欢征服带来的快感。
但他却一直对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不感兴趣,小心翼翼的规避着冲突,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让自己受些委屈,退让开去。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矛盾的人,但也正是这样矛盾的心理,早就了这样一位大将军。
看上去忠心耿耿,却根本对皇权没有半分敬意,手握兵权,权势ri彰,却还在小心的做着些小动作,极力掩盖着自己的锋芒
除了他自己,恐怕没有谁真正明白他到底在想什么
不过这些,这些时ri,河中许多部将,都来拜见于他,其中多数都是国武监将领,也都是以着学生的身份到来。
大将军在河中军中的威望,于这一刻,显露无疑
在离开解州的前夜,杜山虎再次与赵石坐在一起,深谈了一次。
这次交谈,可以说是真正的秉烛夜谈,一直说话到天光放亮,两人才各自回到宿处歇下。
当种七娘好奇的问起,赵石只是笑着说了一句,“岁月不饶人,我要是老了的时候,还有着什么雄心壮志,你们就一人给我一巴掌,人这一辈子,过于固执,反而落了下乘”
种七娘心里有些火气,但还是聪明的没有追问细节。
但她还是明白,这次相谈,让丈夫心里有些不痛快了,心里不禁埋怨,杜山虎越老越不懂事。
他的荣华富贵,几乎都来自于丈夫,丈夫这里也一直存着顾全情谊的心思,难道心思就那么急
非要在这个时候给丈夫添乱
不过嘴上却安慰着,“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咱们管不了那么多夫君老了,若还有什么雄心壮志,妾身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还会拦着”
赵石笑了笑,到底没说这次相谈杜山虎说了些什么,之后与杜山虎相见,也是一如往常,谈笑自若,杜山虎也显得很是高兴,显然是得了什么承诺,这才如此
求月票,这一章写出来,大家可别骂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可能都尽着你的意思,到了杜山虎这个地位,应该有这样的魄力和心思才对,至于两个人会不会分道扬镳,大家耐心等待后面的剧情吧。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回京
离开解州,南渡黄河,过潼关,然后一路向西。客レ
赵石也不愿再在途中多做耽搁,歇的地方也多为驿站,不在州府停留。
加上大将军南归非常突然,许多府县都没有事先受到消息,有的地方,直到大将军一行过去,才堪堪得知,大将军赵石回京述职,经过了自己治下。
胆子小的,立即追上来请罪,胆子大些的,后悔一阵,提心吊胆几ri,也就算了,毕竟大将军权势再是显赫,终归不相统属,既然大将军不愿惊动地方,自己也不用上赶着去巴结什么。
而有的地方,根本就是懵然不知,反而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担忧。
一路无话,这一ri,队伍已经来到离长安京师二十余里处,天sè渐晚,也正好有一处驿站,商量了一下。
几位钦差身负皇命,离的长安近了,不敢停留,所以决定连夜赶回京师交旨。
赵石也不挽留,几位钦差回京交旨是一方面,顺便也能知会朝廷一声,大将军赵石回京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