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2 / 2)
苗嬷嬷朝着众人使眼色,叫小丫鬟打了水进来。
她们刚净了手,一人拿了一块莲子糕。还没有吃到嘴里,老安人已迫不及待地道:“是不是很好吃比齐芳斋的好”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比齐芳斋的好吃。
老安人就呵呵地笑。
众人就吃着莲子糕。
的确比齐芳斋的好吃,甜而不腻,香而不郁。
周少瑾吃完了糕点,示意丫鬟拿了帕子过来净手。
老安人突然指了她,道:“这是谁啊我看着怎么这么面善”
周少瑾的心骤然间就漏跳了一拍。
袁氏已笑着介绍她:“平桥街周家的二小姐。”
“不对。不对”老安人摇着头,表情困惑。朝着周少瑾招手,“你过来。让我看看。”
周少瑾的心怦怦乱跳,深深地吸了口气,这才笑着走了过去。
老安人拉了她的手。
白皙的手满是皱褶,却温馨干燥。
她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周少瑾,嘟呶道:“不对啊怎么这么小身量应该比十九娘还要高才是啊”
苗嬷嬷忙低声向她们解释:“十九娘是我们家老太爷最小的女儿十年前就过世了。老祖宗怕是认错人了”
周少瑾长得少有的漂亮,就算是认错人,对方也要有相当的美貌才是顾家的十九娘,难道长得很漂亮
可怎么没有听说过
袁氏和沔大太太都在心里暗忖着。
周少瑾心里却有点明白。
很多人都说她长得像母亲。
顾老安人十之八九把她错认成了她的母亲。
她看了沔大太太一眼。
沔大太太有些懵懂。
她又看了姐姐一眼。
周初瑾正紧张地望着她。
周少瑾有些忐忑的心就安定下来。
她笑道:“太祖母怕是把我认成了我母亲外祖父和顾府的十二爷是知己,据说我母亲出嫁之前,我外祖父曾带着她在顾家住过一些日子,想是来拜见过太祖母”
顾七奶奶和袁氏等人还是很茫然,
苗嬷嬷却低声地惊呼,笑了起来:“我就说看着怎么这么面熟呢原来还想,美人都是一样的,没想到二小姐是庄家老太爷的外孙女庄家大小姐,那也是惊才绝艳的女子。我们一时倒没有想到。”
、第八十二章 意外
提到庄氏,袁氏和沔大太太顿时恍然大悟。
老安人也想起来了。
“我就说,这小姑娘怎么这么面善呢”老人家嗔怪道,“你们还说我认错人了。我根本没有认错人。是庄家的小姑娘,我记得清楚着呢那会儿庄老爷还想把庄家小姑娘嫁到我们家来呢可惜十五郎、十六郎都订了亲,十七郎、十八郎的年纪都太小,后来还是十二郎做得媒嫁给了谁家的呢好像是和姬天子一个姓”
苗嬷嬷就在老安人耳边提醒她:“姓周”
“对,姓周,就是姓周的。”老安人道,“我当时还送了对平安瓶给庄家小姑娘做添箱只可惜了我们家十九娘,和庄家小姑娘玩得那么好,庄家小姑娘顺顺利利地嫁了出去,她临嫁的时候却得痨病,最后却落得个孤家寡人,连个奉承香火的人都没有”
“那都是多久以前的事了。”苗嬷嬷忙道,“你总提这些做什么老太爷又该伤心了”
“哎”老安人叹气,道,“我不提了,我不提了。”
“这才是。”苗嬷嬷笑着,拿了块莲子糕给老安人,“你也吃一块,是程四老爷的一片心意呢知道您喜欢,特意托人从京城里带回来的。”
“好,好,好。”老安人又欢喜起来。
“对不住”苗嬷嬷歉意地悄声道,“老安人年纪大了,总喜欢说从前的事。”
“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袁氏忙道,“老安人这是赤子之心,我们替她老人家、替你们顾家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会怪罪”
“我要起来了,”一直没有吭声的顾七奶奶突然道,“庄家老太爷,就是那个很喜欢做木工的老爷子我刚嫁进来的时候,他老人家还曾送过我们家大郎一架他老人家亲手做的风筝,到如今还挂在我们家大郎的屋里,谁家的风筝也不及它放得高,放得远。我们家大郎像宝贝似的,谁也不让动一下。”她说着,流露出他乡遇故知的激动拉住了周少瑾的手,“原来你是庄家老太爷的外孙女这可都不是旁人”
外祖父有这样的爱好周少瑾不知道。
她想去看看外祖父做的风筝。
但今天不是合适的机会。
“谁说不是。”沔大太太也没有想到庄家和顾家是通家之好,笑道,“可见我们家少瑾也是和你们家有缘的人”
“正是,正是。”顾七奶奶笑盈盈地道。
老安人问周少瑾:“你的闺名叫少瑾,那你姐姐是不叫元瑾,或是初瑾”
“老安人您可真厉害。”周少瑾哄着老人家,“我的姐姐就初瑾。”
老安人得意地笑,对周初瑾道:“你走过来,我瞧瞧”
周初瑾走了过去。
老安人仔细地端详了她一会,笑着对袁氏、顾七奶奶等人道:“这姑娘也长得俊俏,应该有十八岁了吧说了婆家没有我们家的二十一郎和她年纪相当”
这老太太
沔大太太道:“说了婆家,说了婆家。就是镇江的廖氏。廖氏的老安人去世了,过了孝期就要出阁了。”
老安人点头,道:“原来说给了镇江的廖氏了,我们家好像有谁嫁到他们家去了”
苗嬷嬷就道:“是十五娘。”
“对,是十五娘”
不过眨眼的功夫,老安人就给周初瑾找了个本家的妯娌。
周少瑾觉得自己和姐姐都不虚此行。
前世,四房和顾家没有动走,她无处打听生母的消息,姐姐也是一个人也不认识地嫁进了廖家。现在有了顾家的这位十五娘,姐姐还没有嫁进去就有了一个“同乡”,以后在廖家的日子肯定比前世要轻松。
几个人在老安人屋子里坐了好一会,顾家的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