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99(1 / 2)

加入书签

来,在鼓乐声伴随下,载歌载舞。

舞罢主宾照例互相祝酒。

闹了一会后,赵王向李墨道:“先生准备如何在此开展大业呢”

李墨缓缓道:“小人只是先行一步,还有几批战马和马种正在运赴途中。事不宜迟,明天小人便到城外视察,看看有什么适合地点,好开设牧场。”

赵王喜道:“这就最好了”

晶王后道:“先生的家眷是否会同时抵达呢”

李墨道:“待一切安顿好后,小人便派人回去把他们接来。”

乐乘奇道:“董先生如此举家迁来我国,不怕招楚人之忌吗”

李墨从容答道:“小人的牧场设在楚魏边疆处,只要每年向楚人交出五百匹战马和五千头牲口,楚人便从不过问小人的事。今次来前,小人早有安排,不虞他们在短期内有任何发现。”

赵王哈哈一笑道:“今晚不谈正事,只说风月,来让先生看点好东西。”

言罢一拍手掌,乐声再起。

众人瞪大眼睛时,四名歌舞姬以曼妙的步姿来到席前,表演另一轮歌舞。

舞罢歌姬退了下去,赵穆笑道:“这是燕人献给大王的十名燕族美女中的精品,亦是大王送赠先生的见面礼,先生认为还可以吗”

李墨正容道:“大王的好意,小人心领了,只是现在开设牧场之事百废待举,实不宜于女色安逸,大王请收回成命。”

赵王愕然半晌后,感动地道:“先生果非常人,难怪有马痴之誉。既如此,这四名燕女便留在宫内,俟诸事定当后,再送往贵府。”

宴会继续进行下去,虽说不谈正事,但因李墨扮作一个只知畜牧的粗人,话题始终绕在这方面。

当赵王问起楚国的情况时,李墨早准备了答案,轻松地应付过去。

最后宾主尽欢。

宴后赵穆借辞送李墨回去,与他共乘一车,乘机秘密商议。

车子开出宫门。

赵穆立即扳起脸孔,冷冷道:“是谁人想出来的主意,竟要把一千匹上佳战马,送给赵人”

李墨心中好笑,淡然道:“当然是春申君的主意。”

赵穆的脸色阴沉起来,双目厉芒闪闪,冷然看着李墨,沉声道:“你真是那马痴董匡吗”

李墨压低声音道:“当然不是,真正的马痴确有返赵之心,早给君上处死,还抄了家当,这千匹战马只是他部分家业。”

赵穆不解道:“我只叫你们派人来夺取落在郭纵手上的鲁公秘录,为何现在却大张旗鼓来到邯郸,有起事来,说不定连我都会被牵累在内。”

李墨从容答道:“这是春申君的奇谋妙计,要知赵国经乌家一役后,元气大伤,外强中干,说不定会便宜了近的秦、魏、齐诸国,君上有见及此,所以改变策略,希望公子能取赵王而代之,那我们大楚便可不费一兵一卒,置赵国于版图之内了。”

第250章 重逢佳人 上

更新时间2014121 17:14:32字数:2138

赵穆浑身一震,双目喜色闪动,失声道:“君父真有这想法吗”

李墨加重语气道:“小人怎敢欺骗公子,今次随小人来此的战士,均是第一流的好手,稍后还有数千人借辞赶送牲畜入赵,只要能除掉像廉颇、李牧这种有影响力的将领,赵国就是公子囊中之物了。”

赵穆喜道:“原来如此,待我回去想想,看看应如何进行计划。”

探手搭着他肩头,凑到他耳旁低声道:“若我真能成为赵国之君,必不会薄待先生。”两人对望一眼,同时大笑起来。

在城外的藏军谷选好马场地点后,李墨再次来到赵穆府上。

赵穆的人早在候他,邀他到侯府赴宴。

李墨沐浴更衣后,独自一人随来人往侯府赴宴。

李墨一来便问道:“那件事侯爷想过了没有”

赵穆肃容道:“现在邯郸,谁不是我的亲信,只要能除去几个人,我必可安稳地坐上赵国君主之位。”

李墨微笑道:“首先要杀的两个人就是廉颇和李牧吧”

赵穆赞叹道:“有你这种人材来助我,何愁大业不成,不过这两人身旁猛将如云,恐怕很难下手。”

李墨淡淡道:“若是容易,侯爷早下手了,这事可包在我身上,只要我能得到他们的精确情报,必能一击成功。听说现在他们都不在邯郸,最好有方法把他们召回来,那我就使人作好埋伏,干手净脚把他们干掉。”

赵穆怀疑地道:“你真的如此有把握这两人只是家将亲兵便有数千人,相当不易对付呢。”

李墨道:“没有人比我更精刺杀之术了,侯爷放心好了。”

赵穆那会相信他空口说白话,沉声道:”这事要从详计议才成,你最好先建牧场,打下根基,这事有我在孝成王跟前说项,定可顺利达到。”

李墨点头恭敬道:“鄙人全听侯爷吩咐,这也是君上的指示。”

赵穆见他这么听话,心中大悦,微笑道:“孝成王现在对你印象绝佳,但记着牧场的事要加紧进行。哈你这一招真命中了赵人的要害,没有比赵人更需要你这救星了。”

李墨道:“我已选定了场址,明天立即着手进行。”赵穆长身而起道:“来吧各人也应来了,今晚请来的除了几个在邯郸最有权势的人外,还有为东周君的事来此的各国使节,趁这机会见见他们吧”

李墨知道自己现在成了赵穆的宠信心腹,所以特别得他垂青,站起来随他往侯府的主宅走去。

两人并肩在回廊漫步,遇到的家将婢仆,无不跪地施礼。

宴会在侯府广阔的大厅举行,筵开四十多席,采“双席制”,直摆满了整个厅堂。

君主款待群臣贵宾的宴会,人少时必采一人一席的“单席制”,倘或是百人以上的大宴会,则采前后席,每席四人以上的”多席制”。

至于一般大臣公卿权贵的宴会,多采“双席制”。

他们两人来到大厅时,离开席尚有一段时间,只来了赵穆的心腹乐乘和一肚子坏水的郭开。两人与赵穆关系密切,来早点好帮手招呼客人。

赵穆应酬了两句便消失了,自然是去责难手下保卫侯府不力,看来定有人要遭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