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7(2 / 2)
天上掉下个炸弹落在自己身边的机会有多大这个几率可能小到可以忽略,但杨家的男人们都给碰上了,杨县长最幸运如此近距离居然还是个臭蛋,这已经可以说是撞大运了。不过他儿子杨茂泉就没那么好走运了,他当时就在江红楼一墙之隔的饭店里喝酒,饭馆的顶子被掀掉了,坍塌下来的半面墙砸在饭桌上。
被雕花硬木的餐桌挡了一下他没被砸成肉饼,但右边一条腿齐腰身下那是血肉模糊,大半条命都被拍掉了,可谓凄惨。这么看来离爆炸现场百来米远的杨茂德也算是幸运的,洒了一身茶水但是连油皮都没蹭掉。
杨茂德在县中里当起了搬运工,李三顺满城的寻找他家少爷,杨县长收了收魂儿便张罗着抢险救灾,杨茂泉送到了医院,大伯娘和他媳妇在外头哭得死去活来的。这场突如其来的空袭,让夏日里的巴中县城刮起了一阵沁心的凉风,入夜的广播里杨县长愤怒的斥责了小鬼子的空袭。
对于不遵守空袭避难条例,而受伤甚至死亡的民众,他表达了自己的哀伤和痛心,连杨茂泉都被揪出来当了反面典型,并着重表扬了县中的师生在这次空袭中的优异表现。杨茂德在县中帮完忙没来得及铺子里,便又听说了杨茂泉的事情,连忙又赶到医院去守着。
县城的空袭风波一直持续了十多天才慢慢消散,但对于那些有死伤家属的家庭来说,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这其中便包括杨县长家。
1944年8月8日,坚守88天的衡阳城失守,死伤55万人,衡阳失守就意味着小鬼子将会迅速逼近桂林,西南重镇岌岌可危,一旦这些重镇失守,那么美军在西南苦心经营的飞机场必然化为泡影,美军使用b29重型远程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的空袭机会将会流产。
几天后大时代报纸转载延安解放日报一篇,题为衡阳失守后国民党将如何的文章,这篇社论不仅阐述了衡阳失守在军事上、经济上对中国抗战即将带来的种种不利,同时分析了国民党正面战场连连失利的原因:政府一手包办、过分依赖盟国、拒不动员群众这就是国党政府自抗战爆发以来一直采取的消极抗战、片面抗战的路线。
文章结尾一段写道: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要民众,虽危险也有出路;不要民众,一切必然是漆黑一团。国民党有识人士其思之。
战局的走势到了这里,连杨茂德这样的军事外行也看出了些端详,在与杨县长再一番长谈过后,他总结说,小鬼子短时间应该不会入川,现在国共两方虽然在打嘴仗,但是小鬼子没被赶出去的一天,这种同盟关系就不会解除。
果然,九月中共中央鲜明地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在重庆举行的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名中国民主同盟。
10月小鬼子包围了桂林,刺刀直逼柳州,蒋介石在媒体上发出号召,发起10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到11月小鬼子发动的号称“一号战役”的豫湘桂战役,至此让中国损兵60万70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
这些大面上的事情跟杨家没有太大的关系,要细说的话唯一有些关联的便是8月里长衡会战的时候,杨森的部队被日军包围在茶陵,突围后率所部赴广西参加桂柳会战。他手下的20军和26军被消耗得不到七千人,杨森在这之后卸去军职,把20军交给侄孙杨干才带领。
这消息传回来之后,留在川内的杨系班底纷纷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支援前方,杨县长也努了把力不但筹备了一批军粮物资,还将十四军新招收的两千人送上了前线,这些人他本打算留给四疯子的,但现在老上级有难他自然要出一把子力,由此可见他到底还是根深的国党派。
留在巴中县城的刘圆慧了解了这个情况后,第二天便离开县城前往成都寻找学习的四疯子去了,在她看来老奸巨猾的杨县长,虽然用四疯子吊着她,但是却并没有真正与自己合作的诚意,杨家唯一值得争取的只有四疯子一个人罢了。
又一年即将进入冬季,今年总的来说年景还算好,杨家的佃户顺利的交了租子还略有结余,家里养几只鸡年底都拿到杨家来换油,顺便来看看已经能代替少奶奶记账的小少爷。
杨国清小朋友今年在杨老爹的教导下开始习字,对于能修身养性的毛笔书法阿祖还是支持儿子学习的,但每天只写一篇。而扩展识字和算术阿祖教导得很用心,已经三岁半的小国清已经认识不少字,每个月兑换油记账算是阿祖给儿子的月考。
而小儿子国泰已经学会翻身了,即便是厚重的棉衣也阻挡不住这娃的热情,小小的身躯里仿佛蕴藏了巨大的能量,力气小的茂菊有时都抱不住他,所以常常见到茂菊和他两个扯着嗓子对喊,一个威胁不许动不然打屁股,一个嗷嗷的叫着像只被逮住的狼崽子一样。
、四五年春节
1945年的春节多雪,飘飘洒洒的小雪从腊月二十五便时停时续,远近都是一片茫茫的白色,因为落雪天气反而不太冷,只是有人常走的小路和屋檐下显得有些泥泞。伍哥带人用稻草编织粗糙的草席子,然后将这东西铺垫在常常走人的地方,对于外院的大脚妇人也许显得有些多余,但对内院的老人孩子和小脚女人来说却是十分方便的。
茂兰她们已经喜欢上跟着外院的人一起准备过年的热闹气氛,阿祖忽悠着大儿子帮忙他老爹照顾小弟弟,自己也跟着跑到前院凑热闹。大厨房正在做坨子肉,整块整块的肥瘦相间带皮猪肉,先放进开水里滚一滚去除腥臭和血水。
放凉后用许多针绑成的针板拍打肉皮,这是为了一会儿炸的时候皮上比较容易起糟,要知道坨子肉那酥软滑嫩,完全不输于肥肉口感的肉皮可是它的一大特色。然后在拍打出无数小孔的肉皮上涂抹野蜂蜜,放进温油锅里用小火炸到金黄起酥。
切小块用豆瓣酱加姜蒜和盐调味,上蒸笼用中火慢蒸,其实用煮的也可以,但是农村的人觉得用慢火蒸出来更能锁住油。入口即化的肥肉,细腻柔软的瘦肉,包含汤汁酥软的肉皮,油而不腻、酥糯爽口、浓香绕舌、余味绵长。
蒸熟的坨子肉被放在屋外冷藏,要吃的时候用大海碗肉皮向下铺上一层,然后上头放上梅干菜或是笋干茄干,上蒸笼蒸十来分钟便可以吃。又或是烧一锅酸汤快起锅的时候,把坨子肉放进去滚一滚,撒上一把葱花那味道甭提多棒了。
杨家现在榨的油多了,下脚料的油枯子自然也多了,今年便多喂了几头猪,大厨房过年足足分到了两头,刨去一部分熏制的零碎和灌了肉香肠,剩下的净肉便足有一百五十斤,比往年足足多了四五倍,算是个实打实的肥年。
所以今年大厨房的年夜饭单子上,除了坨子肉还有大酥肉、龙眼肉、夹沙肉,要知道这些都是办酒席时才能吃到的大菜,其中的龙眼肉和夹沙肉需要用到白砂糖,光这一样就是非常奢侈的了。茂兰看大厨房今年的伙食很好,便准备过来搭伙,这白砂糖自然就由小厨房出,足足二十斤,看的黄豆奶奶一个劲的念叨太浪费。
等到了年三十茂兰她们到大厨房帮忙,阿祖分到了一个灶头做几个她拿手的菜,看着案板上准备的菜,田大婶笑道:“这可真是按照人家摆酒席的来做,比那十大碗都要好多了。”
田大婶说的十大碗是农村里办喜事的最高规格,有句厨子的顺口溜这么说,品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