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85(1 / 2)

加入书签

经好了许久。这会儿也只是瞧一眼,抬头看朱月暖问,“悦茶和那位凤离公子去哪了怎么不回来吃饭”

“他们忙事情呢。不用管他们。”朱月暖笑着应,看了楚二炳一眼。

楚二炳的动作明显的慢了许多。但,并没有抬头。

“大过年的,也不歇歇。”李玉娘似提醒似抱怨的说了一句。

“刚开始,难免的,以后就好了。”朱月暖点了点头。

“我吃饱了,你们慢用。”楚二炳却放下了空碗,离席回屋。

朱月暖有些无奈,却不好说什么。

连续几天,楚二炳早出晚归。

朱月暖忙于铺子布置,和悦茶一起准备着本地的特产,又趁着拜年的光景,和朱广晟谈了一笔买卖,又忙着试制各种花茶,一时也没有空特意的去寻楚二炳闲聊。

光阴如箭,这一耽搁,便是三月。

安静了许久的揽桂镇再一次沸腾了起来。

半个月内,喜报连连。

楚宜桐杏榜提名,高中头名会元

案首,解元,会元再塑连中三元的传奇

要知道,上一个禹洋府连中三元的还是前朝的事呢,便是现任的知府徐鸣蟾也只是案首、解元、探花郎罢了。

楚记铁铺的门槛再一次被人磨去了几分。

话题还在热议,再一次,喜报传来:楚宜桐金殿面圣,被钦点为头名状元

报喜的快骑一路冲进揽桂镇,整个小镇更是如被溅了水的热油锅般,炸开了锅。

巧的是,这次报喜的还是上次那两个官差,两人明显还记得朱月暖,笑容满面的道喜:“恭喜夫人”

“请问,舒姚清可有喜报”朱月暖大方的奉上谢礼,顺便问了一句,“雁归县的学子中了几个”

“雁归县的学子,一共中了十六个,九个三甲同进士出身,六个二甲进士出身,另外,榜眼、探花皆出自荆原府。”两个官差倒是给面子,说了个情况,“这十六人中,有五位出自岱山书院,另有两位和状元爷一样出自知俞书院,但,并没有舒姚清的名字。”

“知俞书院还有谁”众人好奇的问。

官差报了两个名字,都是朱月暖所不熟悉的。

“两位官差大哥,我家桐儿什么时候能回来”李玉娘已经笑得合不上嘴,又期待楚宜桐的归期,忙凑上去问道。

“状元爷还要参加琼林宴,还要等待圣上召见,归期若无意外,五月可回。”客客气气却又详细的回答。

自家出了状元爷,那是多体面的事

不用招呼,楚家人纷纷行动起来,送料的送料,出力的出力,撺掇了楚重锤和李玉娘翻新房子。

家里有规律的作息顿时被打破,朱月暖无奈,只好暂时雇了小染几个姑娘帮着她晒制花茶、收货、看铺子。

“楚夫人。”这日,朱月暖刚刚从自家出来走上四方桥,季陶迎面而来,擦身之际,一样东西塞到了朱月暖的手里,便侧身到一边,笑着冲她抱拳作揖,“恭喜楚夫人如愿以偿。”

手中,还拿着一个画卷。

“季大哥,怎么你也拿我开玩笑。”朱月暖顿时失笑,还了礼,不动声色的将手中的东西收了起来。

“这怎么会是取笑呢如今,知俞书院那些学子们,哪个不说楚夫人是伯乐”季陶笑道,“你可知,我那茶肆里。所有楚兄留下的墨宝已经被众学子们买走,只留下这一幅画,是当日楚兄存放的,我想着不宜落入他人之后,便给楚夫人送过来了。”

说着,递上手中的画卷。

朱月暖接过,微微展开瞧了瞧。

画上。红衣女子衣裙袂袂的背影。周边,丹桂飘香

“多谢季大哥。”朱月暖嫣然一笑,收起了画卷。郑重的道谢。

“物归原主罢了。”季陶笑笑,告辞离开。

朱月暖瞧了瞧手中的画卷,边往铺子走去,边悄悄的打开了季陶递给她的东西。

一张纸条:科考舞弊。状元困入局

朱月暖顿时刹住脚步,变了脸色。再一次细看,依然是:科考舞弊,状元困入局

几乎是一瞬间,朱月暖把纸条攥在了手心。目光扫了扫四周,已经没有季陶的身影,她略略一想。脚步一转快步回了楚记铁铺。

“宜桐媳妇,怎么回来了”在楚家帮忙的人纷纷打招呼。

“有点儿事。”朱月暖笑笑。深深吸了口气进了院子。

楚重锤和楚二炳都在屋顶上换新瓦片,李玉娘在厨房烧开水,院子里还有不少人来来往往。

朱月暖顿了顿脚步,微咬了咬唇,还是转身进了书房。

悦茶走后,书房已经恢复了原样。

她走到书案边,伸手拨了拨那些画卷,又走到书架前,寻出一副古画,和手上那幅一起拿了,重新出门。

“月暖,不是说去发货的吗怎么回来了出什么事了”李玉娘出来,问道。

“我之前曾说要去看望徐先生,方才出门才想起来,所以回来取一副画。”朱月暖找了个借口,出了门,直奔知俞书院。

只是,徐恒达并不在书院。

朱月暖又转身,到了徐恒江的家。

“暖丫头,还未恭喜你呢。”徐恒江在小花园里修剪花枝,看到朱月暖,笑着打趣道。

“姨公,出大事了。”朱月暖见左右无人,也不拐弯抹角,直接上前递上那张纸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