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5(2 / 2)
一声脆响过后,只看到赵队的一杆大旗。被张尘宇整齐斩落,连带着还是举旗的赵国士兵,也被张尘宇一刀砍下半个脑袋
“杀、杀、杀”
看到张尘宇如此勇猛,同时也激起了盟军士兵们的士气,只听到盟军士兵们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之声,赵国的军队也随之动摇了,他们的数量,绝对不少于盟军士兵甚至更过之,但是他
们的士气却沉到了谷底
“轰隆隆”
千军万马在奔腾,大地也跟着不安的颤抖了起来。赵国士兵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不断的向后退去
“杀啊”只不过早已经杀红了眼的盟军士兵,此时就像是来自地狱的恶魔一般。不管他们退到哪里,盟军士兵便如影随形的跟上去
很快,随着张尘宇的带领,盟军的士兵尽数杀出重围,出现在了平原地带
“杨将军他们还没有出来吗”刚刚突围成功,张尘宇便开口问道
“报告张将军,刚刚我们打出来的缺口,又被赵队给封住,杨将军他们被堵在里面了”听到张尘宇的话。一名斥候连忙报告道
闻言,张尘宇当即一拍大腿咬了咬牙断喝道:“兄弟们。和我杀回去,务必要将杨将军他们给救出来”
听到张尘宇的话。刚刚杀出重围的盟军士兵不作任何犹豫,跟着张尘宇有杀回了敌营
“喀嚓”
首当其冲的便是,张尘宇,只看到张尘宇手中战刀好似一轮弯月,顷刻间划破了数名赵国士兵的喉咙
“杀啊”
同时,跟在张尘宇身后的盟军士兵们,发出震耳欲聋的喊杀之声,看到这群疯子又杀了回来,赵国士兵们就像是看到鬼了一般,纷纷躲闪,只不过,如此混乱的战场,根本就无地容身,
随着战马的驰骋,无数的赵国士兵惨死在盟军的铁蹄之下
“杨将军,我们来了”远远地便看到杨劭被无数的赵国士兵团团包围,若不是他身边有数名军官奋力保护,说不定他早已经殒命多时
看到张尘宇有杀了回来,杨劭先是心头一喜,随即,便感到有些对不住张尘宇以及那些盟军士兵
“你们不是已经突围了吗,还回来干什么”看到张尘宇已经冲了过来,杨劭冷声呵斥道
闻言,张尘宇知道杨劭这是在关心自己,但是并没有做任何的解释,杨劭乃是燕国大军的精神支柱,一旦他死在这里的话,数百万的燕队,恐怕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盟军三四营保护杨将军,其他人突围”看到又有一队赵国士兵冲来,张尘宇猛地一挥战刀,冲上前去
有了张尘宇的带领,整支部队势如破竹,一路之上连续突破了赵队布下的数道封锁线
“真不知道有多少军队成功突围了啊”看到晨光渐渐点亮天际,一轮血红的太阳冉冉升起,杨劭痴痴的问道
这一夜,对于燕队来说绝对是一场噩梦,数百万燕国精锐骑兵,一夜之间,被冲的七零八落,或是被分割包围,能够冲出来的燕国骑兵部队少之又少
“报告,杨将军,张将军,前方十里处再次发现赵队封锁线”就在杨劭长吁短叹之时,斥候兵骑着快马,赶来报信
闻言,杨劭眉头一挑,没想到赵队这样穷追猛打,似乎这场布局,从一开始就是针对燕国骑兵而准备的
“无妨,随我冲过去”只不过,张尘宇并不在乎,一路之上,冲破的封锁线,就算没有十道也有八道,难道前面又再次出现封锁线,还不突围了吗
激战整整持续了一昼夜,燕队可以说是人困马乏,但是前方不远的地方,依旧存在着无数赵队布下的封锁线,很显然,对方的指挥者,大有一口气消灭掉燕国远征军的打算
、 第三百零九章:平原突围
“兄弟们,我知道你们现在又困又饿,我也同样如此,前面不知道还有多少赵队布下的封锁线,难道这样我们就要放弃吗,掉进水里不会淹死,待在水里才会淹死,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我们还有放弃的理由吗”看到士气低沉的燕队,张尘宇上前振臂高喝道
听到张尘宇的话之后,原本低沉的燕国士兵们纷纷抬起头来,看向张尘宇
“如果我们打算在这里放弃战斗,结束生命,那么我们和那一开始就放弃的人有什么区别,受了这么多的苦难,就这样默默的死去,你们甘心吗”见状,张尘宇知道自己的话起到了效果,继续喊道:“还记得我说过吗,人固有一死,或是轻于鸿毛,或是重于泰山,至于怎样死去,那可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啊”
“兄弟们,准备好了吗,我们燕国的军队,从来不会放弃,我们会死,但是我们永远只会死在冲锋的路上,没错,今天很多人都会倒在这片异国他乡,但是我们的名字,将会成为敌人众生挥之不去的噩梦,你们会死,我也会死,但是”看着已经重新振作的士气,张尘宇猛地挥动帅旗放声大吼道:“因为我们是彼此曾经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见证”
“杀、杀、杀”
随着张尘宇的鼓舞,活下来的燕国将士,纷纷放声呐喊道,同时也义无返顾的向着不远处敌人的封锁线冲去
人生如此短暂,如同流星划过,一闪而过,但这样的美丽,会被人永远铭记于心
生命如此脆弱,好似昙花一现。刹那凋零,只是凋零的花瓣,却留下了永恒的花香
随着张尘宇的带领。燕队终于成功的突破了所有赵队布下的封锁线,随之而来的便是进入到了海河平原地区
“传我命令。就地休整”看到再无赵国追兵赶来,杨劭也跟着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命令道
漫长的一夜在一场压抑的气氛中度过,天一亮,清点人数后,杨劭等燕国将领的心中,变得异常的沉重,数百万的精锐之师。经过一夜的激战,突围到这里的人,已经不足一半
“杨将军,俗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看我们还是以海河为防线,抵挡赵队的进攻最好不过,毕竟我们在无遮无拦的平原地区,很容易被赵队发现”分析了当前的利弊后,右将军向青建议道
闻言。杨劭点了点头,现在燕国的这些个残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