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5(2 / 2)
姜子牙见此,乃奏请姬昌,自领大军屯于北伯侯边境。着散宜生联络北方诸侯。诸侯因见朝歌无望,而西岐愿意出兵,一部分诸侯乃暗中与西岐联系。欲借西岐之兵,除掉崇侯虎。
姜子牙得了诸侯之信,微微一笑。径自屯田练兵,北方之民来归者皆放往西岐去,却并不理会诸侯的求援。
终于,有按捺不住的诸侯联合起来,一起请崇侯虎赴宴,就于宴中刺杀崇侯虎。诸侯一面联合兵马,防备朝廷征讨,一面遣使来西岐,请求西伯侯援手。
及至闻仲收到消息回朝,北伯侯已死,北部早已生乱。闻仲见状大怒,就在殿上怒斥纣王昏聩。纣王强忍怒气,心中实在已经暗暗生怨。
其实若以纣王比之后世的刘禅,闻仲比之后世的诸葛,那么诸葛亮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刘禅虽然昏聩,却能认清自己不是一个有才能的君主,因而事事放权于诸葛;然而纣王本身有万夫不当之勇,亲征东夷又曾获胜,即位之初,天下也算是治理的井井有条。这样好强的君主,岂能被臣子久久压住尽管这位大臣是三朝元老、托孤之臣、帝师之尊,然而正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人心难测,更何况帝王心术更是所有人心中最最琢磨不透的东西。
纣王能容忍闻仲,尊敬闻仲,因为纣王本就是在闻仲严厉督促下成长起来的。然而并不是说纣王就喜欢有一个人老是在耳边指手画脚个不停。当下纣王见闻仲生怒,连忙道:“太师不必动怒区区北方一路诸侯反叛,有何干系太师既如此在意,不若就由太师领兵征讨,早早奏凯,天下太平,岂不是好”
闻仲闻言一愣,看看纣王脸色,心中也恍然明白自己恐怕是逼迫纣王太过了,已经失了人臣的尺度。闻仲虽说道法精深,不会惧怕功高震主。然而毕竟是忠直之臣,当下默然而退,不再说话。次日,自领兵征讨北方诸侯去了。群臣俱各郁郁而回。
金灵圣母本是奉命保护闻仲与两位殿下。见闻仲出征,心下权衡一二,终是放心不下闻仲,当下也随军出征,只留金鳌岛十天君在朝歌。
却说秦华在流波山每日炼制法宝,与诸位门人精研道法。这一日忽见朝歌方向杀气冲天,心中诧异。乃掐指一算,心下暗自生怒,暗道:“朝歌君臣虽未互相猜忌,却已暗暗生怨。今遣闻仲在外征讨,乃是为求清净。岂不知闻仲若在,殷商尚可保存;闻仲不在,天下终究大乱。彼纣王正是自取死路”
当下秦华一面严密监视朝歌一举一动,一面心中筹划。只等机缘一到,便要向西岐发难,使彼不能安心发展壮大。一面又邀请教中同门来流波山谈论道法,互相启发,实际上却是在拉帮手了。
且说闻仲领兵来到崇城,因崇侯虎长子崇应彪已在冀州城下被苏全忠斩杀,无嫡子可继位。闻仲遍观诸侯,唯有曹州侯崇黑虎和冀州侯苏护名望地位可以继任北伯侯之爵。崇黑虎乃是崇侯虎亲弟,继位名正言顺然而却恐遭诸侯不服。苏护虽名望武略足备,然而前时反商,已惹的朝廷不喜。思前想后,闻仲乃发榜安民,大意便是崇侯虎暴虐不仁,虽则当死,却应由朝廷问罪。今被诸侯自相残杀致死,非是国家之幸。反叛的诸侯自来崇城领罪,可酌情减免责罚。若冥顽不灵,则发兵征讨。冀州侯苏护,前者反商,今已真心悔过,朝廷尚且不加责罚。尔等速来崇城,一则免了刀兵之苦,二者商论北伯侯之位由谁继任。
榜文发出,诸侯惧于闻太师之名,不敢不来。闻仲就在崇城赏功罚过,梳理北方军政事物。诸侯因惧怕崇黑虎继位之后为兄报仇,遂共推冀州侯苏护为北伯侯。
闻仲见民心如此,便上表请封苏护为北伯侯,一面又请领兵坐镇崇城,防备各镇又生乱像。
原来闻仲到了崇城,处置了一众反叛的诸侯时,才察觉其中有西岐插手的迹象。加上北边百姓逃了许多到西岐去。闻仲一面暗自惊讶于西岐的作为,心中暗暗警惕。察知姜子牙陈兵边界,这才自请领兵坐镇崇城,就近监视西岐有无异动。
奏表送到朝歌,纣王览毕大悦。欣然同意闻仲坐镇崇城之请,就封苏护为北伯侯。只觉从此无人掣肘,海阔天空,心情前所未有的好了起来。
这章有几处写的不好。但是老鼠思前想后,只有闻仲离开朝歌,后续情节才能开展。而且君臣之间,这种既信任又生怨的似乎也不少。比如令汉宣帝芒刺在背的霍光,比如一直不能当上丞相的三国张昭。历史上这种君臣关系还有很多。闻仲前者回京主持朝政是为了稳定社稷,及至发现纣王已生怨,便领兵在外防备外敌,留给纣王施政的空间。个人觉得还是符合君臣之道的。当然,各位看书的兄弟认为不妥的,可以发言。老鼠觉得有理,便会在后面写回来。稽首一个不要见怪啊。
第三卷 封神之战
第一百零一章 封神榜上第一人
却说闻仲驻兵崇城,纣王在朝歌只觉神清气爽,掣肘全无。做事也颇有精神,每天早早上朝,勤于政事。然而不久之后,热情劲儿一过,又感觉日子无聊起来。看着后宫女色,只觉索然无味,心情渐渐烦躁起来,总感觉精神空虚和寂寞。
于是专宠费仲尤浑,二人也极尽心力,投纣王所好,往往将纣王弄得龙颜大悦。这日,费仲府上来了一人,碧眼红髯,自称来自西方化外之地,亦有道号为青莲上人,将一手幻术使得出神入化。费仲看得目不暇接,惊叹连连。连忙热情地将马可请进府中,好生招待起来。
次日散朝,费仲留在后头,满脸堆笑地对纣王奏道:“大王,臣昨日在朝歌城中访查民情,见家家歌舞升平,户户安居乐业。臣一见之下,心中喜悦。又见街头有一异人,幻术甚为神奇,简直就是神仙手段。因而将之请入府中。臣想,大王必然愿意与民同乐,因而斗胆请大王宣见此人。亦可见朝歌百姓生活之乐。
纣王闻言大悦,就命费仲将人带进来。青莲上人信步进宫,从容不迫,气度优雅。纣王一见,心中也颇为赞赏,便叫青莲上人展露幻术。
青莲上人将幻术一一展露,精彩绝伦。纣王见状,疑是道术变化,遂对青莲上人说道:“寡人见你施法,似乎与道术颇有相似。你莫非亦是修道之人”
青莲上人道:“小臣并非修士,所献技艺也并非道术,乃是惑人眼目的幻术。此法简单,人人均可习练。”
纣王闻言大喜,乃命青莲上人将幻术施放之法一一道来,一边跟着模仿了几个。竟学的有模有样,一时兴趣大增,就留青莲上人在宫中每日赏玩幻术。
却说这青莲上人正是锭光道人所化,因朝歌住有截教门人,故而不敢显露道法,只以幻术接近纣王。十天君每日观望朝歌云气,不见异常,自安心在闻仲府中住下,哪里理会朝中之事
那青莲上人渐渐与纣王混的熟了,这日表演幻术,假意弄出许多美女出来,影影绰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