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8(1 / 2)
几日,陈嘉就收到了这份赐礼。
望着青瓦粉墙的小小四合院,陈嘉感慨万分。
这宅子在玉桥胡同附近,有价无市,他当初卖给了太子身边的大太监崔义俊的干儿子,只卖了市价的一半,根本就没指望着能从崔义俊干儿子手里再买回来,没想到窦夫人不仅打听到了他原来的住处,而且这么快就买了下来
陈嘉面露毅色,喊着在欣喜地在屋子里到处乱串的虎子:“走,我们去西大街的古玩店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能送给窦夫人的”
虎子高声“嗳”着,锁上了大门。
窦昭这边热热闹闹地和舅母等人看着黄历,给素心挑选出嫁的日子。
宋墨却笑道:“素兰的婚事你准备什么时候办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好过年。”
窦昭眨着眼睛道:“又没有人上门前亲,我怎么知道该怎么办”
“你这个妖精”宋墨俯身咬了她的肩膀。
窦昭脸色一红,“哎哟”一声,忙道:“快别闹了,舅母在这时呢”
宋墨这才依依不舍地起身。
冬天的衣裳厚,根本就伤不了皮肉。
窦昭咯咯地笑。
宋墨道:“素兰的婚事,你和素心说了”
“说了”窦昭笑道,“不仅素心觉得好,陈先生也觉得好,就是有点担心他们性情不和。”
“陈嬷嬷却觉得好。”宋墨在窦昭身边坐下,“她说陈核的性子沉闷,家里外面都没有什么话,素兰活泼好动,正好可以带带陈核。我问陈核,陈核红着脸说一切都听陈嬷嬷的,我看这门亲事挺好。你素心嫁了,就嫁素兰吧”
窦昭点头。
陈家第二天就请了官媒来提亲。
颐志堂喜上加喜,大家都脸上都带着笑,像过年似的。
宋墨道:“这两天我们去趟东宫吧我们成亲之前,太子殿下曾让我带着你进宫去给太子妃请安,按理你回娘家住了对月我们就已经礼成,可以随意走动了,谁知道父亲却病了,要讳喜乐,去东宫的事就这样耽搁下来。现在父亲痊愈了,我们也应该去给太子和太子妃请个安了。”
看书的姐妹兄弟们,家里的事焦头烂额,先贴草稿再改错字,还请大家多多包涵。u
、第三百三十八章 觐见
太子妃陈氏,通州人,父亲陈恪,贡生,母亲贺氏,举人之女,承平十年被选为太子妃,知书达理,容颜出色,先后为太子诞下三子,承平二十年宫变,太子妃和三位皇孙被困钟粹宫,活活饿死。
据说死前太子妃曾割肉喂子。
窦昭默默地走在通往钟粹宫的路上,胸口仿佛被块大石头压着似的难受。
宋墨悄悄地握了握她的手,低声安慰她:“没事,太子和太子妃都是很好说话的人。”
窦昭长长地透了口气,对宋墨展颜微笑,轻声道:“我没事,你不用担心。”
宋墨点了点头,眉宇间的担忧却没有散去。
他不禁暗暗思忖,窦昭可能怀了身孕,而且是最关键的前三个月,宫中不能坐轿,这个时候带了窦昭来给太子妃请安,是不是不太合适可若是不来,又不免有不敬的嫌疑。等到太子妃母仪天下,窦昭这个正三品的夫人每年过节、初一十五都得进宫给皇后和皇太后等人请安,谁又敢保证今日太子妃明日的皇后娘娘不会给窦昭穿小鞋。
想想他都心疼。
得想个法子让窦昭以后少进宫才是。
两人各怀心事,默默地跟着内侍进了东宫。
太子身边的大太监崔义俊已在东宫门口等。
他三十来岁,清瘦文雅,笑容温和,对他们恭敬又不失从容,气度非常。
窦昭只听说过这个人,两世为人,她还是第一次和他打交道。
前世,太子被射杀,他护着太子妃和三位皇太孙逃出东宫。想前往慈宁宫向皇太后求救,途中被当时的金吾卫射杀,太子妃和三位皇太孙也因此被困钟粹宫。
窦昭望着和宋墨寒暄的崔义俊,心情十分的怪异。
崔义俊却突然望了过来,目中含笑地朝着她颔首,温文尔雅,如饱读诗书的士子,哪里有半点太监的卑琐。
窦昭想到了汪渊。
慈眉善目,如胸怀坦荡的长者。实际上却比任何一个人都心胸狭窄,睚眦必报。
她不由暗暗感叹。
可见不管是什么人,做到了顶尖,都不是等闲之辈,都不能以貌取人。
窦昭不敢马虎。微微曲膝,朝着崔义俊行了个福礼。
崔义俊很是意外,但很快就神色如常,笑容和气地请宋墨和窦昭进了东宫。
宋墨跟着崔义俊去了前殿,有宫女领着窦昭去了后面太子妃平日居住的偏殿。
这是窦昭第一次见到太子妃。
她此时正值花信年华,身段条苗,穿了件家常的宝蓝色妆花通袖袄。如明珠朝露,清秀绢丽。
窦昭瞥了一眼就垂下了眼睑,恭敬地给太子妃行礼。
太子妃吩咐身边宫女给窦昭端个锦杌来,并笑道:“早就听说北楼窦氏乃北直隶名门望族。今天见到窦夫人,才知道所言不虚。”
一句话,已让窦昭微微动容。
女子出嫁,冠夫姓。可若娘家显赫。又有诰命在身,通常会以娘家姓氏称其为夫人。就像当年的蒋氏,因出身定国公府,自己又是英国公府的国公夫人,京都人都称其为“蒋夫人”,而不是英国公夫人。
太子妃此言不仅抬举了窦昭,而且恭维了窦家,难怪有“知书达理”的名声。
“多谢娘娘抬爱。”窦昭起身,谦逊道谢。
“你不必拘谨。”太子妃笑着让窦昭坐下说话,“你以后进宫的次数多了,就知道我这里最是随和不过了。”
宫里表里不一的人多了,汪渊也常说自己最随和不过。
窦昭在心里腹诽,笑盈盈地称“是”。
两人说着家常话。
一个和气,一个有心,气氛十分融洽。
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窦昭暗暗惊讶。
脚步声却越来越近,还夹杂着焦急的轻呼。
“殿下,殿下,您慢点。”
从偏殿的暖帘钻进来个小小的明黄色身影。
“母妃,母妃,”身影投向太子妃的怀抱,“您看,我捉了个麻雀。”
白白嫩嫩的小手,攥着个麻灰色的小鸟,邀功似地举着太子妃看。
太子妃眉头微蹙,声音却依旧柔和,道:“你怎如此的顽皮不让你捉弄那些锦鸡,你又去捉麻雀玩。不是跟你说过吗,一饮一啄,都要有天赐,切不可伤害这些小东西”
孩子闷闷不乐地低下头,轻轻地“哦”了一声。
窦昭看着那孩子不过五、六岁的样子,知道这就是皇长孙了。
她笑着起身给皇长孙行礼。
孩子就很奇怪地看了她一眼。
太子妃道:“这是英国公府世子夫人。”
孩子的眼睛立刻像太阳似的亮了起来。
“你是宋砚堂的老婆,”他围着窦昭看,就像她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似的,“你还没有宋砚堂漂亮,他怎么会娶了你宋砚堂十二岁的时候秋围就得了第一,我现在也跟着师傅学骑射,皇祖父说,我明年也可以参加秋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