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85(1 / 2)

加入书签

再继续待在内特浩和县。毕竟内特浩和县的经济发展的不怎么样,相应的娱乐设施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吸引董胖子和谢逸。

谢逸赶回省城,目的就是为了跑去他老子那边吹吹风,争取让林如海早日拿到这个修路的项目。毕竟这可是关系到谢逸的企业,谢逸不得不上心,而且谢逸还得回到省城,发动自己的资源,找寻一些人才入驻帝豪食品公司。

至于董胖子,并没有回省城,而是直接返回了京都。毕竟帝豪集团这么大的一个集团,不可能董事长不在那么久。

而且现在是帝豪商场扩张的重要时期,董胖子还得回去主持大局,然后与那几个地方的纨绔们商量如何兴建帝豪商场的大事,自然就更加不可能留在内特浩和县了。

于是乎,苏唐送完董胖子和谢逸之后,就又变成了独自一人了。

自从董胖子还有谢逸来了之后,苏唐明显可以感受到整个内特呼和镇的氛围都发生了变化。这个情况不仅发生在许多干部经常跑到苏唐的办公室汇报工作。

就连一些村的村委书记还有村长都联袂到来,过来拜访苏镇长,然后请苏镇长什么时候到他们村去考察一番。总而言之,苏唐在内特呼和镇的威望,已经有隐隐约约盖过了镇委书记范弘毅的意味。

日子,就是在忙碌当中度过了。自从苏老太爷派遣大内保镖将苏唐所写的信件带到京都之后,苏唐就时时刻刻的盯着京都的状况。

每天必然要看党刊、党报,看一看这个京都的氛围有何改变,或者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而且,每天晚上,苏唐还要与自家女朋友慕容嫣儿讲电话。因为慕容嫣儿在华夏日报任职的关系,苏唐总是能够从慕容嫣儿这边得到第一时间的消息。

“上沪的那位,终于是进京了。”苏唐放下最新一期的华夏日报,嘴上不由得上扬了一丝微笑。

“看来最高首长终于是下定了决心了啊。”

在后世,就是以上沪的那位洪国政进京作为一个标志点,然后洪国政进入政务院,成为新一任的常委。最高首长这才安心的离开京都,然后到了粤东省。

果然,苏唐密切的关注着事情的发展,终于,苏唐得知了最高首长已经到达了粤东省的消息。

“看来,这场战争就要画上一个句点了。”苏唐开心地笑道。

“这里是朝廷台,这里是朝廷台。”此时晚上七点,苏唐正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然后盯着电视看着。

“最高首长今日到达粤东省,视察了一些企业,并且发表了重要讲话。”朝廷台的主持人用最标准的普通话播出这么一件新闻。

“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最高首长浓厚的川音从电话传了出来。

“我们要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没想到,南方讲话就这样子被自己给促成了。”苏唐关掉电视,然后笑着说道。

最高首长突然跑到粤东省,并且发表了举世闻名的南方讲话之后,这些保守派完全没有料想到。本来还想要在京都兴风作浪的,结果洪国政坐镇政务院,以强硬的手段,全部镇压了下来。

当然,凭借着洪国政的级别,还有资历,是没有办法完全处理这些保守势力的。但是,最高首长的身影时常的出现在电视上,并且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话,让身处于京都的保守势力们十分地狼狈。

只等到最高首长返京之后,将会受到一系列的清洗。

第五十五章 胜利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有人曾经将这首歌誉为最高首长最喜欢的一首歌。

还有另外一首歌,最高首长也是非常喜欢的。同样是上一首歌的歌手唱的,歌词是这样子写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华夏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这个歌唱者,也因为这两首歌年年的春晚,都出现在了朝廷台的屏幕上。因为,最高首长喜欢听这个歌唱家唱歌啊。

这两首歌分别讲述了两个故事,每个故事的背后,对于华夏国的发展起着无比巨大的作用。同样的,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同一个人。而且这个人的身高并不高,长得也不伟岸。但是,这个人却撑起了整个华夏国的重量。

没有错,这个人就是最高首长。

这两个故事当中的主人公就是最高首长邓公。不论是改革开放,还是经济特区,都是最高首长一手弄起来的。

此次最高首长到了南方,一个目的是苏唐在信中所提到的,北方的空气不好,南方的空气比较新鲜,到南方可以吸收一点新鲜的空气。

当时最高首长寻思着,在京都每天都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搞得整个京都乌烟瘴气的。作为京都的守护神,最高首长已经很难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于是苏唐在信中所提到的,到南方呼吸新鲜空气的这一说法,最高首长看到之后很是开心。

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最高首长想要看一看,当初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经济特区,经过了十几年的更迭之后,到底发展成为了一个什么样子。

南方的省份很多,但是最高首长却是独取粤东省这么一个省份作为自己考察的地点。

粤东省,经济特区是华夏国当中最多的。在后世,那可是经济最为牛逼的地方。虽说粤东省的普通话说得不标准,但是架不住人家有钱。所以,又有香港的依托,导致着华夏国的许多人更加倾向于学习粤语了。

深圳,一个被后世誉为神奇的地方。有一种速度叫做深圳速度。

这个速度不仅仅是体现在深圳的市民走路的速度非常的快,而且还在于深圳的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的可怕。

很多人都在说,在粤东省,有一个地方的生活节奏十分地快。或许他们是从骨子里都散发着一种快节奏的生活。

这个地方就是深圳。

当初最高首长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画的那个圈正是深圳。当初的深圳,并不如后世那样子的发达。

大家都是知道的,深圳当初只不过是一个小渔村罢了。但是,最高首长画了这个圈之后,深圳摇身一变,变成了经济特区。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一个举世闻名的经济强市。不过是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深圳的现代化就遥遥领先于华夏国。

正是因为深圳的发展太过于迅速,见证了一个数字奇迹,于是人们就将深圳的发展速度称之为深圳速度。

当然,市民之所以会快节奏生活,是受到了对岸香港的影响。

他们走路都显得十分的急促,每一分钟都在赶路,就是为了利用有限的时间,多做一些工作。正是如此,深圳的经济才会发展的如此迅速。

既然是作为最高首长一手创办起来的地方,最高首长没有理由放过深圳这个地方。

于是乎,最高首长的身影就出现在了深圳这个地方。认真听取了当地政府的报告之后,参观完一家有一家企业之后。最高首长脸上都是堆满了笑容,狠狠地表扬了当地政府。

而这个时候,因为媒体的介入,深圳这个城市一下子就进入了老百姓的眼界当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