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745(1 / 2)

加入书签

一国的解释之后,张新波道:“老书记,这个我恐怕还真是现在给不了你一个答复,因为这件事情当时是华盛集团出资的,他们是大股东”

李天舒道:“那新波同志的意思是如果华盛集团同意了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应该就是没有多少的问题了”

张新波道:“如果那边没有问题的话,到时候我们把具体的事宜谈清楚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老领导,其实这件事我觉得应该没有任何的问题。”

“看来新波同志对我的信心还是非常的大的,这个还没有开始就觉得没有任何的问题了。”李天舒朝着张新波笑了笑,在李天舒看来华盛集团这边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问题。

张新波道:“目前这个高速收费赚钱的生意那是越来越红火了,我们恒梁市当时只占据了百分之二十的土地股份,现在一年的财政收入都是挺吓人的。而且现在的车是越来越多了,我相信这个应该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当时华盛集团还是李书记您亲自招商过来的。”

李天舒笑了笑道:“这个的确是当时,现在我和他们的联系也不是非常的紧密了,这样吧,我一会打个电话问一下,如果能够通融一下的话那就更加的好了。”

张新波和边一国两个人都是点点头,这条路现在给恒梁市带来的财政收入是非常的庞大的,要说起来这个就是人家李书记的功劳,人家现在借道而已,凭什么不给别人呢

最为重要的是,人家借道的目的最终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到时候江城市的物流中心等方面增加那么多的车辆,那就真的是不一样的效果了。

边一国和张新波也不是傻子,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小事,难不成李天舒会为这样的事情跑一趟他们觉得根本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更加的觉得李天舒这一次是另有目的的。

至于说是什么目的,这个还真是有些不太知道,不过他们觉得十有八九可能是胡翠华的问题,如不过不是因为胡翠华的问题,李天舒会因为这样一个电话的事情跑一趟

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边一国和张新波两个人看了看,刚才李天舒说的事情他们都是没有怎么放在心上,现在他们放在心上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胡翠华现在的问题。

其实他们商量了半天最后都是意见不太统一,这个也怪不了边一国或者张新波,毕竟谁肯出让自己的利益额但是这件事情最终还是要解决的,怎么办

两个人呢现在算得上是大眼瞪小眼一般的看着,真正没有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两个人还都是笑容满面的,问题就是如果真的涉及到他们的利益了呢

李天舒这边又不能够得罪,但是他们两个人也都是互相谁也不服气谁的那种感觉,到时候矛盾就出现了,或者说现在李天舒既然在这边,矛盾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在李天舒的面前他们到底是吵架还是表现出一团和气的成分呢这个也都是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他们没有想到李天舒过来的速度是这么的快。

s:出差实在是太忙了,不好意思,吃过饭抽空码字,尽请见谅

第七百九十八章担忧与放松

既然恒梁市委看华盛集团的态度,那么对于华盛集团来说,或者对于李天舒来说就没有任何的难度了,毕竟华盛集团李天舒说话还是非常的管用的。

李天舒笑着道:“那么这个事情就先这么定下来了,我和华盛集团的高层还是有一些联系的,不过这个毕竟恒梁市委市政斧这边也是要考虑的,所以我先过来征求一下你们的意见。”

边一国连忙道:“哪里哪里,李书记其实打个电话过来就行了,怎么能够劳烦书记亲自过来跟我们说这件事情呢。”

张新波也是笑着道:“是啊,书记您打个电话或者发个函过来就能够解决了,恒梁市是您的老根据地了,只要我在一天,书记的话我们一定执行。”

张新波的意思很明显了,他有意的撇开了边一国,边一国心中那个怒啊,恒梁市到底是谁做主你一个市长竟然就可以代表恒梁市么

说到底实际上边一国还是焦市的市委常委,肯定要比张新波高出一大截的。只是现在张新波作为本土派系,而且背后还是有较深的背景,这个就导致了现在这个局面。

两边的实力可以说是旗鼓相当,边一国在市里面又不是非常的吃香,可以说边一国在焦市混的算是不如意的了。否则怎么可能让张新波和自己这边说话呢

李天舒道:“我相信恒梁市在边一国同志和张新波同志的带领下一定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辉煌,作为恒梁市以前的父母官,能够看到你们现在奋发向上的样子我感到很欣慰。哦对了,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关于我的秘书胡翠华的问题,我想和两位谈一谈”

“来了”几乎是同时,边一国和张新波两个人都同样的这么想着,李天舒说了半天还是要把话题引向自己这边,显然是有些让人接受不了的。不过接受不了也得接受啊。

边一国道:“书记,关于胡翠华同志的问题我首先要做一个自我检讨,胡翠华同志在工作中的表现和创造出来的成绩我们也是有目共睹的”

张新波也是笑着道:“几次有提拔的机会,只是后来因为一些事情给耽搁了,这不前一阵我还和书记商量一下给胡翠华同志的级别往上提一提”

边一国道:“是啊,原本是想要让胡翠华同志担任市局某个部委局办的一把手,可是觉得有些不太妥当,既然书记您来了,书记您看怎么安排合适”

张新波道:“是啊书记,毕竟您对翠华书记的了解要比我们要深的多,如果书记觉得翠华同志能够胜任什么岗位,我们就给他安排什么岗位。”

边一国和张新波这一次有些出奇的一致,李天舒看了看两个人,其实李天舒也知道,如果自己不来的话,恐怕胡翠华受打压的更加厉害。

只不过无巧不巧的现在自己来了,在别人看来或许是以为自己来为以前的秘书打气的,其实李天舒不会干这种事情的,李天舒觉得自己已经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到时候无论怎么发展都是他们自己的造化,如果能力有,说不得什么时候李天舒过来看看就能够进一步的提拔了。

李天舒这个人有些时候也是有些率姓而为的感觉,当然了李天舒也还是有一些重点培养的对象的,这些对象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还是有很大的用处的。

之前的李天舒一直都是以发展经济为主的,对于拉帮结派的概念几乎是很少的,第一个是李天舒觉得当时的自己还很年轻,第二个就是觉得现在培养机制的考核如此的严厉,自然更加的不能做出如此态度的事情了,这样的情况让人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李天舒对着两个人道:“胡翠华同志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是有的,最重要的是他的眼光也还是不错的。这样的同志正是经济发展急需的那种人才”

边一国和张新波两个人一听之后,两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思考,不过最重要的就是两个人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完全的变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