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4(2 / 2)

加入书签

孙氏低着头,委屈的坐在厅堂里,小郑师傅没说话。

“这个不肖子”郑老一耳光甩到小郑师傅脸上。

郑老气得发抖,他实在是想把之前的烟枪拿出来抽一通。可宁丫头把他烟枪缴了,给他备了好酒好茶,就是不让吸烟枪。

这个不肖子十几年前气得自己离家不归,现在又闹出这事出来,自己前世是作了什么孽啊,竟生出这等没头没脑的儿子出来,就是要纳妾,也纳个像样些的,这个寡妇算是个什么事啊,看她那双眼睛就不是好东西,可人家肚子大了,那肚子里是郑家的骨肉啊,哎郑老长叹一口气。

孙氏垂泪,低声道:“公公,我知道我十几年前干了混事,这么多年跟着相公也吃了不少苦,媳妇知道自己错了,好容易公公不再怪罪,一家人团聚,我虽伺奉公公时日不长,但也是尽心尽力。如今身体垮了,相公他就”

郑老沉着脸道:“那寡妇进门只是妾,你就是正房原配,是狗儿亲娘,就这么办吧。”

孙氏面露悲伤,恨恨地看着小郑师傅一眼,小郑师傅心虚地低下头。

郑家给了小寡妇他爹五十两银,三天后小寡妇就进了郑家门。没办酒席,丢人还来不及呢。

小寡妇进门后就自封自己为姨娘,让家中唯一的下人烧饭的于婆子叫自己黄姨娘,成天与小郑师傅粘在一起。日日买这买那,县城在桃村的流动马车铺子的货郎,可是喜欢极了黄姨娘,买各种绸缎、首饰一大堆,还给没显怀的肚子里的孩子打了一个极粗的银项圈。

孙氏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狗儿实在不待见这个黄姨娘,成日与大牛二牛小宝付小弟一起,在林府呆着,能不回就不回。

郑老也成日去方师傅宅子饮酒打牌聊天,也一样能不回就不回。若大的方家宅院,就只有小郑师傅与黄姨娘,还有孙氏以及于婆子四个人。虽是暑天,却冷清无比。

林小宁也只能摇头,小郑师傅这是第二春啊,到底是男人,手中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纳妾,这年代女人地位低下。自己将来可不要嫁纳妾的男人。多么不可思议啊,一个男人在二个女人的床弟之间跑来跑去。夫妻之间那么的亲密之事,竟然成了宠爱的法码,实在是笑掉大牙。宠你个头男人那物就那么了不得郑老家中的这本经啊,怎么越来越难念了呢。

狗儿有一天与小香嘀咕了好久,跑来找林小宁。

“二姐。”狗儿与小香在门口叫着。

林小宁忙了一天,正在休息等着晚饭,一边掐着日子算,估计再有十天,爷爷与大哥也应该把祖坟给迁回了,得做好准备。

看到小香与狗儿两人站在门口,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狗儿与自己差不多大小,好像只小几个月,长得比自己高多了,平时都是随着小香小宝他们叫自己二姐,心下也乐,便问:“啥事啊”

小香小声道:“二姐,有事,关上门说吧。”

林小宁看着两人小心关门,狐疑问:“啥事啊神神秘秘的。”

狗儿小声道:“二姐你会瞧病是吧”

“是啊,可你没病啊。”

“不是我病了,是我娘病了。她说她身子垮了,所以爹爹才纳了妾。”

林小宁一听就笑了:“你是让我给你娘瞧病”

“嗯”,狗儿点头,“我娘的身子要好了,我爹就不会偏心那个妾了。”

林小宁想想说:“狗儿,你现在去把你娘与爷爷接来,晚上在这儿吃饭,我有事与你爷爷相商。”

、第四十七章 林家迁坟

林小宁想想说:“狗儿,你现在去把你娘与爷爷接来,晚上在这儿吃饭,我有事与你爷爷相商。”

郑老虽然极不待见黄姨娘,但毕竟黄姨娘没犯到他那儿。立规矩也不是他这个公公给媳妇立的,孙氏失宠,哪敢再给小妾立规矩啊,况且她也不知道怎么立规矩。可他如果帮孙氏,心里老是过不去那个坎。不肖子疼爱黄姨娘,给她银子花,他也懒得去管。原以为不肖子在茅坑窑带出徒弟,走上正轨后,会来跟自己学手艺,可他烧茅坑烧得不亦乐乎,根本没有退出的意思。看来这不肖子也就只能烧烧茅坑与瓷片了。想把手艺传给狗儿,可狗儿读书好,深得卫先生的赏识,又对烧瓷不太有兴趣,郑老也就只能琢磨着另找传人了。

听到林小宁说起家宅后院之事,郑老就头大道:“你爷爷怎么还不回来啊,我们三个老头子突然少一个,打牌都凑不上数,少块肉似的不舒服。”

“快了,估计再有十天就能回了。郑老别急,”林小宁笑道,“郑老啊,狗儿让我帮他娘呢,我可以帮,只是您也得撑着才行,不然,狗儿娘是正室,被一小妾爬到头上,不说别的,对狗儿就有影响,还会让人家笑话。”

郑老道:“狗儿娘爱怎么折腾我都看不到,不出人命就行,我就等你爷爷回来打牌。”

林小宁道:“不用折腾,郑老,我有个法子。”于是伏身与郑老一通耳语。

郑老一听,大笑:“丫头历害”。然后假意咳嗽了一声,正色道:“宁丫头啊,不肖子我也不管,他就赚他那些茅坑钱吧,他的抽头扣掉八成,给狗儿娘帮狗儿留着,只给他二成就好。”又对孙氏道,“这八成,你留下三成做家用,这些年你娘家好像也对你有所贴补,该还的礼节你看着办吧,还有,家里吃食还是要好些,别省那些小钱。另五成就给狗儿留着。”想了想又道,“我再给你交个底,我这些年手中也攒了一些银子,也是给狗儿的,你就放心吧。”

孙氏扑通一声跪地对着郑老大哭起来:“公公,媳妇当年实在是太混了,公公如今这般对待媳妇,媳妇若有半分不孝,遭天打雷劈”

林小宁给孙氏的方子极简单,是附子理中汤。孙氏是长年虚症,从没调理过,各种虚加上湿气重,整个人都脱形了。只能先补中养元,养好了再下好药。方子里有些药材林小宁空间有,就拿了出来,不足的让去县城配上。

没几天林老爷子与林家栋就回了,比林小宁估摸的日子提前了几天。

林老爷子与林家栋各守着一辆马车,车上放着四具气派的新棺椁。是在当地买好,把尸骨装进去运来的。当初葬时,是薄棺,早就腐烂不堪,因为下葬时间已久,用了石灰撒在尸骨上,虽是暑天,也无异味。

林家栋又去了县城买来上好的大理石块,以及墓碑石。

林家这次迁祖坟动静大,还把林家爹娘的坟也重新装了棺椁葬到一处。接下来就是挖新坟,刻碑文。按林老爷子依稀记忆,回顾爹娘及爷爷奶奶的一生,平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