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9(2 / 2)

加入书签

贾荣也间接的问过郭汜为什么从河池县来的士兵只练习枪法,而不练习其他的武艺;对此,郭汜并没有隐瞒,称是军队里的需要,这样的话士兵在战场上能更合理的分配。从郭汜的语气中贾荣要也能看出来郭汜也对着种征召士兵的制度有所不满。

更令贾荣吃惊的是郭汜的官职竟然还没有李兵的大,这令贾荣很费解。

其实贾荣不知道,董卓现在也只是西域戌已校尉,只不过是领有朝廷的命令在边疆征战;和李兵这个校尉更不同的是,人家的校尉是真枪实战的打出来的,而李兵的却是花钱从朝廷的手里买来的,没有一点的实际权力,只是挂了个职位。

从河池县里来的是枪兵,从其他县征上来的士兵有弓箭兵,盾牌兵,刀兵,不一而足;当军队陆陆续续到齐时大约有一万多人;站在校场点将台上,一眼望不到边,人数过万,无边无沿,果真是应了那句话。随后,贾荣的任务就是跟着郭汜的脚步训练士兵;贾荣向郭汜请教了很多战场的知识,郭汜对此也是知无不言。

来到东汉已将近一年,不说什么,自己的武艺进展的就很大,尤其是自己的臂力,更是大的惊人,即使没有仔细的度量过自己的臂力究竟有多少,但贾荣感觉自己现在浑身都充满力量;虽然自己没有什么惊世的武艺在身,但是一力降十会,相信即使在战场,自己也有自保之力了。

和郭汜交流武艺以来,自己的武艺进展的很快,就连郭汜也夸奖了贾荣好几次;自己的武艺到底怎样,或许只有在战场检验了。

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您的支持将是断崖写作的最大动力;开学了,但一定保证每ri一更

第十四章:战争一

明天就是新年了,摸摸兜里,有的只是自己从现代带来的一百多块钱,、还有几两金子,为了方便,贾荣将口袋中所有的钱都换成了金子。\\\\

贾荣一路来到集市,买了些小礼物,李家村的少年们毕竟还没有长大,过年了,自己应该买点东西去慰问慰问他们,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忙于训练,也没有去看他们,不论怎样,在贾荣的心里,他们都还是一群孩子。

买了一些小东西,贾荣回到了自己的住处,躺在床上想着自己在远方的亲人,贾荣的心里也有一丝触动,也不知道自己在远方的父母怎么样了,知道自己失踪的消息,也不知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自己在这边的状况又该如何告知他们呢,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在梦里,他的父母骂着他不孝,不声不响的就失踪了,梦见在李家村的秀儿每天都站在村口向远方观看贾荣是否回来,梦见自己在战场被敌人杀死

新年的那天,贾荣还是如以往那样,去训练场训练,不同的是今天的伙食比平时好了太多了;吃过晚饭后,贾荣来到李家村的那群少年所在的住处。

看到贾荣来了,李力、李虎他们几个都激动的迎了上去,围着贾荣叽叽喳喳的问长问短,在他们的心中贾荣就是他们的骄傲。

贾荣将买来的小礼物递给了站在自己旁边的李喜,让他负责发下去;贾荣很享受这种氛围,对李力李虎他们几个的那些小提问也是一一作答。

随后,贾荣又给少年们讲了许多在军中要注意的问题,看着他们逐渐由一个稚嫩少年变的成熟起来,贾荣也是打心眼里为他们高兴。和李家村的孩子们在一起,时间过的很快,直至深夜的时候,贾荣才意识到自己该回去了。

新年过后,训练还是一如往常的训练,就连一向很吊儿郎当的李兵,也训练的很刻苦,很有可能是被贾荣给刺激的;李家村的那群少年每天也是训练的很刻苦,完全可以当做河池县所有士兵的典范。

当新年的钟声远去了半个多月,贾荣接到了郭汜传来的命令,明天出发前往边疆。

来到东汉一年了,终于要上战场了吗贾荣也不知道自己的心中是期待还是害怕,贾荣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给秀儿的允诺:“在沙场建功立业,博取功名。”自己还是渴望在战场杀敌立功的。

郭汜现在就是董卓的忠实部下,这点贾荣早就知道了,还是一次贾荣请教郭汜武艺时,他无意间说出的;郭汜这次来武威征兵,其实是为董卓征召兵力,讨伐边疆叛乱的少数名族。

这令贾荣心中多少好受一些,毕竟自己的第一站不是在自己的同胞身上进行的。

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急行军,贾荣一行人终于开赴到了战场安定郡高平县,看着无边无际的士兵,看着一望无垠的边疆,贾荣感觉自己的心跳加速;无论怎样自己都只是一个没有上过真正战场的人,虽然懂得比李家村的少年士兵懂得理论多,但那也是自己在后世看书所得的知识。

自己就像一个大学的实践课老师,而自己却从来没有踏入社会实践过,但贾荣却不能表现出丝毫的软弱,他不仅是李家村少年的骄傲,更是河池县两千二百七十七人的脊梁骨。

士兵来到高平的当天,贾荣等负责带士兵过来的校尉,不能称之为校尉,校尉这个官可是太大了,知道进入军中贾荣才有这个概念。

姑且称贾荣他们为领军人,贾荣一行领军人,跟着郭汜,前往董卓营帐报道。

董卓是一个极具西凉大汉特征的军官,长的粗犷无比,粗犷中透露着一股凶悍,董卓的身高并不高,大概有一米六左右;贾荣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粗壮强悍”。

郭汜和贾荣一行人急忙向董卓行礼,看着这厮的凶样,行礼那自然都是毕恭毕敬的,别这家伙一不高兴把自己给砍了,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董卓见到大家毕恭毕敬的模样,似乎已经习惯了,发出哈哈的大笑声,贾荣听着有震耳yu聋的感觉;而后董卓对着郭汜说道:“阿多郭汜的小名,你来的太是时候了,后天,那群叛乱的羌人就要打来了,正好让着群新兵上去练练手。”

一番话说得贾荣目瞪口呆,练手,自己一群新兵去拿强悍的羌人练手,玩笑开大了吧;不过贾荣可不敢质疑董卓的命令,就连郭汜也没有说什么,仿佛已经习惯了董卓的这种做法。

这时董卓身后的一个打扮很文儒的中年站了出来,说道:“嗯,主公之言有理,只有战场才能最快的让一个新兵完成向老兵的蜕变。”

贾荣偷偷用目光打量着这个中年文士,感觉他那y鸷的目光很可怕,贾荣不敢继续看下去,怕这个中年文士给发现了。

董卓回头对中年文士说道:“文优啊,以后别主公主公的叫着了,你们文人就是喜欢那一套,以后叫我岳父就行了,一家人,不必如此客套。”

中年文士听后连忙说道:“主公,不可,礼法不可废也。”

董卓笑笑没有再说什么。

向郭汜问明了这批到来士兵的情况,董卓摆手让郭汜贾荣一行人退了下去。

贾荣回去后就将这一军令发布给大家,让大家提前有个思想准备。

两天的时间很快的过去了,叛乱的羌人如期而至,看着城下那密密麻麻的骑兵,城楼上的士兵都不自觉的在颤抖;有的甚至想逃跑,但看着城楼上手拿大刀,面无表情的监军队伍,他们还是忍住了心中的想法。就连贾荣看到城下的情况也是不断的缩脖子。

这时候,郭汜带着他的亲兵队伍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