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42(1 / 2)

加入书签

城十里相候。

颜良急忙下马,多年来在田丰身边,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团结袍泽,不再是以前那么心高气傲,这也正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颜良本身的武艺不俗,再有这番见地,在军中很快就得到了士兵的爱戴。

两人见面之后,并行走进城内,对于高览,颜良可是给予了充分的尊重,正是应了那句话,敬人者人恒敬之,高览对颜良的好感亦是蹭蹭上涨,本来以为颜良是冀州军的上将,肯定是凡事摆个谱什么的,没想到这么好说话,将涿郡以及幽州的情况,仔细向颜良说明。

幽州阎柔得知袁绍大军叩边,急忙调兵遣将,代郡守将乃是维兰,是一名乌桓将领,多年来在阎柔的帐下听命,立下了赫赫战功,不过由于是乌桓人,一直不得重用,在军中也颇受打压,此番大军叩边,阎柔急切之下,将维兰派遣到代郡镇守,自从当年并州李儒反叛,西凉军撤退之后,事先得到消息的阎柔急忙将代郡占领,没有给袁绍军任何机会。

维兰奉命把守代郡,没有丝毫的懈怠,在幽州不受重用,而且族人没有如同预料中的那样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维兰就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取。

颜良立马横刀,大声吼道:“城中守将,可敢出城一战”

颜良本就生的五大三粗,颇得士兵爱戴,这一声大吼更是中气十足,引得城上的守军纷纷侧目,在以往幽州的战斗中,颜良曾多次有过参与,所以士兵中对颜良有熟悉者,不在少数,看清来人之后,不少士兵窃窃私语,当年颜良在幽州率领大军纵横的场面可是历历在目,一些当初从攻打公孙瓒战场上下来的士兵还知道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正是败在了颜良的手上,在主将的光辉下,谋士的出谋划策变的就有些微不足道了,依靠强横的实力,颜良要起到的不仅是震慑,还要让守军自己动摇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据田丰所说,这才是一名武将最高的荣誉。

维兰何许人也,岂会窝在城中受这等窝囊气,不过颜良的威名也不可小觑,点齐五百骑兵,出城迎战,乌桓骑兵不愧骁勇之名,在维兰的带领下,更是发挥出十层的战斗力,一战将颜良麾下的士卒杀的分奔离析,颜良急忙带领大军撤退,维兰不依不饶,追着颜良,直杀到大军营外,才罢兵而去,一战成名。

维兰不仅武艺不俗,行军打仗颇有见地,阎柔碰到一些战事的时候还是向他请教,方才维兰见颜良大军未驻扎便在城下挑衅,而且士卒脸上多有疲敝之色,毫不犹豫的带军杀出,将颜良大败,不过在幽州稳定之后,阎柔行事也就变得有些自大了,维兰更是在大势所趋下从核心中走了出来。

城中的士兵见颜良不过如此,守住城池的信心也膨胀了很多,看向城外浩浩荡荡大军的眼神也愈发的坚定了起来。

颜良回到军中神色低沉,在袁绍军中,上将颜良文丑就是顶梁柱般的存在,没想到竟然败在了一个无名之辈的手中,看情况仿佛还是个乌桓人,何时在大汉境内容得这群异族人猖狂了,不过对方的实力让颜良不敢轻视,将胸中熊熊燃烧的怒火压下,此番大军出兵十万人,代郡势在必得,不过冀州是骑兵的实力上有很大的不足。

袁绍接到颜良在前方的加紧信件之后,不敢怠慢,急忙召集麾下的谋士商讨对策。

许攸道:“颜良将军只是初到代郡,一时之间没有适应,被守将偷袭,而导致大军亏损了些许士兵,不足为虑,颜将军有勇有谋,当初带领大军出战幽州,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打的大败亏输,端的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五二四章:周毅

袁绍脸上闪出得色,上将颜良文丑一直是袁绍的口头语,即使是张颌等人也难掩其锋芒,自然不希望手下的人说出颜良不行的话语。

田丰微微点头,没想到一向只懂得溜须拍马的许攸也会有一次说到正事上,拱手道:“主公,卑职愿意前往相助”

袁绍闻言,脸色瞬间拉了下来,他还以为田丰不放心颜良军的战斗力,故而请战,也难怪,田丰在军中一直就是充当对立角色,一向和许攸不和,许多出自许攸手的谋略,都被其一概否决,难得有赞同的时候。

“元皓之言何意”

田丰解释道:“主公,许大人之言是也,卑职没有异议,只是代郡城高墙厚,卑职唯恐颜将军遭受敌人奸计,影响我军在幽州的战事,并州贾荣一路攻城拔寨,恐怕很快就会将并州平定,若是挥兵前往幽州,取下幽州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哼,难道城高墙厚颜将军就不能攻下吗想当初公孙瓒还纵横幽州从无敌手呢,不还是依旧败在了颜将军的手中。”袁绍不满的说道。

田丰知道无论怎么解释,这一次是得罪了袁绍,也不答话,静静的站立在一旁,支援颜良的事情,也就这样不了了之。

颜良手中有两万大军,代郡的守军有一万人,两万人攻打一万人的城池,看着就有些悬,何况城中的维兰不仅是一员猛将,还是一员智将,是乌桓人这么多年来,走出的一个人才,冀州出兵十万不假,但是陆续而至,非是一次性出动,别说是十万人,若是颜良一次带走五万人,冀州的谋士恐怕就会立即有意见,毕竟人心不可测。

吃了一次小亏,颜良稳定下来让士兵在城外安营扎寨,派遣骑兵在一旁守候,严防城中的维兰派人偷袭,乌桓人打起仗来都是不要命的疯子,谁知道维兰会干什么。

袁绍是联军盟主,竟然不顾大义攻打幽州边境,阎柔想到了向外人求援,距离幽州最近而且能够威胁袁绍的无非就是李儒,但李儒此时陷入了战争阶段,整个并州能不能保住都是个很大的问题,求援的对象也就变成了贾荣,很难想象,在几年前,两方还是打的你死我活,转眼之间,开始向盟友的方向发展。

为了表示诚意,阎柔愿意将代郡割让给西凉军,只要能够重创袁绍,保全幽州,在阎柔看来还是能够接受的,而今的幽州,明面上刘和是幽州牧,幽州的最高权力拥有者,实际上的大权都在阎柔等一干幽州官员手中,刘和虽然被阎柔请了回来,但尝到了权力滋味的官员岂会将手中的权力放出去,更何况阎柔带头。

收到阎柔的求援信,贾荣脸上露出得色,袁绍军和幽州军打的当然是越久愈好,极大的消耗两军的战斗力,能够捞到更大的便宜呢,最好能将幽州的军队打残,到时候西凉军趁机捡便宜,一举平定幽州。

“主公,大陵城被徐荣打造了如同铁桶一般,急切之间难以攻下,不若舍弃京陵直接攻打梗阳,而后兵临州治府,若李儒被擒,则并州的战事定矣。”贾诩上谏道。

郭嘉亦是点头表示赞同,围住对方的主将,就不怕这些城池中的军队不抓紧时间去救援,到时大军在各路援军必经之路上打埋伏,岂不是一件很痛快的事情。

贾荣沉思良久,同意了二人的劝言,当初韩遂就是因为这样做,才让贾荣有机会将金城占据,为而今的偌大家业打造了基础,他可不想犯同样的错误,不过并州军貌似失去了翻盘的实力,唯一依仗的骑兵也被赵云吕布等人拖住。

“待五万大军到来之后,我军直接兵临晋阳,争取一战将整个并州平定”贾荣道。

似乎明白贾荣的顾虑,贾诩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