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6(1 / 2)

加入书签

中队部的军官来源一是从支队另属两个大队中的转业军官和士兵中择优录取,二是从各小队小队长中根据战功和表现提拔。

护民中队每年参加一次军事比武,10月的秋操。军官待遇按照正规军标准的四成由县政府直接发放,士兵待遇则相对差些,只拿三成,这些开支由靖州府廉政司负责稽核。

另外二个中队则是一年进行二次会操,时间分别定在每年的5月和10月进行。

由于战事需要,野战军从各地保安支队机动中队抽调优秀兵员后,出现的临时缺口则从护路中队中抽调,护路中队缺口从护民中队抽调。

认真听完万耀煌建议之后,徐源泉还补充了一个意见,各县保安大队直属的机动中队每年三月到镇守使府参加会操。

按照这个标准,每县的地方武装人数将达到六百人,王振宇细微思索一下,感觉这点兵力如果是维持地方,基本上还是充足的。

徐源泉随后对野战部队的改革提出了意见:

首先是待遇方面:

士兵月饷八块,排级军官十五块,连级军官二十四块,营级军官三十五块,团级军官四十八块,旅级军官六十三块,师级军官八十一块,军级军官一百块。

正职则照这个标准分别加2块,3块,6块,10块,12块,15块,19块,30块。

上述这些还是跟组建猛虎旅时由马西成宣布的待遇制度一样,没有太多变化。但是接下来,徐源泉的建议就让王振宇不自觉的皱了一下眉头。

第一是设立军衔津贴:士官月补五块,尉官月补二十块,校官月补六十块,将官月补一百块。

第二是设立家庭补助:尉官月补十块,校官月补三十块,将官月补八十块。

第三是设立高级军官补贴:团级军官月补十块,旅级月补二十块,师级月补三十块,军级月补五十块。

第四是战时发双饷,伤残一次性按照该员所在级别正职月饷标准的12倍进行补偿,同时由镇守使府民政司负责造册每月支付1块钱光荣饷为其遗属生活费。

阵亡则按照该员所在级别正职月饷标准的24倍进行补偿,如有子女的,子女享有九年免费教育,一般居民享有六年,同时根据子女意愿和身体情况,可优先补录军校学习。

军校分为士官系主要培训连以下军官,如排长,副排长,司务长等,从中学毕业生和现役士兵中考试选拔,步兵指挥系培养步兵连以上军官,从现役连以下军官中根据战功和推荐选拔回炉,炮兵指挥系以及参谋系培养专业的军事参谋人员,另外设立战略研究学校,专门培养军情特工人员和情报分析人员。

这可是个系统工程,不说待遇,光是建立军校一项,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大笔的资金投入。不过省什么,王振宇也不打算把军校给省了,所以,被推迟的自然是把军衔,家庭,高级军官三项,注意是推迟而非取消,希望还是要留给部下的;至于战时双饷则被王振宇同意了,因为这个则是必须的,省什么也别省属下的卖命钱。

徐源泉记录了王振宇的决定后,万耀煌提出了新兵的招募训练问题,这个事实上在前一天晚上王振宇和他私底下交换过意见,事实上王振宇对这一块也很重视。

新兵招募采取募兵制,新兵月饷四元,安家费二十元,新兵期六个月。

新兵招募,训练统一由旅部参谋处,作训处,军备处军需和装备合并三个单位共同负责。

上述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从现在起,第九旅的新兵招募权力从各作战单位统一收归到了旅部手中,新兵从训练开始就会知道谁才是第九旅的老大。。。

政治,军事的改革方案都有了明确的方向,王振宇看向叶祖文,接下来的经济才是他关心的重点。

叶祖文也看了看王振宇,自己这次来,也给王振宇带来了两份大礼。。。。。。

第080章 龙盘靖州十三

听完了陈绍,万耀煌,徐源泉等人的建议,王振宇感觉有些头痛的靠在椅子上,一动不动,闭目不语。已经从教导队队长调任王振宇机要参谋的宋浩民虽然年纪不大,却知道旅长有些不舒服了。他立刻机灵的送来一瓶风油精,给旅长的二个太阳穴轻轻抹上,这玩意能驱蚊,在这靖州府的地界上那是全旅官兵必备良药。

感觉到一阵酥麻和清凉后,王振宇睁开了眼睛,却被一阵刺辣的感觉熏到了眼睛。宋浩民立刻递过来一块手帕,王振宇接过来擦了擦已经在流泪的眼睛,顿时感觉人精神了不少。

现在终于觉得自己在后世不的道了,动不动就骂那些掌握权力的人无能,其实这世上最难当的,就是当家。就看看刚刚汇报的几件事情,无论是设立商镇,还是修路搭桥,亦或是创办军校,提高待遇,那一项不需要大把大把的银子。自己虽然借着辛亥革命的机会,昧着良心发了点财,但是坐吃山空,这么折腾下去,别说是一千多万,就是一亿也禁不住几下花啊。

所以王振宇内心现在只有一个字,烦。

叶祖文笑眯眯的看着自己未来的女婿,越看越满意,他当然知道王振宇现在烦什么,毕竟当初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自己比王振宇现在还要烦,都是钱惹得祸。

说到王振宇的钱,叶祖文就十分佩服自己这个未来的女婿的胆魄,那是什么样的钱都敢赚。

汉口那单设备进账六百万,随后投资了刘鸿生的鸿生公司200万,支付了南京留守府黄司令300万,又通过军火交易弄到了一千二百万的巨款。除开第九旅这几个月的开销,在叶祖文手里还有足足一千一百万。

但是刚刚听这未来女婿部下的汇报,叶祖文这个湖扳着指头一算就知道都是吃钱的项目。若是只出不进,那就不太好了。

不过自己这次来,就是帮女婿弄钱的,所以别看王振宇眉毛越皱越紧,叶祖文却依然是好整以暇,不急不慢的一边喝茶一边听着。

现在轮到我们的老丈人说话了:“文正啊,我这次来之前了,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和我说了一件事情,我感觉你会对这个事情感兴趣。”

王振宇眼睛一亮,俯身道:“喔,叶老请说。”

“程祖福这个人,文正可曾听闻过”叶祖文没有直说,只是在引导。

王振宇有些尴尬的摇摇头,事实上每一个时代都有无数的名人,闻人,达人,但是在官本位的中国的,能最后在历史教科书出现的都是寥寥无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