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1 / 2)
:“天使言重,吾等全靠天使提携,感谢还来不及,怎敢怪罪”潘仁美这时才放下心大胆宣读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初登大宝,即招卿入朝,欲以后重用,何竟月余即离京卿文武全才也,不以此尽忠报国,博得名扬青史,而甘心终老山林岂不屈呼再命使招,即当赴京,补前善离之罪,钦此”李建忠接诏后,设宴招待天使及其部从,诚邀潘仁美在山上休息一天再走,潘担心夜长梦多,事情有变就对呼延赞道:“将军既已奉诏,岂不知王命在身,刻不容缓,现在天未过午,理应及时启程才是忠君之道”李建忠见潘仁美坚持要走,就将山上的土产装了一车,黄金二百两送与他,老贼乐滋滋收下同呼延赞赴京。
呼延赞进京见驾,主动向太宗承认自己擅自离京之罪,太宗道:“朕因卿初到未立功,不便敕府邸,今次暂住皇城官使居,日后下河东必当重用”赞谢恩出朝。太宗为啥不让呼延赞住城外军营呢一是呼延赞这次来没带几个人皇城内好安排,二是赞如仍然住军营就是现役军官,仍然得归潘仁美管。住在官使居就是无职闲官,不必与潘仁美打交道。官使居是什么地方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国宾馆。是朝廷招待外国使节、或进京朝见的外地官员的地方。太宗让赞住官使居,本意是想保护呼延赞,没想到差一点要了他的命。
二月初,太宗要到太庙上香,皇帝出行,非同小可皇城内居住的官员家门前都要竖起居碑宋朝皇宫的保安措施之一。就是一块统一规格、能竖在地上的木牌。上写门内住户的姓名、官职、家中人数及在不在家等情况。相当于现在的户口本。皇上路过时如门前没竖起居碑,说明这门内没住人,如果门内有人而不竖碑,就是犯了图谋不轨的冲驾之罪。本来,呼延赞住在官使居是无需竖起居碑的。偏偏官使居里有两套临街的独院,并且有独立出入的街门。太宗因呼延赞带有夫人、亲随,就特别安排到一个独院居住。呼延赞刚入朝不久,不知道这些规矩,只知道皇上路过门前是需要跪迎的,就跪到门前。无巧不成书,这天为皇上打前站的恰恰是潘仁美,见门前没有起居碑,就问是何人胆敢冲驾,侍卫说是新来的呼延赞将军。潘即大怒道:“诸大臣都立起居碑,呼延赞竟敢不立,分明是欺君逆贼来人绑到午门外午时问斩”御林军不由分说就把呼延赞绑到午朝门外,午时就要砍头。
太宗进香已毕返驾回宫,伴驾的八千岁赵德芳也离朝回南清宫。过午朝门见有人待斩,就问道:“今日是皇上进香吉日,怎么可以杀人”执行御林军告诉他:“新来的呼延赞将军没有竖起居碑,潘太师问罪当斩”八千岁暗道:“亏我来此,不然国家将失去一名栋梁之材”。就以黄道吉日不宜杀人为由,将呼延赞带到南清宫询问,赞道:“末将不知朝规,没备起居碑,以至犯罪”千岁道:“没有起居碑,固然有罪,但罪不至死、、、、、、”沉思一会儿又问道:“你究竟何事得罪潘太师使彼屡屡加害”赞道:“末将太行山拦驾时,有一宋将坚不与我通报圣上,还要杀死我,交手中被某失手杀死,后来才知道那人是潘太师的侄儿潘昭祥、、、、、、”八千岁怒道:“潘仁美身为国丈太师,行事全不以国家社稷为重,持私怨每每陷害忠良,真实可恼”随留赞在南清宫,即速进宫对太宗道知此事。太宗道:“朕居于深宫,怎知呼延赞有如许冤情,朕立即下旨免罪”八千岁道:“侄臣以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为社稷计请叔王下一道特优免死诏交呼延赞收执,用以保全忠良将性命”太宗准奏。
赵德芳拿特诏交与呼延赞,道:“将军身藏此诏,朝中再无人能害你,望将军小心行事,莫生异心,立了军功,出头有日。”呼延赞谢过八千岁回到居所,才发现夫人马氏及亲随小喽啰已不知去向。想是见自己午门待斩,无力救援,自己回山去了。赞本想追回,又想到自己一人在京也好,就每日足不出户,安心在居所研读兵书战策,等待建功立业的机会。
第十四回计收杨家将
上回说到宋太宗派杨光美去太原策反杨继业,派高琼去太行山招呼延赞,现在呼延赞的事已告一段落,下面说杨继业的事。
左枢密使杨光美装扮成绸缎商人,带领军中专干机密的王祥、李华等人绕陕西,由韩城渡过黄河,以西安府茂源货栈二老板的身份到代州入住客栈。第二日一人密访杨府,恰令公去雁门关视察防务未归,由佘赛花夫人接待。会谈中夫人道:“杨府与西安茂源货栈素无瓜葛,不知贵东有何事要办”光美道:“吾有机密之事相告,请左右退下”夫人道:“事无不可对人言,杨家行事从不避下人,阁下有话不仿明讲”杨光美道:“实对夫人讲,吾乃大宋朝左枢密使杨光美是也奉太宗旨意,不避生死潜来杨府传话。先皇不忘当年与火山王铜锤换玉带之谊,更慕令公足智多谋、勇冠三军之能。河东返京后,当朝予封令公为大宋朝无佞侯,封夫人为一品诰命;在天波门外新建无佞侯府一座待杨家进住;且临危遗瞩:太宗必须礼聘杨家将归宋,否则将死不瞑目太宗初登大宝即令下官来河东,向杨家言明渴望之意。以在下愚见,宋王之诚意不亜当年刘皇叔三顾茅庐之举。令公为人高风亮节,严守忠臣之道誓保汉王,对此先王及太宗都极为称赞,临来严令在下,见令公不得妄议归宋之事有损杨家忠义之名,仅转达朕渴望之意。如北汉亡时,令公能投宋已是天大兴事。在下话已说完,如夫人怕担通敌罪名,可将杨某绑送汉王,某视死如归”夫人长叹一口气道:“杨大人言重了,赛花虽系女流,也知礼、义、仁、智、信乃做人的根本,岂能做让世人唾骂之事宋君之意妾定转达夫君。你我敌对,为避瓜李之嫌,恕杨家失礼不能款待,杨洪送客”“告辞”杨光美见目的已达,告别夫人随杨洪出客厅。出大门时从怀中取出一卷纸递给杨洪道:“这是在下闲画的一幅汴京风景图,送与管家赏玩,请管家留步,让在下一人出门为宜”说罢急步出门而去。在客栈会齐王祥、李华连夜赶往太原。
杨洪不愿私收外人赠品,将画卷交与六郎杨延昭处理。延昭展开瞧了一眼,就马上卷起对杨洪道:“原来是一副大雁塔风光画,甚不值钱受之也无仿事你先去吧”原来这是杨光美离京时专门令画工精心绘制的无佞府实景图。他知道如送给夫人,肯定自讨没趣,所以巧送给杨洪,他知杨家四卫、四风都是忠心护主义仆,绝不会私藏不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