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4(1 / 2)
流不止。后又忆起往事,不免又露出喜怒哀乐诸情,感叹道:“为人在世,做将军也好,退居林下也好,出家修行也罢,万般皆是空,到头来全是一堆黄土现在杨家老娘西去,众夫人辞世,昔日的天波威风安在也不过给人间留下一段闲话题而已,岂有他哉吾家二个老妹妹也出家了,八弟延顺远在云贵,宗英、宗镯、宗兰、宗勉,文远、文广、金花,他们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劳吾等忧心不已吾看玉镜嫂子也有向佛之意,莫如一同出家算啦”杨延朗道:“五弟所言极是稍后即与你嫂商议”。
耶律玉镜与杨延朗只有一个女儿,名叫杨宗镯,多年前已嫁与真宗年间的探花郎文彦博为妻早已喜得贵子,无须牵挂。闻听夫君之言,自然乐从。等杨延朗在清凉寺落发后,即随二个小姑姑一同在妙峰庵出家,法名叫静安。姑嫂三人在妙峰庵,夜里伴青灯、黄卷,白天顶顶礼观音菩萨,身在佛门不忘人世,时常仗剑人间行侠仗义,管一些不平之事,对杨家后代遇到的困难更是全力暗助。使妙峰三静的侠名在江湖广为流传,这是后话。
杨延朗夫妇双双在五台山出家的消息传到火塘寨,杨宗英也动了心事。一日对黄夫人道:“现在家中无事,任金童夫妇欲回云南奉养老母,侄儿亦想去探望一下岳家,顺路也去瞧瞧八叔、八婶,望六娘恩准”黄夫人道:“金童夫妇探母,侄儿探岳父,皆是人之常情,明日娘就与你们送行南下路远难行,百花女有孕在身,我叫金豆夫妇带四名得力家丁随行,路上也好照应,金豆的孩子跟宗勉两年也学出来了,能够独挡一面,把他也带上,遇事是个好帮手,家中有金瓜夫妇照应就行了。”
第二天,杨宗英辞别六娘、大嫂穆桂英,带着妻子李苗凤、儿子杨文远与任金童夫妇一路南下。在途二十余日,住店、用餐全有金豆一家跑前跑后安排,倒也顺利。这日来到三元县,杨宗英安排一行人在店中住下,只带杨家生、杨文远前往云雾山八叔家。毒姑爷杨延顺闻报宗英来到,大开中门迎客,设宴招待老侄儿。谈话中,杨延顺听说母亲及诸位嫂嫂、宗保侄儿都已去世,不胜伤感,责问杨宗英道:“你各位伯母弃世不通知为叔尚可,何以你奶奶去世也不知我一声使我不能为老娘送终”宗英道:“奶奶去的急,临终交代四伯父,不得惊动五伯父及八叔,所以没有通知你老,五伯父也是四伯父送二位姑姑出家时才知道的”杨延顺道:“虽是如此,吾也不能做不孝之子老娘三周年时,吾必到坟前扫祭”随下令为老太君摆设灵堂,带领妻子兰孔雀、儿子杨宗兰、儿媳朗西珠、王瑛及各堂主拜祭太君之灵。又派人去大觉寺请僧侣做法事,超度太君的灵魂。杨宗英见八叔如此大祭,料也走不了,就派杨家生去城中旅店把人全部接到五毒门的寨中住下。
僧侣们先是为超度佘太君亡灵,演七七四十九日梁王忏。接着开九日孟兰会超度周金定、李翠萍、云翠英、罗云香、花谢玉、柴秀英、杜金娥,的亡灵。最后又设英雄灵一昼夜,遍竖杨衮、杨继业、杨延平、杨延定、杨延辉、杨延昭、杨延嗣、杨宗保的牌位以及杨洪、杨安、杨明、杨杰四名杨家忠仆的灵位进行遥祭。整整闹了两个月才算结束。由于这两个月吃的全是斎饭,每日早、中、晚、还要叩头上香,整日不得嘻笑、打闹、、、、、、,把年轻人都憋坏了。所以大祭一结束,杨延顺又大摆三天宴席,用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尽情招待客人几日,才放杨宗英一行离开山寨。
却说杨宗英一行到了威州白马塘,先送任金童夫妇回府,在任家住了一宿,第二天才去苗洞。老苗王李光甫突见女儿归宁,喜出望外,把珍藏多年的虎、豹腊肉,风干的鹿脯、熊掌等山珍海味,全都拿了出来招待女儿,外孙、、、、、、。酒席上,杨宗英发现内兄李妙龙行动不便,岳母、及嫂子也不在座,又看到岳父欢喜中带有忧愁就问道:“敢问岳父大人,有何事烦心小婿能分忧乎”李光甫叹了口气道:“此事说来惭愧,威州一带大小苗寨,向来尊老夫为首,大小事唯我马首是瞻,数十年来没人敢找老夫闹事。近一个月来,从西夏国来了一伙武士,在韶通府周围秘密活动。他们靠武力征服、钱财收买,拉拢了不少彝族、白族、生苗的头人组成团伙,与梁王为敌,大有取而代之之势。月初,他们在苗奸多旺的引导下来到苗洞,口上说是拜访,实际上是胁迫老夫入伙。老夫当然不听他们那一套结果是不欢而散。过了两天,一个绰号叫豹头狐卜出奇的家伙带领百十人堵着家门,点名要与老夫比试武艺,妙隆不忿出战,不到五个回合就被他的虎头钩伤了大腿。老夫出战也只斗了十合就被双钩锁住赤铜刀头,动弹不得,只好认败。临行留言:限十日决定,要么入伙,要么让出苗洞否则血洗苗洞,鸡犬不留”杨宗英拍桌而起道:“西夏鼠辈竟敢如此猖狂岳父没向梁王府求救吗”李妙隆道:“咱的父亲数不喜与汉人官府打交道,故,不愿求救梁王府。”杨宗英道:“限期还有今天”李光甫道:“明日即到,这几天老夫已把女眷转移,细软埋藏,准备拼个鱼死网破算啦”杨宗英沉思一会道:“时间紧迫,通知梁王已经来不及了,只好先把任金童叫来助战,明天会他一会,再做打算”
第二天,杨宗英顶盔贯甲、提枪悬锏,与妻子李苗凤、儿子杨文远、任金童、杨金豆、肖月英、杨家生、苗王父子、率两千苗家子弟兵在洞前执戈待敌。天近午时,多旺果然领来三千多贼兵,列阵已毕,一名豹头环眼,满脸虬髯、身穿黑色劲装的大汉提着一对虎头双钩,催马出阵,看了杨宗英一眼对苗王道:“嗨嗨你的胆子不小啊还请来不少助拳的人与本使为敌。看来,不叫你这鼠洞血流成河、不让苗女尝尝汉家男人的滋味、、、、、、爷这豹头狐就白叫啦来吧那个先来送死”道罢双钩一碰,火星四溅。杨宗英料想,此人就是打伤内兄的卜出奇了,我须亲自与他战几个会合,摸摸他的武功路数。那知,杨文远已提双戟拍马冲出,对来将道:“你就是名叫卜出奇的贼将吧胜了小爷的双戟再说大话不迟”卜出奇见杨文远是个大孩子,扭头不屑地一笑道:“老卜不与小儿辈动手,你们出来一个陪这娃娃玩玩”“我来收拾这小子”一名拿双锤的红脸大汉冲到杨文远马前道:“老子是河西通吃宋邪,娃娃报名”“小爷是苗王的外孙杨文远招家伙吧”杨文远抡起双铁戟一招双风贯耳直取对方头部,宋邪举起双锤,左右逢源荡开双戟,在砰砰啪啪的戟锤撞击声中,二人快速打了五个会合。杨文远感到对方的铁锤太重,用短戟接对方砸下的重锤使不上力,就假装不抵,虚晃一戟,圈马就跑,宋邪催马就追。杨文远边跑边将两杆短戟杆对结起来,突然回马刺出,正中宋邪的胸部,双膀较力将其挑死马下。原来,杨文远初学艺时用的兵器是长杆画戟,招数是跟母亲李苗凤学的,后来又学了杨家枪的招数、刀法,就把一杆长戟当作三种兵器用。有一次,呼延明去火塘寨探望佘太君,他又缠着学了呼家的鞭法,练武时,一会耍长画戟,一会练竹节钢鞭。杨宗英觉得上战场带两样兵刃不方便,就请巧手铁匠为杨文远打造了一杆中间带活结、两头带画戟的特殊兵刃。步战时扭开活结,当、双戟、双鞭用,上马对敌时,接起来就是一杆长兵刃。宋邪当然不知其中奥妙,追赶杨文远时,见对方拿的是短兵刃,就没防备对方使回马枪,结果被回马枪挑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