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九十三章 两位知县(1 / 2)

加入书签

蒋昌平对当地一无所知,刚刚还在暗中祈祷,不要被沈凌烨挑中呢,不想沈凌烨第一个就选了他。

蒋昌平心中为难,有心想要胡乱说糊弄过去,可一抬头看见沈凌烨洞察一切的目光,那点儿糊弄的念头顿时就烟消云散。

大齐这位太子爷威名赫赫,不仅是领兵打仗,在处理政事上也颇有建树。

尤其是惩治贪官污吏这上面,外间风传,太子爷走到哪里,哪里的贪官污吏就吓的腿肚子都哆嗦,一个不小心就会人头落地。

蒋昌平胆子小,为了性命着想,哪里敢撒谎糊弄

况且身边还有临近县城的官员,他若是随口胡说,等会儿被人戳穿,怕是更难看了。

“下官该死,殿下恕罪。

下官乃是江南人士,去岁被调到乌海,心中本就有些郁闷,加之当地气候不适应,到了乌海便大病一场。

下官因此对乌海当地心存厌恶,处理政务也都敷衍了事,更未曾亲自去各处查看。所以殿下所问,下官一无所知。”

这个蒋昌平倒也是个有意思的人,心气儿高胆子小,不等沈凌烨发脾气呢,就吓得跪在地上直磕头,一边磕头一边求饶,半点儿不曾隐瞒,实实在在交代。

沈凌烨被蒋昌平闹的也是哭笑不得,想不到这乌海知县竟是这么有意思的一个人。

“蒋大人,你身为一方父母官,竟对治下一无所知,你这个官当的实在不称职。

不过你这情况也算特殊,孤今日不为难你,等着你从孤这里回去,趁着天气还暖和,尽量多到治下走一走。”

“孤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之后,你再来丰州见孤。

孤相信以蒋大人的能力,一个月时间,定然能把乌海的民生问题弄清楚,可以给孤一份满意的答复,如何”

沈凌烨并没有生气发火,态度依旧温和,给了蒋知县一个改过的机会。

沈凌烨此次到北疆,主要是维持北疆安定,与他之前治理黄河或者真定旱灾时不同,需要的时间不短。

他要在北疆长住,所以不能还用以前的手段,雷厉风行行事严苛,那样很容易让当地官员百姓反感,而是需要用怀柔手段,让人心先安定下来。

北疆经历战乱,眼下最需要的就是安稳。

乌海知县虽然不够尽职,可他来到乌海才不到一年,而且瞧他这般胆小,估计也没有做什么大奸大恶之事,也就是糊里糊涂混日子而已。

对待这种人,自然不能用以前的手段喊打喊杀,还是要好好安抚并且加以鼓励,只要蒋知县摒弃成见,愿意做事,相信情况会慢慢好转。

沈凌烨这般温和的态度,在场众人全都有些吃惊。

众人都听闻过大齐这位冷面太子的传说,各自心中都胆战心惊,生怕一个不小心官位不保人头落地。

此时见到沈凌烨这般温和,原本悬着的心,重新落下。

地上跪着的蒋昌平,本以为这一次肯定在劫难逃,怕是乌海知县的官位要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