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619(1 / 2)

加入书签

以比拟的,加上他的声望,他若是不退位,何人能逼他退位。如同韦挺所说的那样,卢照辞若真是不想提拔自己等人的话,恐怕自己真的永无出头之日。一想到这里,王珪的眼神也变了起来。失去权力的滋味是很难受的。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王珪不由的迷茫起来。望着远方只能深深的叹了口气。

“长孙大人倒是稳坐钓鱼台。”韦挺冷笑道:“一方面长孙娘娘深得天子宠爱,其二有太子在旁边的,当年太子还是晋王的时候,长孙大人对他悉心教导,才在众王子中胜出,作为太子。太子对他必定是感恩戴德。一个舅舅足以解决许多的问题。王大人虽然有女嫁与太子殿下,可是这可不是同日而语的。王氏之女嫁与太子,那是陛下为了平衡的需要,太子殿下真正喜欢的除掉那个已经死掉的武媚娘外,就是岑家的娘子了,你王氏女可是差了一筹啊别看辅机是罢官在家,可是太子对他的信赖可是不差的。就算辅机去世,他的儿子仍然是太子殿下的肱骨之臣,长孙家族荣辱不衰,可是你我两家可就不同了,后宫之中,可借助的力量甚少,太子又是指望不上,而诸皇子更是不可能了。你我死后,王氏和韦氏恐怕就要走向衰败了。”

“那又能如何难道你敢造反不成”王珪面色阴沉,冷笑道:“他是天子,高高在上,我等的性命都是掌握在天子的手中。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个道理,韦大人应该是懂得的。大唐已经占据了根基,可不是前朝可以比拟的。当今天子也不是隋炀帝那个蠢货可以比拟的。”

“哎我只不过是有些不甘心而已。”韦挺脸色微变,好半响才深深的叹了口气,摇摇头说道。

“算了,算了。我们走吧”王珪摇了摇头,说道:“想来陛下不久之后肯定会起复我等的,我等毕竟犯的只是小错误而已。陛下圣明,这个日子应该不会太久的。”

东宫之争 第五百七十二回郑丽婉进京

第五百七十二回郑丽婉进京

就在韦挺等人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许敬宗也出发了,这次所率领的钦差卫队达到五百人,都是御林军卫士,精锐无比,这五百人都是以一当十之辈,足以抵挡数千人的进攻,也由此可以看出卢照辞对此事的重视。再加上许敬宗的阴沉之名,瞬间就传遍了整个洛阳官场,众多官员心中担心不已,原本应该流放在外的原洛阳留守郑仁基脸上也露出一丝担心来。

“小姐去哪里了”清晨,郑仁基洗漱完毕,对身边的小厮问道。

“回大人的话,小娘子去洛阳少林寺去了。”服侍在一边的小厮赶紧说道。

“恩。”郑仁基眉头也仅仅是皱了一皱。郑丽婉她不担心,因为她聪明睿智,不是一般女子可以比拟的。

只可惜的是,他不知道的此刻的郑丽婉并不是像她自己所说的去了少林寺,而是出了洛阳,径自朝长安而去。洛阳官场此刻正是风雨动摇之中,狄仁杰是什么人他并不知道,但是许敬宗是什么人,她却是知道的,这个流氓文人为了成功,为了政绩,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的。

洛阳等候他并不是最保险的,而最保险的是京师,能救她父亲的也只有京师。洛阳的背后是什么郑丽婉隐隐知道一些,但是明面上一切不足以让自己的父亲脱罪,此事只有将整个天都捅破了,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既然如此,郑丽婉就决定将整个天都要捅破。

且不说郑丽婉进了京师,而那许敬宗端坐在马车上,眉头紧皱,他此刻手中握着数十道消息,这些消息都是锦衣卫从洛阳传过来的。但是在他看来,这些消息有些是有用,有些是根本没有任何用处的。兴建东都洛阳之事,那是何等的大事,但是朝廷直到现在才发现,这足以说明这里面的问题。整个洛阳的锦衣卫已经腐败了到了极致。同样是锦衣卫,他们能得到多少的答案呢

难道这些事情真的是赵士达所做的吗许敬宗脸上露出一丝迟疑之色,根据他的多年官场经验,可以断定,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不光他能看的出来,其他的人也同样能看的出来,可是谁知道这里面的事情有多深吗许敬宗面色变了变,摇了摇头。赵士达的背后是什么人,居然能让锦衣卫听其号令,隐瞒洛阳的一切,居然能让赵士达甘愿受死,也不愿意吐露分毫。郑仁基或许有这个可能。许敬宗点了点头。这个郑仁基不但是洛阳留守,更为重要的是,他是郑氏的家主,隐约之中,他是整个关东世家的首脑,若是此人出面,将赵士达逼死,也是大有可能的。更为重要的是,赵士达临死之前,就曾到郑仁基家中。这更是一个大的谜团。可是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许敬宗没有任何的把握,但是可以断定,此事就应该从郑仁基那里开始。

“不过,还是先会过那个年轻人再说。”许敬宗想了想,笑呵呵的说道。双目中露出一丝期待的眼神来。

狄仁杰这个名字在短短的数日时间,就已经传遍了整个长安官场,甚至此刻已经传遍了天下。一个年轻人,在官场上这个论资排辈时代,居然眨眼之间就做到了刑部侍郎这个位置。想这个时候可不是建国初期,人才缺乏,只要是有才能的人,都可以使用,科举已经深入人心,当官必为科举,狄仁杰居然做到了刑部侍郎,足以让人惊讶,足以让人吃惊,但是在吃惊之余,众人也开始研究这位运气极好的年轻人。可惜的是,得到的此人智谋不错,当初曾经协助太子殿下破了李君羡谋反一案。众人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天子用此人,原来是因为太子殿下的举荐。众人不由的又赞叹狄仁杰的好运气。

与其他人不同,许敬宗可不相信,对方是有如此好运气的人物,在这个背后肯定是有秘密的,卢照辞用人固然有考虑太子的原因,但是绝对不是重要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是,这个狄仁杰是有一个本事的人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