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64(1 / 2)

加入书签

他都没有经过充分地宣传和座谈,给干部们理解和学习的机会,就强制性地推动下去了,这必然就会加深彼此之间的隔阂和矛盾,造成诸多的问题被积压下来,也使他与上下级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是很不好的现象。比如他在云龙水泥改制问题上,在县里主要领导都还没有统一意见的情况下,就匆忙上马了,直接越过了当地的政府部门和县里的主管政府单位,这些怎么不可能让下面的人产生情绪

正确的事情必须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做,尹扬必须补上这一课,他先前干的顺那是有很多原因促成的,其中不乏一些负面的原因,比如隔岸观火、强压下抑、旁敲侧击等等因素包含在了里面。

所以自己必须尽早出面帮助尹扬缓和一下这些隐患,调尹扬去省委党校加强学习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让他暂时回避一下,通过在学习期间和自己,以及其他省委领导的交流,再加上他自己这段时间远离具体的工作,空出时间和精力来对自己作一个全面的总结和思考,这将对他是一次质变的过程。何况他也确实需要时间来处理一下自己家庭的问题了,周歆的事情他早就已经听说,他很心疼啊

到古川来,自己就是要帮助尹扬稳定局面,消除影响,但事情的发展却让他有点意外。

首先,是市委对尹扬的高调表扬和充分肯定,但话却说的全部是一些放之四海皆准的,永远不会犯错误的官话和公文,没有一点具体的东西在里面,好听的背后是深深地空虚。但这些话却又与古川基层乡镇对尹扬的强烈抵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非常直观的印象那就是尹扬在喜欢喊口号,做事不顾实际情况,莽撞和贪功冒进。

到了古川以后,这些乡镇干部紧紧地抱成了团,他们牢牢抓住了干工作要不要吃饭和以前遗留问题现任要不要解决这两点和省委哭诉。

这些乡镇干部大造舆论,利用他们在古川庞大的人际关系和土生土长的复杂根系,每天都有大批的干部或家属手捧家里的账单或账本守在县委,见人就一哄而上或哭或闹或喊冤。

而主要的一二把手则把这些年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因为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而做过的一些尝试,走过的一些弯路造成了一些还没有解决的遗留问题摆到了桌面上来,跟省委和县委诉苦。

大量的问题肯定是会解决,但这需要有个时间和过程,现在这些人故意把这些搞乱,不管眉毛胡子一把往上面捅,确实让人很是棘手。

要知道,这部单单是一个乡镇,也不是古川一个县,甚至不是一个省的问题,如果这个时候做出了不当的决定,那么不但在全省,甚至还会给中央在处理一些问题上带来被动,那样的话整个局面就非同小可了,巩书记不得不慎重对待啊

也许正是这种敏感和特殊性,让他更被动的是柬省长在这个问题上,此时也发生了变化,他和自己有了不同意见,而且柬省长的不同意见还得到了省委很多同志的赞同,那就是对古川县委以前的工作要做严肃的认真的调查和处理。

这简单的一句话,包含的可不是简单的含义啊

巩书记已经非常的被动,尤其在柬省长去了东部地区以后,自己就更被动了,古川问题现在就紧紧的系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怎么处理也变成了他必须要下的决定和承担的责任。

在这个时候,巩书记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让新的声音出现,这个声音要帮助他赢得全省领导干部们的支持和帮助,让他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能够主动的对这这件事情做出调整和调查,进而妥善的处理。

巩书记不认为挥泪斩马谡在此刻是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斩马谡那也是马谡确实有斩的理由,而尹扬不是马谡,自己也不是那个诸葛亮。现在在事情的逐步发展中,尹扬已经成了这个风波中一个影响微妙的因素了,内部参考也有了特别的含义。全省干部们都通过古川,通过内部参考第一次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这对这个内陆大省注定会产生深远地影响,甚至会对。。。。。。但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影响呢

第三部分 筑巢 第一百二十四章 调查

更新时间:200951 21:16:26 本章字数:3108

在全省最具影响力,发行也最广的报纸省城日报,今天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访谈实录,被访谈的对象是全省最重要的一个工业城市的市委书记,这个城市不仅集中了全省将近三分之一的工业生产企业,同时也是全省唯一的一个除省城以外的准副省级城市。

从它的行政级别中就可以看出这个城市在全省所有城市中的特殊地位,因此这个城市的市委书记也一直是省委常委中最有含金量的一个位置,甚至比省城的市委书记也不相上下,在全省工业体系中的突出地位使它还略有胜过,比如它的前任就是现在的省委第一副书记柬省长。

今天访谈的既然是一位以工业比重在全省占据了最主要地位的城市的市委书记,自然访谈的主题就离不开工业企业这个中心话题。

该篇报道紧紧围绕如何抓住我省在国家整个西部大开发中有利机会,主动出击,完善我们的工业体系,振兴西北工业这个很大的话题谈了几点看法,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位市委书记特别提到了省委内参中的浅谈经济建设中的体制与人才的关系与影响中所提到的一些观点,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于是第二天应广大读者的要求,经省委办公厅批准,这篇内部参考中的文章被省报独家转载,并开辟了专栏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对这篇文章进行热评。此外,还特意对全省各主要地级市的的主要领导进行了专访,当然访谈的主题都是不同的,但在不同的背后,有一个问题是一致地,那就是都被问及了对省委内参中的三篇文章地看法。

这些记者们问的都很有技巧,他们不提内参。也不提文章的名字,但他们专门提这个文章具体的一些问题和事情,并请这些领导酌情回答,同时强调了这个问题是会见报的,言外之意非常的清楚,那就是这些天省报在展开对省委领导的跟踪报道的时候,连续附上了一组省委领导在下面检查工作时地图片,而这些图片中省委领导旁边总会出现省报的影子。这就给了所有人一个信号,省委主要领导每天必读省报

这个信号不可不强烈,也不能不让每个被访谈者高度重视,他们有的甚至在接到访谈预约的时候,还特意派身边的工作人员与省报的记者进行直接的接触,就是为了多了解一点访谈地各个方面的情况,最好是比较冷门和重要的内部的一些情况。

对所有关心政治和时事的人来说。仿佛就是一夜之间,全省就掀起了一股学习内部参考的热潮。全省电视新闻,报刊杂志都在不约而同的加大了对全省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意见的报道和讨论。而除了省政府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出面露了个脸以外,省委地反应很是安静。

尹扬到省委这已经是第五天了,同时也是巩书记到古川的第四天。

巩书记在这四天里见了大量的古川干部,他在第一天就和柬省长一起和全县乡镇地主要领导干部们见了个面,搞了个座谈会。

会上他认真的听取了这些乡镇干部们的意见,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虽然没有做出正面回答,但却全部记录了下来。

然后他又和郝方方单独见了下郝方方,与柬省长发生分歧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产生的。在巩书记还没有明确表明态度的时候,柬省长已经非常明确的表明古川问题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省委一定要尽快介入。对古川县委前段时间的工作进行调查和总结。

巩书记当时没有表态,他知道这个时候如果派出工作组,那么对古川县委将是一个沉重地打击,产生的影响将会非常深远,这可能会让古川前段时期取得的一些尝试性的工作全部化作流水,而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让他更为让他担忧的是,如果这样做被否定的可能不是一个古川。而是会影响到全省的整个工作。

尹扬在某种程度代表是另一种改革地尝试和突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