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1(2 / 2)
“爸爸说,你是对的。可是他也是对的。即便没有我们,核战争也同样会爆发,这是由他们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利益结构决定的。在那个社会里,能起决定作用的,绝不是好莱坞的演员和编剧,也不是百老汇的小丑,而是利益集团的利益。他们的眼里,绝不会有什么世界人民的安危,也不会有什么地球毁灭之说,他们有的,只是对利益的超强追求。所以,当他们面临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会毫无顾忌的选择开启核按钮。所以,你是对的,他们真的要将世界拖入核战的泥沼中。只是爸爸说的,似乎也有道理。
在个人和人类利益的天平上,有些人的选择,永远都是错的。”
常天笑了,“算了。我们难道就只能这么看着地图,说说话”
“我们要随时执行拦截核弹的任务。一旦发现全球某个点上有核弹启动,我们必须派出机动部队实施拦截,将核弹引爆。我们负责监控的,是整个太平洋和亚洲地区。”李影看着常天,“各国都有自己的救援部队和警戒部队,也是为了防止敌人偷袭。”
“真的要钻进核爆尘中去“常天看着时而变幻颜色的核爆尘里扭曲的紫金色闪电,禁不住身上有些发冷。
“是的。不过,我们都有设备的。是你从来没有见过的设备。你来看”李影站起来,拉着常天走进后面的武器预备室里。
一身极强的护甲出现在常天的面前,样子却很简洁,只有简单的几处防护。小腹,胸口,双肩和手腕,以及双脚的战靴。全是以护甲的身份摆放出来。常天拿起护甲,很仔细的观看着,才发现所谓护甲,那里是什么铠甲,竟然是做工精细的电子仪路板。流光闪动的金属表面上,看上去很是坚固的甲面,实际上,在常天眼里,不过是薄薄的一层里面镶嵌着密集的电路板而已。
第四章危险任务
天用手惦着那几块电路密集的金属板块,笑呵呵:就是机甲怎么连个扣带也没有这么小,给谁穿”
李影笑了,从常天的手里拿过金属板块,一共有六块。“这两对小的,是戴在膝盖和肘关节上的。按下这个按钮,开启护甲模式,看好了。”李影说着,按下了护甲里面的黄色按钮,两片护甲,一前一后,正好卡在常天的膝盖处,两片护甲就向两片膏药,紧紧的贴在那里。常天感觉到护甲之间似乎有一种吸引力,相互吸引着。李影又将肘关节的护甲跟常天戴好,然后拿起两片宽大的护甲:“这两个是用来保护躯体部位的,是由两种模式运行的护甲,一般模式下,护甲就像一个防弹背心,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物理防护作用;战斗模式下,护甲可以展开,那时候你就真的变成一个盔甲战士了。所有的模式驱动,都在头盔上的目镜里可以看到,操作按钮就在使用者右手臂的通话器上。
李影笑吟吟的给常天戴好护甲,“试着打开看看”
常天点头,按动了开启战斗模式。猛然之间,在常天身边周围形成一个无形的力场。常天按下可视模式,在目镜里看到自己的身体周围纵横交错的密密麻麻的力场线,构成一道极为强悍的防护层。他关掉可视模式,打开头盔护甲,才发现自己身上那两片原本看似不大的护甲,在战斗模式下,竟然翼生出几片鳞叶,相互交叠着将身体的主要部位都防护住了。手臂和腿部,也都覆有鳞叶护甲,看上去也是薄薄的一层。
“这东西比纸还薄,管用吗”常天笑呵呵的看着做工精细的护甲,问李影。
李影笑了,伸手掏出手枪,快速的压好子弹,对着常天的身体啪啪啪啪一口气将弹夹里地子弹打光,然后指指常天的肚子,让他自己看。常天已经通过头盔目镜可视屏上看到了受枪状况,而且护甲的防护值也随即显示在可视屏上。他发现在受到攻击的时候,表示力场地力场线是流动的,如同在护甲之外,有一层流动的水流,将受到地枪击冲击力化解开。
“这是磁流体力场,受到攻击的时候,受微电脑的控制,磁力流动,将力场补充,来消解受到的攻击。关键是它形成的防护层,是一道可以屏蔽辐射的力场。”李影看着常天脸上爱惜的表情,笑了,“这可是高科技产品,你看到的那薄薄地一层护甲,单靠物理性能就能抵抗住一般步枪子弹的300米射击。
实际上,当战斗模式开启的时候,子弹是射不到护甲本体上的,力场就像一层水幕,或者像一层海绵,将子弹在接近护甲的时候弹开去。”
“这就是我们传说中的秘密武器”常天看着李影,吃惊的问道。
“不错。不过这是单兵战备武器,还有机甲战士装备,那是一个类似飞行体的东西。所有这些,都是依托于黑晶物质研发生产出来地。所以,这些东西,不算科技成本,本身价值就不可估量。”李影示意常天脱下战甲,“我们小队只装备有四具护甲,两台飞行战斗装具。”
“带我去看看飞行战斗装具。”常天很有兴趣地说道。
“到作战室去。”李影说着带着他走进作战室。西门庆见常天他们进来。站起来:“阿。你见过护甲了”
“嗯。我们现在执行地任务。既艰难又危险。护甲也不一定救得了命。阿。你以后要小心。”西门庆坐下。将图像资料传递出来。“和我们以前地战斗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所谓地特种作战。跟现在相比。只能是小儿科了。各国都在使用最先进地武器系统和杀人系统。防护能力增加了。可是对方地武器系统也厉害了。你看。这就是所谓地飞行战斗装具。是老薛和李保国在执行任务。”
屏幕之上。在浓厚地核爆尘云层面前。两个发亮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