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9(1 / 2)
盐场吧”
傅升答道:“这个问题不大。这些日子,那些盐场的人都跑光了,我们只需招募人手便可。”
“好。这第三,便是铁。东山那一带,我已经派兵去守着了。你们要派人前去接收,尽快出铁,若是能练出钢来,就更好了。”苏翎说道。
胡德昌迟疑了一下,说道:“将军,我们没人懂的炼铁炼钢。”
苏翎笑着说道:“怎么,忘了我适才说的了是要你们去管,不是要你们自己去做生意。”
“这个”显然没转过弯儿来。
苏翎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释:“当初我与你们是怎么合伙做生意的难道我懂经商”
这个比喻虽然不是十分恰当,可也算是一个提醒,看胡德昌地神情,已经有些开窍了。
“眼下我们不缺银子,缺的就是能干事的人。再说,也不可能事事都自己亲自动手,让你们管的意思,是要掌控在我们手里。不要想着自己将银子都赚了,只有让别人有银子赚,才能为我们做事。”苏翎强调道。
胡德昌、严复、傅升都显得若有所思,苏翎也不催促,给他们时间消化一下。
傅升问道:“将军,那盐引的法子,还用么”
盐引是大明朝廷控制商路地规矩,仅这一点,便造就了不少盐商巨富。
“这个”苏翎想了想,说道:“不必用这个法子。你们可以跟那些商人们说,咱们办事不按朝廷地规矩,规矩由我们定。你们可以打造一批执照文书,任何商人只要有本钱,都可以任意经营。”
“收执照费”胡德昌当即想出这个主意。
苏翎笑着说:“当然可以。对咱们来说,重要的还是商税,做生意地人越多,这税也就越多。眼下我就说这三点最重要的,你们有什么问题,好生商议再议。”
“是。”胡德昌等人答道。
苏翎又说道:“我们打算建造镇江新城,所有商人均可申请一块土地作为建造房屋之用,你们对这个也可以想象办法。”
“是。”
“我给你们两个月地时间。”苏翎正色说道,“两个月之后,所有的事情都得像个官府的样子,账目、人手,都得一清二楚。”
“是。”此时,已由不得胡德昌三人说什么。这崭新的商贸生意,便要在这三人手中开始。
“胡显成,”苏翎说道:“这一部,还得由你来掌总。”
“大哥。放心。”胡显成特意看了眼胡德昌等三人,回答的声音虽小,却是没有丝毫犹豫。
第一卷 辽东轶事第四卷 铁骑夺金
第四十六章 心存高远
正当胡德昌、严寿、傅升以为苏翎已经交待完毕,心中已经开始琢磨这新的商贸之路时,苏翎却并未令其离去。
“船场。”苏翎将这两个字说得十分缓慢,但咬得很重,显然对造船一事,颇为重视。
“胡德昌,这些年你们的船队在海上可有漂没”
“有的。”胡德昌寻思了片刻,接着说道:“遇到海上大风,是常有的事。这几年船队中有七艘遇风沉没,好在都是小船,损失不大。”
“最大的船能装多少粮食”苏翎还是头一回问得这般仔细。
“四百石。”胡德昌答道。
苏翎皱着眉头,说道:“这几年你们都没找到更大的船”
胡德昌答道:“朝廷海禁日久,大船很少见到。眼下的船都已是最大的了。”
“不够大。”苏翎说道。“我们以后要装运更多的粮食、军需,若都是这般大小,那得多少艘才够”
胡显成此时接口说道:“大哥,赵四倒是寻到一些造船的工匠,但只是修造了一些小船,至于大船琢磨得如何了,这些日子一忙,倒是没多问。”
苏翎想了想,说道:“这样恐怕光我们去找,也不好办。”
胡显成又说:“大哥,不如像你以往说的,悬赏如何”
“悬赏”苏翎倒是有这个念头,不过,这只是寻人,可这船场还得有人管才行。
“一万两。”苏翎说道。“胡德昌,这个由你去办。只要能造出大船的。赏银一万两。”
“赏给工匠”胡德昌问。
这一问,倒是提醒了苏翎。此时造船。可不是如同打铁的工匠那般,一两个人便能完成。按此时大明匠籍的规矩,怕是没有工匠能够胜任单独造一艘船地可能。
苏翎不禁又开始在厅内踱步,在众人面前走来走去。好一会儿,才说道:
“不论是什么人,只要能造出大船,便给赏银一万两。若是不够本钱,可以给其垫付。”
这等于是将船场交给此人。胡德昌倒是立即反应过来,提出一个建议:
“将军,不如将赏银分为数等。能造四百料船的,赏千两,一千料地,赏五千两,更大的便更多。”
这个建议倒比苏翎地的可行,毕竟造小船比大船更有把握。
苏翎却想的更进一步,说道:“干脆这样。胡德昌,你们将船场也作为商贸的一部分办。只要有把握自己办船场造船的,一律允许其自办船场,有你们颁发执照,银子不够。便借给他们。”赵毅成提醒道:“大哥。这该是属于工部的吧。另外,那些其它的工匠们。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办”
苏翎无可奈何地笑了笑,说:“未必还成立一个工部咱们哪儿还有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