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76(1 / 2)

加入书签

品。当然大部分是粮食。想必是搬运不及。积压于此地缘故。这露天海岸。若不是这棚子。只消一场小雨。那辛辛苦苦运来地粮草可都泡了汤。显然这块看似杂乱不堪地地方。是由专人主管地。

徐熙便一边打量着。一边在人群中寻找看着像官员模样地人。可惜。这人实在太多。徐熙走了大半圈。也未从这些木棚之中寻到有用之人。跟着那些搬运军需粮草地民夫。徐熙倒也找到几个负责分派地武官。但一说原由。却没有得到满意地答案。这搬运地骡马尚且稀缺。何来多余地马匹尽管徐熙穿地是千总服饰。那些办事地武官管事等人。也没法满足徐熙地这个要求。

自然。徐熙询问这些低级武官们那更高一级地武官所在。却是各说不一。往往是指明了方向。却是寻不到人。徐熙纳闷了许久。才想到。或许这地方压根儿便没什么人主官。看这民夫地架势。一部分人只管卸船。将货物运至木棚区域。另一部分人则只管运走。每一队民夫最多也只有几名明军押送。且唯一用来计数地。便是一大堆地竹筹。

望着海面上已降下风帆地无数船只。徐熙恍然明白。或许这是唯一加快速度地办法。总不能让这些船一直这么等着。万一来场飓风。可损失极大。这也是辽阳城内能及时得到补给地唯一原因。若是按以往地小心谨慎。这怎么也得计数清楚。再清点人数。查明数额。才允许发运。这样少说也得慢上一半。徐熙心中疑惑。未必。这也是大哥地主意

当然,在千山堡时,这样做是不担心出什么纰漏,那些百姓民夫,也没人会去做什么手脚。可这里如此混乱,难道也不担心丢失么正想着。徐熙忽然看到自远处驰来一队骑兵。约摸二十多人,身上铠甲、兵器是一模一样。整整齐齐。这队骑兵在为首一人的带领下,临近时放缓马步。开始在木棚区域内行进。那名领队武官不时地停下,并向木棚边的人询问着什么,稍后又继续行进。

徐熙瞧了片刻,看出这队骑兵大约是来巡视这片区域的,难道靠这点骑兵便能维持上万人地秩序待那队骑兵从徐熙身边走过时,徐熙猛然间发现,那名为首的武官胸前,豁然便是一枚银质五星。这枚标记徐熙当然是熟悉的,适才他也曾在人群之中寻找属于苏翎所部的官兵,可这都是一模一样地装束,要判断出哪一部是属于苏翎的,可是难办。待得一问,倒是知道苏总兵,可并不能解决徐熙的问题。徐熙大喜,立即上前叫道:“这位兄弟。”

那名武官一怔,随即带队停下,瞧了一眼徐熙,见是名明军千总,这眼里却是没有丝毫尊敬之意,冷冷地说道:“何事”

这幅神情,徐熙可不见怪,当初在千山堡时,苏翎所部对此可都差不多。

“请问,你可是苏总兵麾下”徐熙指了指那名武官的胸前。

那武官低头看了看胸前,随即昂起头,傲然说道:“当然,你到底何事”

徐熙笑了笑说道:“这位兄弟眼生的很,想必到千山堡的日子不长吧。”

那名武官依旧坐在马上,白了徐熙一眼,根本就没拿眼前这个千总当回事儿。不过,见徐熙说出千山堡几字,且话里有话,略略一怔,问道:“你也知道千山堡”

徐熙笑着说道:“兄弟我自京城来,要去见苏总兵。”说完,徐熙伸手从怀里掏出一面腰牌,递给那名武官。

“这位兄弟既然有那枚银星,该知道这个吧。”徐熙依旧笑着说道。

那名武官初见那面腰牌,便是神情一紧,却先不接过,而是立即下马,这才伸手取过,细细查看。

这枚腰牌倒是与最近赵毅成所部的哨探样子相同,质地也是一样,但其上的编号,确实排在前几位。那名武官自然知道这腰牌的含义,也曾协助过不少哨探,但这么靠前的编号,却是第一次见。

那名武官将信将疑,若不是这编号地问题,说不准立即便信了。这脸上虽然没了起初地神情,但此时却是小心翼翼的样子,想了想,问道:“这位老兄,你知道苏将军家中兄弟几人”

“十九。”徐熙想都不用想,出口答道。

这十七兄弟地故事,倒是在辽东流传开来,但十九这个数字,不是在千山堡待过的人。却是说不出来。

那名武官点点头,又问:“那陈家大小姐”

不待那名武官说完,徐熙便笑着说道:“姐妹三人,陈芷云、陈芷月、陈若疏。可对”

那名武官顿时睁大了双眼,不论其想出什么问题谨慎询问、试探,这姐妹地名字。可不是一般人能够知晓的。若不是为了验实这枚腰牌,怕是那名武官也不敢轻易提陈家大小姐地名字。面前这位千总既然知道得这么详尽,怕是本就非同常人。

徐熙接着说道:“这位兄弟,我要去辽阳面见大哥,你可能寻几匹马来”

大哥难道这便是苏将军的兄弟

那名武官顿时挺直了身子。却不再询问,而是说道:“太平哨把总江月见过将军。”这突如其来的恭敬,却让徐熙有些不习惯。这称将军,当然不是指的徐熙眼下这身千总服饰,苏翎的兄弟,哪个如今不能称一声将军再说,那枚哨探才有的腰牌,只能说明眼前这位将军是特意装扮而成。

徐熙只得再说一遍。问道:“你可能寻四匹马来”

“可以。”那名武官说完,便回身去吩咐了几句,四名骑兵立即勒转战马,向外行去。不多时。便即回转,当然,这后面果然是四匹战马。

徐熙带着三名属下立即上马,对那名把总江月说道:“我大哥可在辽阳”

“苏将军正在辽阳,”把总江月说着,也跟着上马,“将军,属下可一路护卫前往辽阳。”

徐熙一愣,问道:“你不用巡查了么”

“正好轮值换班,属下派人禀明便可。”江月说道:“这一路去辽阳。还是属下跟着地好。将军这身千总衣裳,怕是不甚方便。”

听到后半句。徐熙又是一怔,问道:“怎么这千总还走不通么”

江月答道:“是的。苏将军颁布严令。大明所有官兵,未得军令,不得擅自出营。”说着,江月从腰间也摘下一枚腰牌。

“在外官兵,没有这枚腰牌,便走不出二十里地的。”江月说道。

徐熙想不出这苏翎如何布置的,但随即说道:“那就有劳兄弟了。”

“不敢。属下前面带路。”说着,江月便带着骑兵率先前行。

徐熙随后跟着,出了人群密集处,便开始纵马奔驰,在依旧源源不断、川流不息的搬运粮草队伍中穿行。

果然,还没奔出十里,便有一队骑兵拦住去路,待江月亮明腰牌,且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才放徐熙等人通过。徐熙留意到,这些骑兵人数虽然不多,但却牢牢监视着各自区域内地人流动向。此刻这片平地上都是搬运的民夫,这些人倒是没有盘问,但凡是除此之外的,都会被往来巡视的骑兵拦住询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