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3(1 / 2)
里的产业大致可以分成这么几块:
明华服装含明华北阳和各地的专卖店:固定资产3300万元,流动资产1700万元,其中应收账款560万元。自己zhan有50股权,折合2500万元。
明华贸易:从84年起,陆续投入的资金约2600万元。除转铁矿石获得的近700万暴利,都以股票债券的形式存在。目前的资产总额为4200万元,都是以股票的购入价计算的。在明华贸易自己的股权经两次内部调整,特别是隆月加入后的赠股都是自己掏的,目前降低为56,折合为2100万。
陶氏建筑:固定资产820万元不含花园酒店与暖气片厂,流动资产210万元。股权51,折合520万元。
荣诚火锅:固定资产230万元主要是房产,流动资产45万元。自己占20,约50万元。
枣林暖气片厂:固定资产670万元,流动资产140万元,自己名下的股权为25陶氏的一半,约400万元。
傅家堡:春节后春生提出清理股份,报了他一份资产明细,包括大棚菜基地,养猪场,砖厂和新建的饲料厂。自己累计投入约40万元。因为没有进行专门的评估,春生资料中估算的资产总额为440万元。傅春生提出的方案中给自己45的股份,自己的打算是30,估计为120万元左右。
上述属于自己名下的资产加起来约7000万元。在1987年,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考虑到明华贸易手里持有的股票大部分现价已经翻番甚至翻了二番,以及陶氏名下遍布市区的近百套旧房产的潜在升值没有人更晓得这些位于黄金地段的房产价值了,自己掌握的财富竟然上亿了
在这个时代亿万富翁是不是比熊猫还要稀缺荣飞对着一堆数字摇头。
今年已是87年。记忆中的香港股灾是在十月份发生的,但记忆并不可靠,这点已经被邢菊和石芳生证明,那么明华贸易手里持有的大批股票是不是该脱手了荣飞决定在近期召集一个高层会议,整合资源,确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目前明华服装还是“集团”中最大的利润源,李粤明和黄明福已经提出了在内地建三个新厂的方案,傅春生的饲料厂也准备扩产,拉着荣飞要投资。而上次明华贸易会议并没有涉及其他板块的业务分析,林业可手里的大批股票捂了两年多,面对一直火暴的股市变得犹豫起来。
自己控制或者参与的企业不少了,初步出现集团经营的趋向。多元化肯定不是最终的方向,现在因为起步早,干什么都挣钱,长远考虑无论资金还是人才都是不够的,而且后面有个极为诱惑人的项目,那就是手机市场,制造是不搞的,自忖不可能在短期内汇集必要的人才和资金去和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海外巨头竞争。而且,荣飞有个顾虑,那就是尽可能回避一些国家控制的行业,服装是没有问题的,建筑的回旋余地也蛮大,但手机制造一定会受到国家的管控。
荣飞查看了账目,思理了思路后决定由明华贸易解决吴厚川的问题。调集1000万的资金转存目前尚不甚为难,只要明华服装一家就可以做的到。正好明华服装在北阳设了厂,财务是单独核算,技术上没有什么问题。关键的问题是林业可捂在手里的股票除掉为数不多的盖茨先生的绩优股外均可以脱手了,就目前香港股市的规模和林业可手里股票的种类,几千万投进去套现不会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第二卷 国企浮沉 第一百一十六节 股市预测
荣飞的梦境里最清晰的一段是他在复旦做论文,那时他总去图书馆查阅资料,题目选定香港股市,研究牛市与熊市的变换规律。因此,对1987年的股市暴跌记忆深刻。
1987年,香港股市出现继1973后的第二次暴跌。那年10月1日,恒指创下394973点的历史高位,当时很多投资者还认为,恒指可以快速突破4000点大关。在美国股灾的刺激下,恒生指数在两个月时间内跌去2000点,到12月7日的189494点才止跌。从目前的情况看,恒指离这个跌幅还有一定距离,最为重要的是,这两次股灾形成的原因有着类似的历史背景。
香港自有恒生指数以来共有五次明显的熊市:第一次熊市恒生指数从120点下跌到5861,所需时间不详,第二次熊市恒生指数从一九七三年三月九日的177496,大幅暴泻到七四年十二月十日的15011,需时共一年零九个月,第三次熊市恒生指数从八一年七月的181020开始,反复跌到八二年十二月的676点,需时共一年零五个月,虽然熊市的最低点已见,但刚巧遇上了香港九七前途这问题,因此港股未能回升,只是在低位大幅波动,反复争持到八四年中。以此计算,这次熊市持续的时间则达三年之久。第四次熊市恒生指数从八七年十月一日的396870开始,最低跌到同年十二月七日的187618,历时仅二个月左右,第五次熊市则发生在一九八九年五月十五日,当日恒生指数为332905,下跌到六月六日的202215,这跌市同样历时很短,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五次熊市中,跌幅最大的一次仍然是七三年的一次,跌幅多逾九成,这不单是香港的一项纪录,也是世界上熊市的最大跌幅纪录,可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相信香港未来所出现的熊市,都不会打破这纪录吧不知道现在中国上海和深圳的股市,未来的下跌会否向这纪录挑战
至于香港股市最大的单日跌幅纪录,则是在八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当日创下,全日指数共下跌112070,跌幅多达33,此一纪录迄今尚未打破,将来市场会否有更惨厉的跌市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确实会按记忆里的日期发生股灾,荣飞应对的法子便比较多了。最常规的就是做空头。做空头又叫卖空,是指股票投资者当某种股票价格看跌时,便从经纪人手中借入该股票抛出,在发生实际交割前,将卖出股票如数补进,交割时,只结清差价的投机行为。若日后该股票价格果然下落时,再从更低的价格买进股票归还经纪人,从而赚取中间差价。
这些方法林业可比自己更精通,现在需要的是让林业可有所准备。想到这些,荣飞决定给林业可一个明确的指示。就像股灾马上发生,荣飞有一种心急火燎的感觉,好像手里捏着的巨额财富马上便会消失。
现在的通讯真让人恼火,给香港去个电话还需要办一系列手续,荣飞先给深圳的李粤明去电话,接电话的是黄明福,一问之下,巧了,于子苏正在深圳。
跟于子苏谈股市不费一点力气,电话那边于子苏疑惑地问,“你的意思是在七月后股市会发生雪崩”于子苏对荣飞的眼光是佩服的,但仍有点疑惑,“最近可是一路飘红啊。”
“算起来已经红了好几年了吧股市的变化其实是有征兆的,”荣飞开始讲述他做论文的观点。这是个简洁的总结:在熊市来临之前,市场定必有以下的情形出现──一新上市的公司愈来愈多,而且为了应付市场对股票疯狂的需求,上市公司的质素下降,垃圾公司也申请上市,正所谓“市之将跌,必有妖股”。二牛市将尽时,不但买菜的大嫂也买股票,而且有新的财经报章面世或筹办。三集资频仍,每一次大跌市当年,集资数额必创新高纪录,各大小上市公司纷纷以不同形式印股票换钞票。四成交量也创新高峰,因而引起许多问题,例如积压大量交收未能清理,过户处大排长龙等等。股市交投太旺,于是联交所一再缩减交易时间。五由于交投太旺,联交所的设备不足以负荷过巨的交易,因此每次大跌市之前,定必有想买买不到股票,想沽沽不出股票的情形出现。六牛市将尽之前,许多垃圾股都受到追捧,投资者对市场的危险性己完全失去戒心,大家对后市均充满憧憬,因此许多垃圾股也变成充满前景的好公司。“你回香港,问问林先生,上述的征兆是否已经出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