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88(1 / 2)

加入书签

灰近千黄巾战士被震得七窍流血,飞退出去

只这一击,将张角骇住了

将黄巾军骇住了

这是什么招式

仙法

“哈哈哈大贤良师我幽州军的合力一击效果如何”

刘渊的声音响彻四野

“合力一击”张角绯红的脸色瞬间变得灰白:“这样的一击,非心灵相通者,根本施展不出来刘渊,你用的是什么练兵之法能将数千人炼成一体”

“这就不是你大贤良师所能关心的事了哈哈,大贤良师,如今你还敢说能胜我幽州大军”

刘渊手上不停,杀戮不断。

“好好好刘渊,你果然不错”张角浑身颤抖着,看着典韦头顶那仍旧不见颓势的狼烟,咬牙大吼道:“撤军”

张角暴吼一声,只见密密麻麻、无比混乱的黄巾大军顿时四散奔逃,最大的一股,跟着张角向东而去

“哈哈,张角,急糊涂了怎的如此机会,怎能放过”

“幽州铁骑,衔尾追杀”

于是,广阔的战场上,两头黑龙绞盘扑击,无数蚂蚁四散奔逃

整整两个时辰,眼看如正午时,才堪堪结束了这场残酷的战役。

这一仗,刘渊损失了近千人,都是轻骑兵,亲卫未曾折损一人。共击杀黄巾士兵三万余,俘虏近两万,只余下张角带着三万人狼狈向东逃走。

接着,刘渊率军重回巨鹿城,又获得张角囤积在巨鹿的粮草二十万石,金银无数

大胜,端的是大胜。

虽然刘渊心痛那一千千锤百炼的轻骑兵,但相比得到的东西,也就微不足道了。

命令典韦负责打扫战场,焚烧尸首。黄巾军焚烧后的骨灰就地掩埋,幽州战死士兵的骨灰收敛妥当,以后带回幽州,风光大葬。

大军入城,刘渊即刻下令,张角命令作废,巨鹿城周边村落即刻搬回原址,同时,每家每户都可领取十石粮草,以作补偿。

因为刘渊的政策与幽州军的秋毫无犯,使得巨鹿周边百姓好感大增,随着时间推移,幽州军的名声也渐渐四散传开。

对于这些事情,刘渊却没有时间去理会。

他正看着地图,准备将张角一网打尽

百零一章 镇压概况

话说张角大败于刘渊之手,之后领着残军败将往东逃去。。半路中,张角想来想去气苦羞恼之下,旧伤发作,狂喷几口鲜血之后,昏迷过去。其麾下头目慌乱之中,却是领着大军,急急逃往冀州州府信都。

信都,安平郡首府,也是冀州州府。

自黄巾乱起,冀州刺史被杀,信都沦陷黄巾之手,到如今已经从天下数一数二的大都市变成了一个人烟稀少,凄凉无边的废城。

一阵阵凉风吹过,信都街道上染血的稻草、烂布片乱飞起来,显露出掩藏在其下已经生锈的断刀断剑。

忽然,一阵阵浩大却散乱的脚步声传来,街道两旁的门窗稀稀拉拉开出几跳缝隙,却见几双怯生生的眼睛看向了街道。

道上,一队队头裹黄巾的战士,垂头丧气的走过,吓得那些门窗立刻又紧紧关上。

刘渊看着地图,头也没抬,问身侧的典韦道:“有张角残军去向吗”

“有,少爷。”典韦道:“刚刚传来消息,张角残军已经进入信都。”

“信都”刘渊抬起头来,道:“张角跑的真快,这才半天时间,就已经跑了百多里路。”

“嘿嘿,还不是被吓的少爷,接下来该怎么做”

“传令下去,没收兵刃,遣散黄巾俘虏,让儿郎们饱食一餐,天黑戌时出发,丑时必须赶到信都”

“喏”

这夜子时,张角幽幽醒来,四下里打量了一番,有气无力的道了声:“来人。”

便见无门呼啦被推开,十几个麾下头目涌了进来。

“大贤良师,你怎么样了”

“大贤良师,您要保重身体呀”

听着诸人七嘴八舌的问候,张角心中升起一股暖意,轻轻咳嗽几声,让人将他扶起来,道:“此是何地”

“信都。”

“信都”张角略一沉吟,道:“幽州军可有追击”

“没有。”诸将俱都摇头。

“说一下信都现状吧。”

“是。三月前,我太平教大军凿穿信都城墙,攻陷了信都。不过因为大贤良师您西进邺县,所以把这里的军队、粮草抽调一空,所以”

“所以我们必须立刻率军南下”张角脸上涌起异样的嫣红:“信都城池破碎,挡不住幽州铁骑;粮草全无,支撑不起三万大军;空城一座,便是挡住了幽州军进攻,也根本不可能长久驻扎。所以,诸位,立刻传令,大军开拔,咱南下”

“大贤良师,我们南下去哪儿我是说哪座城池”

“广宗”张角断然道:“广宗还有不少的粮草和三万大军,虽不是精锐,却也不错了。而且广宗临近清河,清河水势颇大,只有一座界桥与清河郡相连,如果幽州军追击而来,本天师只需断开界桥,进兵清河郡,就能让他刘渊隔河相望,束手无策”

丑时,当刘渊大军开进信都之时,却没有看到一个黄巾士兵。请来信都残存百姓,细细一问,才知道,一个时辰之前,张角大军已经朝南去了

“跑的真快”

典韦一脚踢飞一根烂木头,十分不爽到:“少爷,张角南逃,我们又该如何”

刘渊自知晓了张角南逃,就将随身地图取了出来,在微弱的油灯下细细查探起来。

“张角主力在邺县,冀州东部他是绝对不会去的。”刘渊排除了张角借南遁的烟幕向东而走的猜测,目光放到了清河郡:“他不敢回返,从巨鹿去广平,那么只能南下清河,再往西入广平,继而进入魏郡邺县。”

“广宗”

刘渊眼睛一亮,盯上了广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