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4(1 / 2)

加入书签

度远近,交通货物,繁荣市场,商人咱们还是缺不了的。”

李谷唯唯称是,那男子又问道:“刚才那句话你知道其中含义了么”

李谷恭恭敬敬的答道:“微臣愚钝,不明其意。”

那男子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快,缓缓说道:“进兵之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你应该想到扮作商人沿水路长驱,可以避过唐国淮上水军,突袭淮南重镇寿州,如此岂不是妙策”

那李谷恍然大悟,躬身说道:“陛下才思机敏,此策极妙,微臣一定谨记遵办。”

“也是刚才那小子提醒了朕,对了,赵匡胤到何处了”那男子淡淡的问道,目光仍是看着书籍。

“已经到了京城大梁复命。”李谷恭恭敬敬的答道。

那男子嗯了一声说道:“凤翔节度使王景、镇安节度使向训建西南行营攻秦、凤两地已经旬月,毫无寸功,粮草转运极难,朝中多有撤兵之言,朕召回赵匡胤就是想着让他去一趟那边,看看秦、凤两地到底是否可以攻取,否则轻言撤兵则前功尽废”李谷应了,那男子看着李谷说道:“知道为何将你南调么”

李谷躬身答道:“微臣知道,微臣祖籍颖州,方便用事,以谋淮南之地。”

那男子放下书籍说道:“这只是其一,你如今官至中书侍郎、平章事,声望隆重,淮南道行营需要你这样的威望宿将统制诸路兵马,朕把镇安节度使向训调到西南行营,就是想让你放手去做。朕这次到颍上,也是想看看你的攻淮部署,现在看来,这颍上城内扩建营房、府库、操演兵马等事办得不错,之后屯兵马、积粮草,选个合适的时机进兵淮南即可。你记着,唐国与我大周接壤两千余里,不发动则以,一旦发动,一定要各路齐出,南人懦弱,闻警必定会调动各路兵马疲于应付,吾军该当轻装走击,该收则收,不必恋战,首战只需疲惫敌军即可,让南人空费粮饷,疲师劳军,方便吾军次战行事。”

李谷应道:“陛下算无遗策,我等不及万一。”

那男子站起身哈哈笑道:“淮南富庶,乃唐国盐茶丝赋税重地,取之唐国将断绝盐路,再放他几年,国力必将衰弱,到时候取之易如反掌,唐国不过疥癣之疾,取淮南即可将他困死,打战不需全胜,胜七分即可,契丹才是心腹之患,平定淮南之后,吾一定要亲征之”

李谷跪下道:“陛下雄才大略,定能平复四方”

那男子淡淡的说道:“不过你也要记住若是你首战即败,朕也不会饶过你,你战败之日便是朕亲征问罪之时”

第一卷武王山庄第五十七章言行当如一

徐皓月下到楼下,坐到英若兰身边,便忙不迭的倒了杯茶水喝下,双手微微发颤,英若兰奇怪的问道:“怎么了脸色如此难看”

徐皓月喝了茶水之后心神稍定,低声道:“好险,要是我经不起利诱,此刻只怕已经被人给杀了。”

英若兰吃了一惊,秀眉微蹙低声道:“楼上的是什么人”

徐皓月将嘴凑到英若兰耳边说道:“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大周皇帝柴荣在上面”

英若兰面色微变道:“周主你怎么知道是他”

徐皓月缓缓说道:“不会错的,那种威严和气势绝对错不了,而且他身边有个叫李谷的人,没记错的话,他应该是周国的大官。”

英若兰低声问道:“他为何要杀你”

徐皓月皱眉说道:“他看出我等是唐国人,起初是试探我的来意,我也没隐瞒,据实以告。”

同桌的英凝雅低声道:“姑爷,你也太老实了,随便编个地方告诉他不就行了”

英若兰摇摇头说道:“你家姑爷做得对,据实以告,若是欺瞒于周主,他随便派人一打探,定能查出端倪,到时候我等就算不是唐国探子,也会被安个唐国探子的罪名杀掉,倒不如实话实说,告诉他我们是来行商的。”

徐皓月点点头说道:“不错,他果然是个英主,知道周国缺不了商人,但他讨厌商人逐利,为富不仁,哄抬物价,所以试探了我一下,开出五十贯一筐的高价收购我们的茶叶。”

英凝雅大惊失色道:“五十贯这可是五十倍的巨利啊,谁能不动心”

徐皓月苦笑道:“动心就惨了,若是真有人五十贯收茶,是问中原能有多少人喝得起这样贵的茶叶有人抬价自然有人跟风,届时茶叶一物必然昂贵,周国利益必然受损,他这是设了个陷阱让我跳。”

英若兰松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你那招挂起来卖岂不是无法行事惹恼了周主,我们只怕会有麻烦。”

徐皓月沉吟片刻道:“不,还是要继续做下去,我已经有了计划,我们的茶品分上中下三品,自然可以满足周国的富人和穷人,明日我们这样”

当日,徐皓月也没做别的,带着英凝雅继续在城内各大酒馆食肆现场演示茶艺,宣传英山云雾茶,引得不少茶铺老板、富商巨贾、达官贵人纷纷涌到码头去买茶,但都被茶叶才到码头尚未开始卖的藉口挡住,让各人明日一早到码头来,便有茶叶交易,让想买茶的人心痒难搔。

当天午后,米信、崔翰跟着英山四寨主还有朱凌峰、陆昆仑等人带着剩余的人手到来,英若兰带着四寨主和朱凌峰、陆昆仑四处打探茶叶和缫丝的价格。

翌日一大早,早早的有人来到码头,英家众人抬出一张大桌,上面放了不同的茶叶,标价也不一样,上品茶一筐卖到了九贯九百九十九钱,中品茶六贯九百九十九钱,下品的普通茶叶卖到了三贯九百九十九钱。

看到标价,众人都是一阵惊艳,云雾茶的名头昨日已响彻了颖上城,此刻的标价也是较为便宜,市面上的上好茶叶都是卖到十贯一筐,虽然只便宜了一文钱,但大家还是觉得很划算,当下疯狂的抢购了起来。

徐皓月看着这样的情景笑了起来,英若兰很是奇怪的问道:“这茶叶的标价为何不凑个整数其实我们也没便宜多少啊。”

徐皓月笑道:“这叫一文钱心理,昨天我们做了宣传,造好了势,人人都想买,心理上会认为如此好茶只怕要贵上一些,但我们的标价一出来,不但不贵反而便宜了一文钱,自然会引得大家疯抢,这叫做一文钱的营销手段。”

英若兰听他说了很多不懂的词汇,什么宣传、什么营销手段,缠着徐皓月解释给她听,徐皓月很是后悔说那么多干什么,当下只得一一解释,结果一解释又说了不少新词汇来,惹得英若兰问个不停。

人群之中不少百姓凑了钱也来买茶,下品的普通茶首先销售一空,到得午间其余的茶叶也已经卖光了。英家家丁跟着拿出缫丝来贩售,标价也同样的比市面上的价格少一文钱,虽然缫丝没做什么宣传,但还是引来不少丝商、百姓抢购,到得黄昏,缫丝还剩下两船的货物之外,其他的全部卖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