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1 / 2)
,反而更好了”
秦天柱摊摊手道:“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应试教育也没说得那么差,起码出来的学生们基础好,吃苦耐劳”
“可问题是,我只是个中学校长,我也管不了大学教育的事。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我们中学是教育试点,需要搞点动作出来,不然可应付不了上面的任务。”
“既然改变不了环境,那只能适应环境喽。大学不能中学化,那我们灵泉中学就来个中学大学化好了。总之,就是做好教育的衔接工作。”
“中学大学化就像大学里那样,让学生们自我管理,参加各种兴趣协会”
余德水有点当心,心里很没有底。要真是这样的话,学生们可就放了羊,这大学升学率可就难以保证了。这一步踏出去,可就没有回头路了。
可要是什么也不干吧,省里和部里恐怕都不会同意。
秦天柱无所谓,反正他只是个出主意的,最后决定的是余校长自己。当然,要是采纳了他的意见的话,那对他想必也是有不少好处的。起码,老妈不会整天纠缠与自己的学习和逃课的事了,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是,咱开公司干的也是正事。
说不得,到时学校成立什么编剧协会,演艺协会什么的,他梅花公司多了不少的廉价劳动力呢。
小财迷的算盘那是打的劈啪作响的。
第六十章 下一部是什么
秦天柱回到公司时,周嘉朋问了问他,关于公司下一部作品的问题。
是啊,公司的创业作恰同学少年在商业上可以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第一轮播映权就赚得盆满钵满,第二轮的播映权以及音响版权这几天也在谈,可以预料,收益也不会低,是到了考虑公司下一部作品的时候了。
秦天柱没先说自己的打算,他问了问公司的其他几人:“你们有什么想法”
周嘉朋和金光华等人互相看了看后,都摇了摇头,赫兰鹏道:“秦少,还是说说你的想法吧,我们都听你的。”
秦天柱有点遗憾,一个公司总不好什么事都由他来做决定,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李光看他皱着眉头的样子,似乎猜到了他心中所想,他解释道:“秦少,这几天周大哥与我们就公司的业务发展方面谈了谈,在这方面,我们倒是有些建议。不过,具体到电视剧项目,大家还是听你的意见。公司现在能这样成功,做到这般名利双收,就是秦少你当初一眼相中了恰同学少年项目。得承认,秦少在这方面的眼光无人能及。”
听了这话,秦天柱是赞同的。凭着对未来十几年,尤其是对娱乐传媒业方面的先知先觉,他在这方面的眼光,肯定是别人所望尘莫及的。
不过,他还是决定先听听他们对公司发展的考虑。
“很简单,我们几个人的意见是,公司目前阶段可以以拍电视剧为主,但必须要把广告业务发展起来,为公司的业绩做有力的支撑”
周嘉朋先说出了大伙的观点,随后给秦天柱做了详细的说明。
周嘉朋和金光华两人这几天算是比较空闲,他们与很多拍电视剧的同行聊了聊,包括广电系统内的单位,或者京城的民营制作机构。那些同行对他们梅花公司的创业作就能一炮而红,纷纷表示羡慕。
许多同行向他们痛诉现阶段拍一部电视剧有多困难,包括拍摄难,播出难,回款难等方面。比如拍摄难这一方面,如果不是上级部门指定要拍的剧集,那么首先一道难关就是资金问题,现在的国内状况可不比十多年后,各行各业都缺资金。这时候要找到愿意向电视剧投资的单位,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就算拉到了资金,还有个人才难关。你想拍部有市场前景的,比如武侠剧或偶像剧类型的,目前国内就非常缺少拍这类剧的幕后制作人员。
当然,就算你解决了这些麻烦,在拍摄这一环节,还会遇到剧本审查这只拦路虎,你也不知道自己的剧本中什么时候会踩中了地雷,总之,要拼人品了。
至于播出难、回款难的麻烦,他们梅花公司在卖剧的过程中,也算是有所了解了。
与同行聊得越多,情况了解的也就越深,周嘉朋他们都一阵后怕。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说,拍电视剧这行,可谓困难重重,风险甚大,绝对算不上什么蓝海。周嘉朋几人对自己公司的恰剧的成功,更是多了一份庆幸。
正是因为看到了电视剧这行的巨大风险,周嘉朋几人都觉得有必要加强公司的广告业务。相比起拍电视剧,广告制作周期短,回款快,这样公司也有稳定的现金流。如果公司的某部电视剧投资失败了,也不会导致公司整个垮掉。
秦天柱点点头,深有同感。如果前段时间,公司有上了轨道的广告业务,那就算是他的恰剧最后没卖出去,企业也还能继续运行,人员也能继续保持稳定。
“那公司现在的广告业务有起色了吗不会还是接几个县里或市里电视台的外包广告业务吧”
金光华不满道:“秦少也太看不起人了。我们现在已经直接从广告客户那里接来不少的案子了,可不是以前做低端外包的水平。”
周嘉朋道:“恰剧的成功,对我们公司名气的提升帮助很大。现在,周围几个地级市的广告业主,就有不少直接找我们做广告代理业务。现在,手头有七八个案子了,差不多能有近八十万的收入。虽然不是什么名牌产品的广告,但也都是些正规厂家的业务,不是以前那些乌七八糟的广告。”
“只要是正规厂家的广告,那就好”秦天柱说完,看了看李光,玩笑道:“要不然,李光同志可不在我们梅花公司伺候了,哈哈哈”
李光给他看得不好意思,歉然道:“看来秦少心里还记者仇呢,我先向大家道个歉,最后表个态,我李光现在与我们梅花传媒是同生死,共存亡”
恰剧成功了,公司也有了几个骨干员工,梅花公司也算是活下来了,秦天柱觉得是时候考虑考虑公司扩张的问题了。
他问道:“公司是不是要多招几个员工过来”
“是有这个必要”赫兰鹏说道:“就手头这几个案子来说,单靠我和李光两人制作的话,就需要六个月左右时间。虽然每张单子都不大,但都是些正规广告,还是需要认真策划一下的,比较耗时”
说道招人,秦天柱想起了李光的那个自己开广告公司的同学,“李光,你前几天说的你那个同学,他的广告公司大吗”
李光一听,知道秦天柱的意思,“秦少想招他来我们梅花”
秦天柱点点头。
李光分析道:“可以试试,他开的是家小公司,才10万元左右的注册资金。他开广告公司也是仗着家在当地有点人脉资源。前几天,听说我在的梅花传媒就是恰剧的制作公司后,很是羡慕。我做做工作的话,是有可能过来的。就是我们灵泉县这种小地方,人家可能有些顾虑”
说道灵泉县地方偏僻的问题,金光华也有点牢骚,“我们梅花公司要是在钱塘市就好了,凭我们拍摄恰剧的名望,要是公司是在钱塘市的话,广告的业务量和客户档次都会向上提两个等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