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12(1 / 2)

加入书签

得起那些酬劳和福利。

而且因为安安宝贝给的待遇非常好,在业内也造成了涨待遇的风潮,这使得很多同行怨声载道,有的就找麻烦。

但安安宝贝的背景那么强大,不是谁都能惹得起的,其中有两个商家弄得没办法继续开店以后,就再也没有谁来找麻烦,但竞争肯定是永远都会存在的,谁都无法避免。

张源不怕竞争,他更不怕不正当竞争,无论黑的白的,他都无所畏惧。

张源这学期令人很惊讶的经常会出现在学校里,除了上课,他更多的时间都是在指导文学社的三十多个成员写作。

张源的名字很大,而且文学社还把学校里面闲置的一幢小楼给租了下来,装修之后古色古香,地下室变成了图书馆,二楼是电脑房,一楼是小憩之处。

加入文学社的一百多人都是经过筛选的,那种一看就是扯淡的人根本进不来这里。

这里的环境好,还有茶水咖啡喝,也可以上网,但是不可以打游戏,因为这里不是网吧。

文学社的成员基本上都是美女帅哥,要么就是二中有名的才子,大家聚在一起,每天都有作品诞生,有的是应制,有的是自由发挥。

张源是文学社的社长,黄柔是副社长,看到好的文章,张源就直接推荐给了媒体,基本上能够被他看中的文章,百分之八九十都可以发表,如果经过他的修改之后,那就是百分之百了,他做过不少这样的事情,但都是默默的做,所以成员们对这位年纪不大但是德艺双馨的社长非常的尊敬。

八斗社的成员在发表文章的时候,笔名都是八斗社某某,而张源更是在锦水日报的专栏上介绍过八斗社的一些情况,并且写了不少有关八斗社日常活动的点点滴滴。

随着八斗社成员发表文章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其中几个骨干分子都已经在文坛有了名气,其中以黄柔副社长名头最响,已经有多家大报约稿了。

八斗社声名日隆,倒是比锦水作协的名气强大多了,对此作协的人很是不忿,曾经发文挑衅。

不过他们获得的不是胜利,而是暴风雨一样的谩骂和鄙视,为此作协的副主席不得不引咎辞职。

作协主席是一位很有名望的老作家,他力邀张源加入作协,八斗社的主要成员也可以一同加入,他给张源的头衔直接就是副主席,还是常务的。

张源本来没有什么意思加入,不过见大家都跃跃欲试,于是他就只好加入了,给大家进入作协的机会。

黄柔也加入了锦水省作协,成为常任理事,她现在的名气倒是也配得上这个名头。

张源成为锦水省作协副主席,同时也成为整个华夏最年轻的作协副主席,黄柔是最为年轻的作协常任理事,八斗社的几个主要成员中还诞生了一个只有十四岁的最年轻作协成员。

这成了大新闻,不过有张源的带头,大家都拒绝了一切采访,继续默默的写作,努力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准和知名度,不去玩那些炒作的事儿,没有必要。

锦水出了张源这么一个令华夏纸贵的大人物,文化部部长下来视察的时候,都亲自去八斗社捧场,并且去省作协勉励众人,并且对锦水作协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这些,都是张源带来的效应,还有更大的社会效应,那就是八斗社举办了第一届“锦水八斗杯”征文大赛

这个征文大赛是张源早就酝酿好的,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上了日程。

锦水八斗杯征文大赛设置了极多的奖项,其中花儿组,青春组,硕果组,夕照组头等奖都是1名十万块的奖金,二等奖3名三万,三等奖9名一万,四等奖15名,奖金三千,还有优秀奖50名,奖金一千。

光是奖金,就有三百多万,赞助商是安安宝贝集团和清水河葡萄酒庄。

几天不见,安安宝贝都成了集团,虽然还只是个小集团。

清水河葡萄酒庄其实都没必要打广告,在北方的上层圈子里,这个地方已经很有名,蔬菜水果都已经打入北大多个省市的政府机关餐厅,更好的产品打入了权贵们的餐桌

这个大型征文活动是面相全国范围的,目的是宣传锦水,所以这次征文活动锦水宣传部投入了最大的力量来宣传,同时张源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做了大量的宣传。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征文大赛开始不到三天,由锦水作协连同多名一线作家组成的评委团就收到了不下五十万封投稿信,虽然也包括了电子邮件,但这样疯狂的架势,谁都没有见过。

本来,这次活动的初赛投稿是预计三个月的,但到了一个月的时候,评委团就有些吃不消了,不得不宣布初赛投稿缩短为一个半月,因为投稿量早就超过了预计总量的多少倍,再多评委团也没有那么大的经历和那么多的时间。

不过张源随即宣布八斗锦水杯以后每个季度举办一届,将会组成职业的评委团进行糊名评定,给更多的文学爱好者提供发挥才能的空间。

但还有个附加的要求,那就是所有的优胜者都要成为八斗出版社的签约作者。

八斗出版社,是张源刚刚收购了两个出版社合并而成,实力雄厚,有张源一支笔的支撑,谁都能想象这家出版社的未来是多么的辉煌灿烂。

参赛者对此非常的高兴,因为八斗,现在已经意味着前横似锦

这个消息吸引了更多的参赛者,不过总体的风潮平息下来,等到第一届投稿结束之后,第二届投稿马上又如火如荼,一时之间,锦水和八斗这两个字,成为整个华夏的流行话题

正文 239 封杀

更新时间:2012530 9:56:06 本章字数:2385

整个世界不可能都是一个声音,有赞美声,就有谩骂声。

当很多人都在捧张源的时候,也有人在骂张源。

譬如说,某位著名的国学大师就在某次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说过,现在的人太会炒作,不过是个小毛孩子能写一首诗,就能炒得红透半边天,如果文坛一直如此下去的话,那些默默耕耘抱着真诚态度写作的人,都将置于何地。

主持人显然别有用心:“那么请问黎大师,您对于现在无比火爆的八斗杯征文怎么看”

“哗众取宠,别有用心。”

“您的意思是”

“用金钱开道,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给自己的出版社赚钱,拿全华夏的文学爱好者当傻瓜”

“不过现在大家可都认为加入八斗出版社是一件大好事儿,多少人都趋之若鹜,您难道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儿吗”

黎大师冷笑:“他是在利用这些人,如果他真的只是为了给那些文学爱好者一个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为什么还要加一个附加的条件呢”

主持人:“我倒是觉得无可厚非,毕竟这个事情是八斗文学社主导,八斗出版社承办的,人家总是要得到些好处才行。”

“做人不应该有那么多的私心,利用公共资源为自己服务,用心不正。”

“我们现在看看网络上的留言,这里有位网友说,黎大师的话纯粹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你一辈子卖的书还没有人家一个月卖的多,唧唧歪歪还不是羡慕嫉妒恨吗”

“可笑,现在的人思想太浅薄,我做学问不是用来卖的,我是用来传给后人做精神食粮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