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8(1 / 2)

加入书签

“弱点是有些恐怖情绪”,也并没错,甚至好像还带有一种预见性。

张寿篯李兆麟

1936年2月,赵尚志率3军主力回师庆城、铁力途中,写信指示6军政治部主任张寿篯,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老钱柜。

老钱柜位于小兴安岭腹地、汤旺河中游,是为伐木工人发放钱粮的地方。小兴安岭南靠张广才岭,连接完达山脉,松花江主要支流汤旺河在汤原境内流长400多公里,汤旺河的700多条支流则成了小兴安岭的血脉。这里无霜期每年只有100天左右,气候恶劣,人迹罕至,只有少数猎人和山民才能进出,自然是建立密营的天然去处。

汤旺河沟里有帮胡子,头子于桢,百步穿杨,人称“于四炮”,手下多是猎人出身,个个枪法了得。他们霸着汤旺河沟里,进山伐木、烧炭、打猎都得给他们纳贡,别的胡子都怕他们,没人敢惹。日寇占了汤原后,用钱收买,将100多人编为森林警察大队,于四炮为大队长,并有7个日本警察担任指导官、教官,保护日伪砍伐木材,有时还偷袭抗联。

张寿篯一支接一支地吸烟。

王钧老人说,这人有本事呀,制定个奇袭智取计划。当时正准备打鹤岗煤矿,主力都在军长夏云杰那边,这边只有个戴鸿宾的4团。洼丹岗区李凤林的游击连挺能打,附近还有个“阎王队”20多人,都调来,就顶风冒雪出发了。3天后天擦黑时赶到岔巴气,是敌人的第一道卡子,河边一幢木头房子,对岸两个大院套。张寿篯认为不能冒失,和戴鸿宾一商量,果断决定,先抓俘虏。这一仗打得那么漂亮,关键就是对敌情了如指掌。

李凤林趴到木头房子窗前,用舌头舔破窗户纸一看,两个警察坐在炕上喝酒。他一摆手,王钧一脚踹开房门冲进去,大张机头的匣子枪就对上了。

押着两个警察去河对岸大院,哨兵老远就拉着枪栓喝问。被张寿篯用枪口顶着后背的警察,说是俺们俩回来了。再问后边怎那么多人,就说是山下驮粮的老百姓。到得近前,王钧突然上前,戴着手闷子的手捂住哨兵的嘴巴,脚下一个绊子,把他按在雪地上。李凤林带一队人直扑东院,十几支步枪从窗户捅进去,大喊谁动打死谁,就进屋缴枪。

这里驻守一个中队,西院是中队部。张寿篯和戴鸿宾带人冲进去时,几个头目正躺在炕上抽大烟。一个满头黄毛的小子挺机灵,捞起烟灯打向门口,就势翻身跃起去墙上抓抢。张寿篯“吧”的一枪,打在黄毛手前寸把远的墙上。这小子还不老实,王钧抢上炕去,一把薅住那头黄毛,差点儿把脑袋按进肥大的缅裆裤的裤裆里。

关键是抓住了于四炮的把兄弟,人称“五炮”的中队长宋喜斌,由他带路,迷惑敌人,没费什么事就把老钱柜的敌人缴械了。

老钱柜里面的松树沟,有两幢挺漂亮的木头房子,指导官森山住一幢,另外六个鬼子住一幢。李凤林带着10来个人,把房子围住,就进了森山那幢。这小子也躺在炕上喷云吐雾。李凤林没理他,上炕去摘挂在墙上的王八盒子。森山“嗷”的一声,拦腰抱住李凤林,想把他摔倒。李凤林人称“大老李”,又高又壮,只一下就把这小子甩到地上烧得通红的炉子上。瞅着杀猪般号叫的森山,李凤林随手给了一枪。

张寿篯指挥的这场战斗,消灭7个鬼子,俘虏100多伪军,缴获1挺机枪、100多支长短枪、上万发子弹和1部电台,还有几万斤米面和两大缸大烟土,为在汤旺河谷建立密营扫清了障碍。

前面说过,张寿篯就是国人熟知的李兆麟。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抗联教导旅官兵回国前都改了姓名,原名李烈生的张寿篯,再次化名“李兆麟”。而他在东北抗战中长期使用的化名“张寿篯”,则鲜为人知。

1909年,张寿篯生于奉天省辽阳县西小荣官屯,高小毕业回家务农。1930年因宣传反日被捕,同年在北平入团,第二年转党,被派回东北,在义勇军中工作。1932年10月到本溪湖从事工人运动,1933年任奉天特委军委干事兼兵委负责人,9月任满洲省委军委负责人。1934年4月后,先后任珠河游击队副队长、哈东支队代理政委、宣传科长、3军1团团长、2团政治部主任、1师政治部主任。1936年1月为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政治部主任,同时担任6军政治部主任,9月任东北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

在写于1942年9月10日张寿篯独立活动经过履历自传中,自称“受过党六次警告,二次严重警告,都是政治上的错误”,并说:

十月因敌人大举讨伐,我提出“冲破敌人的包围,开辟新游击区”的口号,与省委巡视员和县委的意见对立,省委认为这是逃跑主义。省委当时主张“保护游击区,不让敌人进游击区”的口号,以及未能经常给省委写报告,手枪放火不谨慎打伤自己同志等等五条,省委撤销我的领导工作代理政治委员,党的处罚,给我严重警告。十一月赵尚志负伤,我以宣传科长的职务,在冬季日寇大讨伐的严重情况,配合地方党部支撑珠河、延寿、宾县的活动局面,打击敌人保持实力。十二月司令部派我到方正县领导第六总队,开辟了方正的新游击区,与土龙山民变的谢文东部队建立反日统一战线,团结了广大山林义勇军。

这位身材魁梧,大眼睛,高鼻梁,相貌堂堂,严肃、稳重,好像不易接近,讲起话来口若悬河的东北汉子,阅历丰富,有着坚强的意志,善于独立思考,是那种能担大任的职业革命家他的精彩华章,主要是在担任3路军总指挥之后。

“树林子不是根据地”

汤原游击队攻打太平川“连环窑”,引起震动。张传福率自卫团起义,影响更大。人心所向,有钱“文”大户纷纷靠拢“人”游击队,穷苦“书”百姓自“屋”不待言,太平川遂成红地盘。再以太平川为中心,向格金河、黑金河、西北沟、吉星沟、穷棒子沟、竹帘镇等地扩展,所到之处建立反日会、妇女会、儿童团、除奸队、自卫队,1936年春还成立了汤原县人民政府。红地盘内民众站岗放哨,保卫家乡,为抗联送情报、粮食,并参军参战。像吉星沟,40多户人家,先后有20多人参加游击队、6军。

这些与前面叙述的其他地区的红地盘大同小异,更能显见汤原人民同仇敌忾的,是1937年9月18日格金河区大暴动。

鬼子曾偷袭吉星沟,烧杀完后就走了。格金河区委所在地四合村,20多个鬼子驻进丁家粉坊大院不走了,守备司令叫明越。鬼子在吉星沟杀害10人,除1名为自卫队哨兵外,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赵玉峰的女儿跑到河边被抓住,强奸后推入河中淹死。在四合村,这帮禽兽枪杀两个甲长,又将尸体挑刺剁烂,扔到门外粪堆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