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1(1 / 2)
他极其不喜欢李春雨这个名字,嫌太“娘娘腔”了,打从上学起,就一直被小伙伴们笑话,为此李春雨不知道和多少人干过架,不知不觉间就成了学校的“小霸王”“问题少年”近年来,古龙的“小李飞刀”风靡华语世界,李春雨立即就被小李探花迷住了,自作主张,将自己改名为“李寻欢”好不得意洋洋。只要是朋友私下聚会,李春雨必定要正儿八经地提醒大伙,叫他“李寻欢”不要叫李春雨。
“你们是不知道,这个陆月,可是号称京师的少年俊彦,政治新星,那城府,深得一塌糊涂。咱们这帮哥们,谁也不愿意和他打交道。无论什么聚会,只要有他在,大伙吃也吃得不开心,玩也玩得不开心,憋得厉害。你们今后要是和他搞到一起,有得你难受的了。他呀,跟咱们就不是一路人”
李春雨撇了撇嘴,很不屑地说道。
别看他年纪轻轻,在京师纨绔圈子里,已经崭露头角。京师李家,本就是一等一的大豪门。
真论渊源,李老爷子比葆老爷子的资历更老,战争年代地位更高,建国之后,一直位居权力中枢,历次政治运垩动,都安然度过,是政坛著名的“不倒翁”之一。
李春雨背靠大树好乘凉,为人又极其仗义,自然而然在一帮纨绔里“声名鹊起”只是现阶段,改革开放还没几年,“官倒现象”处于萌芽状态,像李春雨这样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年轻人,在单位不掌什么实权,“操作流程”也不是那么熟练,来钱的门路还不太多,经济上并不十分宽裕。
京师衙内党一掷万金的“霸气时代”还需要等几年才会降临。
范鸿宇笑着说道:“今天算是个巧合,我就是个大灯泡,陪绑的。”
高洁本来斯斯文文地坐在那里,聆听他们谈话,毕竟她以前跟李春雨没怎么打过交道,不大熟,得保持淑女风度,听了范鸿宇这话,高镇长立即就不干了,嗔道:“范鸿宇,说什么呢”
范主任立即紧紧闭上了嘴巴。
葆兴吃惊地问道:“高洁,你要和陆月谈对象”
高洁顿时又给了葆兴两个大白眼球。
今儿这个聚会,高洁真是比较郁闷,单纯从家世,外表以及本身的职务而言,陆月确实非常优秀,是许多女孩子梦寐以求的“白马王子”二十七八岁,父亲是正司局级干部,自己是副处级助理调研员,还在中组部这种权力部门上班,这样的男人,打着灯笼也难找。但高洁就是觉得浑身不对劲。或许从内心深处,高洁就不大愿意和这种城府太深的男人打交道。
范鸿宇也很“老谋深算”很多时候,思想十分超前,堪称“深谋远虑”但和范鸿宇在一起,高洁只觉得开心,从没有感到过压力。
究其原因,就在于范鸿宇待人真诚,而且别人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他的真诚。
李春雨是自来熟,马上说道:“哎,这真不行啊咱们是老爷们,跟他呆一块都憋得慌,这要谁跟他睡一张床上过一辈子,那怎么受得了”
他尽管没见过高洁,但高洁明显和范鸿宇葆兴都很熟,李春雨便自然而然地将高洁也当成了朋友,十分认真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高洁板着脸不说话。
李春雨便讪讪的,说道:“得得,当我啥都没说哎,葆兴,你给介绍一下吧。”
葆兴笑道:“高洁,女,现任青山省彦华地区彦华市枫林镇人民政府镇长,是佟雨的大学同学,范鸿宇同志的顶头上司。”
“原来是嫂子的同学,我说大伙这么熟呢。高镇长,你好,我是李春雨,又名李寻欢,葆兴和范二的哥们。”
李春雨便站起身来,朝高洁伸出手去,大大咧咧的。
李春雨就是这种性格,瞅着谁顺眼,就乐意跟你做朋友。不然,你就算再了不起,是天王老子转世,李少也不耐烦鸟你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高洁不好再板着了,笑着和他握了一下手,也没说什么客气话。她看得出来,李春雨是性情中人,没必要跟他闹那些虚文。
“葆兴,今儿佟雨怎么没来”
高洁问道。
“她上班呢。今儿是大伙凑热闹来着。熊阿姨到家里来看望老太太,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这个自助餐,熊阿姨揣兜着老太太过来尝鲜,大伙就跟着来了。没想到你们也在,真是巧了。”
葆兴随口解释道。
当下李春雨葆兴等人各自去取了许多菜肴,满满堆了一桌子,范鸿宇本来已经吃饱了,却又端了一盘子菜过来。
怎么说,也得陪着哥们吃点,算是尽朋友之道。
高洁妩媚的双眼便瞪得圆溜溜的。
这得多好的胃口啊
s:筒子们,求点推荐票啥的
第152章 笨蛋李春雨
老太太来自助餐厅,只是尝鲜。略略用了些新鲜食品,便在晚辈们的陪同下,起身离去。范鸿宇等人,恭恭敬敬送到门口,等老太太走了之后,又再坐了回去。
葆兴和李春雨,还没吃得尽兴呢。
年轻人,食欲好。
尤其葆兴,身体完全复原之后,食量基本和范鸿宇相当,到了自助餐厅,自然要大快朵颐。
“鸿宇,你们那项目的事,有了点眉目吧要不要我帮忙”
李春雨的食量远不及葆兴,吃得有点“吊儿郎当”边吃边问。
范鸿宇笑道:“基本有了眉目,估计就在这几天,能弄到点实在的。”
“钱吗”
李春雨便即目光烁烁。以前在学校的时候,还不觉得钱有多重要,如今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了,李春雨越来越认识到金钱的魅力。
国家搞改革开放,就是想让大伙变得越来越有钱嘛。
只要一提到“钱”字,李春雨同志便即“虎躯”一阵,精神倍增。李春雨没打算在体制内大发展,他知道自己的性格,不是那块料。这玩意勉强不来,没有那个天赋,就算有老李家的大牌子罩着,也于事无补,没啥大前途。李春雨就想要奔个钱程。
范鸿宇笑着答道:“不单单是钱吧。资金其实还是次要的,关键是政策。只要有政策,就能变出钱来。”
李春雨益发来了精神,索性放下了刀叉,拿起纸巾擦了擦嘴,饶有兴趣地问道:“这话透着新鲜难道你想卖批文啊”
在李春雨想来,政策要变成硬扎扎的票子,唯有“卖批文”这事,眼下很多“衙内”都明里暗里弄着呢,李春雨也做过一两单。只是老爷子规矩严,老李家的子弟,谁也不敢闹得太出格,李春雨只能藏着掖着,小打小闹,弄几个零花钱,心里头着实憋气。一些声势远不如老李家显赫的小世家,反倒在这个方面走在了前头,一个个大显身手,捞了不少实惠。
李春雨只要一想就来气。
凭什么啊
和李春雨打过几回交道之后,范鸿宇对他心中所想,早已了如指掌,微笑说道:“寻欢,政策要变钱,可不只有卖批文这一条路子。严格说起来,卖批文是最低等的了,不过是学了点皮毛。这政策要是用活了,想赚多少钱都不为难。”
“这话牛皮”
李春雨便竖起了大拇指。
“那你给指点指点,怎么才能不卖批文又能利用政策发财哎,咱声明在先,违法的勾当不能干,不然老爷子饶不了我”
范鸿宇笑道:“那擦边球能不能打”
“擦边球那也要看了,看是什么样的擦边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