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94(1 / 2)
科院水产品研究所和青山农业大学专家教授的帮助和指点下,大获成功。养的鱼长得快,增重快,单位养殖数量多,回捕率高,远远超过传统的渔业捕捞收获。
范鸿宇前不久亲自在朝阳农场召开会议,决定大规模推广网箱养鱼。原来负责渔业捕捞的四大队七大队,成建制转行,改为网箱养鱼,只保留一支较为精干的小型捕捞队伍。将两个大队最新式最先进的渔船和最有经验的捕捞人员都集中起来,归入捕捞队建制。其他人员,改为养殖职工。
农场决定,成立朝阳农场渔业发展公司,副团级建制,委派一位副场长出任渔业发展公司的经理,统一管理原先的四大队和七大队。
这个方案,获得了省农业厅和齐河市政府的批准。
四大队和七大队淘汰下来的老式渔船,一部分直接退役,剩下一部分还不算太破旧的,范鸿宇指令渔业发展公司改装成旅游船只,专门搭载游客,游览青山湖的景点,为将来成立专门的旅游公司做准备。
这段时间,范鸿宇主要是在云湖那边办公,不出差的话,每个星期会到朝阳农场办公一天,转悠两趟。农场的日常事务,俱皆委托给黄子轩全权负责。
饶是如此,范鸿宇在农场的威望,依旧空前高涨。
原因很简单,大伙都已经看到,这位新书记是真有本事。
一声不吭,从省工行贷下来两千万的款子。
巨款啊
朝阳农场的所有干部职工,一辈子都不曾见过这么多钱。尤其财务科,一直以来都是紧巴巴的,财务科长当得憋屈无比,几次三番,想要辞职不干了。
有了这笔钱,全场干部职工的基本生活,就有了保障,大家终于能够安下心来干活了。虽然暂时还只是发基本工资,却让大伙都看到了希望。
这个网箱养鱼,大伙原先也是抱着姑妄信之的态度。农场职工在湖边住了二三十年,还没听说过这种养鱼的方式,听着挺新鲜,就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结果,成功了
看到网箱里成群成群的鳙鱼鳜鱼,胖乎乎的游来游去,负责养殖的职工,心里头跟喝了蜜一样甜。青山湖的渔业资源,日渐枯竭,有个时候,四大队七大队两个大队的渔船全体出动,一趟下来,也不见得能捞到一个网箱养殖的鱼,其中还包括很多根本卖不起价钱的小鱼杂鱼。
这一箱一箱的鱼,一转手,就是一捆一捆硬扎扎的钞票啊
打了一辈子鱼,还不知道偌大的青山湖,可以这样“使用”新书记以前从未在湖区工作过,偏偏懂得这么多。
是个能耐人。
农场的干部职工笑逐颜开,范书记心里头,亦是十分高兴。朝阳农场网箱养鱼试验成功,也就意味着,整个云湖县都将因之受益。范鸿宇已经筹划着,尽快将网箱养鱼在云湖县所有沿湖乡镇推广,不沿湖的区镇,小型水库和大型山塘都可以利用起来,一样搞网箱养鱼。
与之相配套的措施,也不曾落下。
早在一个月前,大洪水刚刚退去,朝阳农场农副产品销售公司就已挂牌成立,整个公司的管理流程和操作流程,都是在香港专家的亲自主持下制定出来的,销售公司的人员组成,也由香港专家提名,农场任命。专家团的两位专家,在朝阳农场一待就是两个月,范鸿宇黄子轩精心挑选了二十来名干部,全程陪同调研考察。这二十来名干部,就是范鸿宇在朝阳农场的“黄埔军校”学员,才堪大用。
销售公司的主要管理团队和业务团队,俱皆是由这批“军校学员”组成。
范鸿宇亲自给销售公司的全体干部职工开过会,下了死命令,三年之内,任何人都不允许改变销售公司的管理模式和操作模式,必须一丝不苟按照这个模式执行。凡是擅自改变这两个模式的人,不管理由多么充足,在公司内部的地位多么重要,一律清除出去。
这道命令,看上去十分的横蛮无理。
范鸿宇却很清楚这么做的必要性。在另一个世界,曾经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在企业草创之初,就是这么干的。请世界知名的一流专家,给公司制定管理和营运模式,然后下死命令,五年之内决不许更改。
一字不易
结果,这家公司迅速发展成全球知名大企业。
在大部分人对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企业的运作管理还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范鸿宇认定这是打造一流企业的捷径。
因为我们民族有这么一个特性,那就是当规则握在自己手里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想要去改变它,扭曲它,让规则变得对自己有利。
所谓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规则,是为了制约所有人而制定的,为了个人私利去扭曲规则,只会导致整个规则的崩溃,最终让每个人都受害。
范鸿宇绝不容许这种情况在他的治下发生。
第715章一个人的缱绻和浪漫
朝阳农场的各项动作,整体比云湖县那边快了一个节拍。这个双方的“体制”有关。朝阳农场是半军事化管理,党委书记是当之无愧的“一号首长”在场长黄子轩已经敬服范鸿宇的情况下,范鸿宇的任何指令,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而且朝阳农场的规模跟云湖县压根就没有任何可比性,还不到云湖县半个区镇那么大。
云湖县的农副产品销售公司,还在商讨阶段,县政府常务会议已经通过,原则上,这个单位可以搞起来,但人员如何安排,还得经过县委同意。在云湖县,范县长没有一言九鼎的权威,得和陆玖商量着办。
范鸿宇给朝阳农场安排的另一个重点项目饲料厂,也已进入最后的论证阶段,也就是已经如何建厂,如何购买机械设备,如何建立领导班子,如何招收工人这些最具体的工作。把这些工作完成,饲料厂就可以正式开始兴建了。
范鸿宇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饲料厂建起来。
这才是整个朝阳农场真正的龙头企业,饲料生产出来之后,将改变朝阳农场此前的生产模式,除了四大队七大队已经并入渔业发展公司,剩余的六个大队,七八千干部职工,都要围绕着这个饲料厂来转。
大型养殖场肯定要建起来。
饲料厂不但要生产饲料卖钱,朝阳农场其他职工,都必须因之受益。单单一个饲料厂,规模再大,也很难容纳七八千工人。
搞大规模的养殖业,可以增加附加值。
还要有一定的土地用来耕种生产饲料所需的原材料,比如大豆,玉米等等。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农业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也能在这个基础上搞起来。根据范鸿宇当初的计划,这个大型配套方案,完全可以满足朝阳农场今后发展壮大的需要。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从明年开始,三万干部职工家属的生活质量,都将起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场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渐渐看到了范书记为农场规划的美好前途,曙光在前。
一个个干劲十足。
一个好的统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赋予整支部队灵魂,赋予他们强大无比的精神力量。
而在范鸿宇心目中,朝阳农场可以说是他搞的一块试验田。凡是事实证明在朝阳农场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范县长都可以在云湖县进行推广,由惠及三万人扩展到惠及八十万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