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9(1 / 2)

加入书签

老照顾多时,此时理应报恩。”

季辰璟∶“”这跟外祖有什么关系

“外祖请求”季辰璟忍不住诧异,开口问道。

谈适看向清尘,意思很明显。

她认识清尘,也知道清尘为东宫驱使,所以就同意了。

季辰璟忍不住摸了摸头。

也就是说,谈适并不是因为看好太子才同意的,纯粹是抱着报恩的心情同意的。

如果不是她恰巧使清尘去寻谈适,有可能季辰璟有些沮丧。

这不会也在皇姨预料之中吧暗自犯了会嘀咕。

“不管如何,既然谈卿已入东宫,”季辰璟笑了笑,竟已抛开之前的沮丧,“孤想请谈卿为孤拾遗补缺。”少女声音清朗,眼含期盼,如朝阳,如乳虎,朝气蓬勃。

谈适毫无所动,“固所愿也。”

谈适回去收拾东西,递辞表去了。

说起来也有些惨,堂堂东宫竟然不能走官面上调她入东宫,还得人家自己辞职,然后无名无分的跟着自己干。

想到这里,季辰璟就忍不住心塞。

这场见面毫无仪式感,亏她准备了期待了那么久。

她还以为,会像隆中对那样,三顾三请,君臣互言志,而后慷慨激昂,宣誓效忠,君臣相得。

结果发现,人家根本没有想效忠自己的意思,只是抱着换个老板报恩的心情,草草的同意了。

再想到挂着在外编制,不肯上自己船的晏琮。季辰璟忍不住耸拉着脑袋,,灰头土脸的跑到宗正府。

也不说话,就耸拉着脑袋,闷闷不乐。

季祁年∶“”

她看了季辰璟一会儿,失笑了。“怎么了,你今天不是去见谈适了吗怎的垂头丧气的”

见季辰璟还是不说话,她不由面露奇色,“没道理啊,她可是杨老的门生,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却是切实的大才,不可能不知道你是杨老的外孙的。怎么回事可是没发挥好”

她笑着摇了摇头,走了下来,宽慰道,“好了,不过一个臣子而已。没收服就没收服,皇姨还知道好多大才,到时候都介绍给你。”

季辰璟一抬头,就看见皇姨一脸安慰的笑容,明媚又温暖。

季辰璟呆了一会儿,才想起来刚刚皇姨说了什么,连忙解释道,“不是,她同意了。而且晏琮也同意了,但是崔荣没见着。”

“嗯”季祁年眉头一挑,有些意外。

“就是,谈适说她是因为外祖,才同意辅佐我的。还有晏琮,她只愿意在外声援我。我怀疑她只是口头答应,怕得罪我而已。”

说完,她才窘迫的发现,自己这是在干嘛

她堂堂二十一世纪大女汉子,竟然不知不觉的,跑来找人诉苦

就算季祁年是原主皇姨没错但是她是不是太没警惕心了

掩面被自己蠢哭jg

见季辰璟窘迫的低着头,下意识揉衣角,满脸懊恼的样子,季祁年后知后觉的发现

咦,小侄女不好意思了

季辰璟想了又想,只能归结于,嗯,一定是季祁年的模样太具有欺骗性了。

没看到独处异国他乡的云小太子,都被季祁年忽悠的警惕心全无吗

一抬头就看见季祁年满眼趣味,笑眯眯的看着自己。

就像一只刚吃饱的狐狸。

明知道危险,却被其毛茸茸的外表所欺骗,以为其人畜无害。

季辰璟∶“”

见季辰璟收敛好表情一脸正色,季祁年遗憾了一瞬。“不要心急,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

季祁年悠闲的踏着步子,在厅里转悠了起来。“不过,晏琮同意在外声援你”她细细想了想,“你莫要小看她,她是个极聪明的女子,堪称鬼才。”

顿了顿,“就是性子太随意了些。需要上面的,去宽容体谅。”

季辰璟眨了眨眼。晏琮有那么厉害自己只知道她喜欢流连烟花柳巷

“你知道的,皇姐那性子”季祁年点到为止,“至于崔荣,你的确不用急,甚至不需要去认识她。”

“等到一定时候,她会自然而然效忠于你的。提前接触,于你于她都不好。”这一句,季祁年说的很郑重。

季辰璟点了点头,“璟知晓。”

她也深度了解了这位神童的情况。知道,这位现在完全是被当成储相培养,日后注定要入阁辅政的。

“你知道就好。”季祁年轻飘飘的回了一句,她又坐回椅子上,端起了茶。

季辰璟一看,顿时站了起来,“璟先回宫了,日后再来寻皇姨。”虽然还想再呆一会儿,但是也不能烦人家是不是。

季祁年看了眼自己的茶,神色颇为茫然。

第14章 出门

虽然奇怪,但她还是应道,“你自去吧。”她撩了撩秀发,继续喝茶。

内阁。

文华殿。

几位阁老各自在办公,没有发出声音,众吏员皆小心翼翼的,生怕发出声音,惊扰到几位阁老。

一位吏员静悄悄的放了本奏本在桌上。

杨彦和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打开一看

谈适的辞表

杨彦和∶“”

“怎么回事孝和怎么会请辞难道她没有效忠太子”清尘一回来就被祖母叫到书房。

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祖母连珠炮一般的问题淹没。

清尘立马乖巧的跪在了地上,“大人,请容孙儿细禀。”

见孙女这模样,杨彦和冷静了下来,“起来吧。”

宗殷千五百年,皆以孝为先。如今虽殷室羸弱,但千百年来的习惯早已深入人心。

如今,朝臣每本奏折,开口就是∶

臣尝闻圣天子以孝治天下。

而折射到各个阶层,就是一家之长,有着无上的权威。

这一点在皇室,却被皇帝那至高无上的身份给遮掩了。

所以清尘跪的干脆利落。

“事情是这样的”杨清尘开始细细说起

杨彦和∶“太子又把老臣忘了”

“我不是说过,我可以把人调给东宫的吗”

清尘低着头不敢说话。

“你在太子身边,就不知道拾遗补缺吗”想了想,不敢说太子,还是说孙女吧。

清尘跟个鹌鹑一样,缩着脑袋。“孙儿知错了。”

杨彦和摇了摇头,“孝和这次怎么也这么死脑筋”

“行了行了,你下去吧。”

“孙儿告退。”杨清尘规规矩矩的叩首告退。

“我要回宫,去把我的马牵来。”杨清尘一出祖母的院子,便被早已候着的小厮们围住了,如同众星拱月一般。

“诺,三儿去把郎君的马牵来。”青衣管家立马转头吩咐道。

她小心的望了望天,不解的道,“郎君,都亥时了,这宫门”

杨清尘眉头一皱,见着管家小心翼翼的样子。念其是母亲派来照顾自己的,这才解释道,“最近常指挥使有意示好东宫,令人放宽了门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