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四章 团首长(1 / 2)

加入书签

正月十五过后,探亲的、休假的军官们陆陆续续都回来了,一切转入正轨。

一上班,处长老冯来到我的办公室向我交待道:“团里要根据本团的实际情况搞个财务管理规定,团长叫你起草,具体有哪些方面的要求你去找一下团长,他再给你讲。”

我答应了一声“行”就立即去团长办公室找老郑。

两位团首长中,郑团长是本团土生土长的,而且资历比姚政委老,姚政委则是上级机关派下来的,两人的优劣态势明眼人一看就知,坏就坏在姚政委是四川人,象我跟付军这样的四川籍军官就处在比较微妙的境地了。

站在团首长的角度看,郑团长会认为,四川老乡自然会抱成团跟着姚政委跑,而姚政委则认为象我和付军这样的军官是由郑团长提拨栽培的,实际工作中肯定会倾向于郑团长。

站在我和付军的角度看,则希望两位领导都关照自己,信任并青睐自己,虽然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但至少别得罪了两位首长。如果这两位心胸宽阔、配合默契,比如象汪晋辉与姚虎那样,一般就不容易开罪,并且我军史上确有许多军政领导合作得好的典范,问题是,首长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

当我按团长交待的意图将规定起草完交给他之后,团长只是粗略看了一下,在“凡五百元以上的开支必须经团首长签字同意”这句话里,把那个“首”字给划掉了,这样,就变成了“凡五百元以上的开支必须经团长签字同意”,然后,什么也没说便签了字交还给我,让我打印下发。

团长在向我交待规定中的一些主要条款的时候,明确说明已经经过了常委会讨论,可我仍然觉得,他划掉的这个字太关键了,等于直接剥夺了政委的签字权利,政委肯定有意见。

果然,当我把草稿交到打字室之后不久,政委就把我叫了去,他手里正拿着那份已经打印好了的财务管理规定,用文件指着我问道:“闻股长,这规定是你弄的?”

“是的,政委”我答道。

“你弄好以后交给哪个领导审阅过没有?”政委又问。我说:“政委,我交给团长看过了。”

政委“唔”了一声然后说道:“这样,这份规定你们财务上暂时不要执行。”

我答应道:“好的,政委,那我回去了?”

“你回吧”他表情复杂地看了我一眼。

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我心里犯开了嘀咕:这可咋办呢?团长要执行,政委说暂不执行,那我究竟该听谁的?

我想起张世材讲过的一件事。

弹药库一直由步兵连看守,哨兵换哨的时候,要先出团大门进入后勤大院,再穿过后勤院子经过冷库到达城墙拐角上的哨位,后勤院子中的炊事班后面以及菜地边上的城墙跟前分别有一口几十米深的机井,不仅哨兵换哨的时间长,夜里还十分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掉到井里去。

弹药库要盖一栋房子供看守库房的战士们居住,团长老郑说房子要朝东,以利于战士们观察库区,姚政委说要朝南,以利于冬天采光。搞去搞来,直到现在房子也没有盖起来。

盖房子的事情好办,只需拖上三两个月,夏天过去进入冬天,就又要等到下一年了,可这财务规定可是随时都可以执行,也随时都可以不执行的呀。

我越是怕事情,事情就越是会找到头上来,第二天团长就打电话来问我:“小闻,那份规定怎么还没有下发呐?”我也想学张世材那样先拖拖再说,就说道:“团长,打出来以后我又发现有几个错字,正在校对。”

“唔,抓紧时间啊。”

第三天,团长又打电话:“怎么啦?几个字要纠正这么久吗?”我只好如实告诉团长:“团长,政委说暂时不要下发。”

“他妈的,搞什么名堂嘛?咋不早说?给老子拖拖拖!”骂完,听那端的老郑叭的一声挂了电话。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挨老连长的骂,心里一阵难受,手里举着电话半天也没有放回去。

据事后汪晋辉对我讲,党委会上讨论关于加强全团财管理这个议题的时候,确实提到了五百元以上的开支都要经过团首长同意,但并没明确如何同意__是签字同意呢?还是口头同意或者电话里请示也算?而且,是一次性开支五百元就算?还是一张发票上有五百元以上的金额才算?这些都没有做详细的规定。

团长认为他分管后勤工作,而财务工作属于后勤工作中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应该由他签字审批,而政委则认为,团长是团首长,政委也是团首长,他也有权签字审批。

政委让我暂不执行的时候,我原本可以理直气壮地对他说:团长分管后勤工作,我只听团长的。这样说了,我至少不会受到团长的怪罪,可是我没胆量这样对待政委__可能换了谁都没这个胆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