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调停(2 / 2)
另外委托北华政府对当前局势进行调停。
宋肖也不愿意北极熊受到太大的损失。打急眼的不列颠和法国这是准备要灭掉北极熊的主意吗?宋肖对此有些怀疑,看着两国的动作,原本自信的宋肖也有些疑神疑鬼起来。
北华绝对不能接受北极熊被颠覆,一个受到不列颠和法国支持的国家在北华西部边境存在。
北华驻北极熊、不列颠、法国大使很快召开媒体发布愿意调停四国之战的意愿。
两国群众对北华的态度很是高兴,称北华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值得自家高层学习。
不列颠和法国高层对北华的调停很是纠结。
一方面两国高层从本心里讲需要这场调停,好让战争停止下来。两国做出出兵18万的决定只是一种姿势,逼迫北极熊退让。
两国高层都是政治经验丰富的精英人物,很是清楚两国参与这场战争的目的,从最开始的站在奥斯曼土耳其背后,到最后的亲自下场,目的都是打击北极熊势力,切断北极熊意图地中海的熊爪。
北极熊惨败甚至被颠覆,都不符合两国利益,最终便宜的只能是北极熊周围的奥斯曼土耳其、奥匈帝国、普鲁士和东方的北华。
这让一向精明的两国高层怎么能够接受?自己也不是白白打工的不是。尤其是对北华政府,不列颠与法国已经在德克萨斯吃了一次亏,可不能再次做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情。
另一方面两国高层不愿意北华影响力的扩大,尤其是在欧洲大陆影响力的扩大。
欧洲大陆一向被认为是白人势力的自留地,一个黄种人的国家参合欧洲国家的事情,这让不列颠和法国两国高层心里很是不得劲。
碍于面临的紧张形势,两国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北华的调停。
四国代表最终在北华驻不列颠大使馆开始谈判。
经历了三年多的战争,四国都有些疲惫,急需结束这场持续良久的战争。
经过不断的争吵,妥协,商议,联合,背叛,各种环节可谓是精彩万分,让北华驻不列颠大使惊讶的目瞪口呆。
经过整理后,所有的谈判过程被发到外交部,作为外交部培训的专业化课程。
经过一周的谈判,最终的协议最终达成,被称之为《伦敦条约》。
第一,北极熊与奥斯曼土耳其双方以大高加索山脉为界,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归奥斯曼土耳其。北极熊丧失了前几次战争获得的大量土地;
第二,北极熊海军不能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彻底切断北极熊对地中海的熊爪。
第三,北极熊陆军部队不能超过60万。三国对北极熊的灰色陆军可是记忆犹新。
可以说北极熊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