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泥足巨人(2 / 2)
进攻圣彼得堡的军队在特维尔附近遭遇了主动进攻的30万革命军队,革命军队虽然军事素质不如沙俄的专业军队,不过凭借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部分沙俄军官的帮助下还是抵挡住了沙俄军队的围剿。
革命的组织号召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刚刚组建的30万革命军队出发之后,科学主义组织再次紧急从城市和附近农村里再次组建军队20万,未经过多少训练,每人发了一把步枪和几发子弹被派送到前线。
沙俄的军队在洪水般的“乌拉”声中败退。
科学主义组织终于保住了革命圣地,科学主义的圣火在圣彼得堡熊熊燃起。
在科学主义的组织之下,沙俄各地掀起了各种起义,拖住了沙俄在各地的部队。
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是反对沙皇的主力军,科学主义组织则号召:“推翻沙皇制度,争得民主共和国”,大地主和资产阶级因拒绝暴力而没有领导这场令他们惊恐的暴力革命。
抵挡住沙俄围剿的胜利后,科学主义组织组建了自己的政府科学主义联盟,简称科联,由科联统领所有的革命军队。
科联统领的革命军队很快攻占了兵力空虚的莫斯科,逮捕了沙皇尼古拉二世,未经过审判,沙皇一家被枪毙在一间地下室里。
在“全部权利归科联,土地国有”的口号之下,前线沙俄军队几乎都投入到了科联的怀抱,科联的军队越来越多,以最快的速度整合了沙俄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军队,共计200万人。
而以阿特拉索夫为首的资产阶级、庄园主则集结力量依据乌拉尔山和伏尔加河构建起了防线,集结的军队也有180万人左右。
整个沙俄形成了两大政权对峙的局面,占据沙俄中心和西面、北面的是科联,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3700万左右;
沙俄亚洲部分和伏尔加河以南高加索山脉以北地区的是阿特拉索夫组建的沙俄资产阶级政府,面积587万平方公里,人口1300万人左右。wap..com
两大政权在从乌拉尔山到伏尔加河流域罗斯托夫共计2000多公里的边界上进行对峙。
北华立即对沙俄资产阶级政府进行了军备和补给支援,提供100万支步枪、2000门火炮和相应弹药,更是提供100架飞鹰1型战斗机。
另外北华从澳洲大陆抽调10万亚细亚盟军,汇集驻扎在西伯利亚的10万亚细亚盟军连同30万北华陆军,共计50万大军集结在张骞市,随时准备进入沙俄西伯利亚地区。
同时与东华共和国沟通,东华共和国40万大军集结在阿拉木图,与驻扎在张骞市的50万大军南北呼应,随时做好应对科联进攻的准备。
宋肖和北华高层决定全力支持沙俄资产阶级政府,决不允许一个对北华构成威胁的陆上大国成为邻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