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科学主义运动(2 / 2)
科盟的军事工业产量可以说是在世界上都是数得着的,甚至超过了北华的军事工业。当然这也和两国的思路有关系。
科盟可以说是全部精力都聚集在备战打仗阶段,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备战,为了打仗。
北华拥有和平的发展环境,坚持重工业、轻工业协同发展。得益于北华推广的标准化运动,虽然北华的军事工业产量在和平时期比科盟少,接到北华高层的扩产命令后,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各种标准化产品全部集中于军事工业,绝对能够批量批量的建造出需要的军备物资。
阅兵仪式结束后,科盟主席斯塔杜辛对政务院袁培军和部分专家技术人员授勋,表彰他们对科盟工业建设作出的贡献。
恢复了势力的科盟在国内经济取得了世界第三、欧洲第一的成绩后,把目光再次投向国际。
这五年陷入低谷的科学主义运动再次在世界各国兴起。不同于之前的英法美都主要列强,科盟和科盟国际总结之前的工作经验,决定把工作重点投入到被殖民或实力弱小的国家和地区当中,主要就是非洲、印度、拉丁美洲和东欧地区。
相比于英法美等列强本土,这些地区和殖民地,各强国实力相对较弱,能够更好的带动各地区人们的斗争。
从1870年下半年开始,国际科学主义运动逐渐高涨起来。除了亚细亚同盟,世界各国基本都成立了本国的科学主义组织。
尤其是在非洲和印度地区的科学主义运动,极大的打击了英法美的势力。
印度科学主义组织掀起了暴力革命,组建了20万左右的革命武装,武装夺取了海得拉巴、帕纳吉、瓦朗加尔、全纳伊等印度南部高原地带,宣布成立印度科联。
印度科联的成立极大的震动了英国。对于印度地区这个皇冠上的明珠,英国决不允许有任何闪失。刚刚恢复部分实力的英国从紧张的兵力中抽调10万紧急派往印度。
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号召世界各国加强对科盟的制裁,声称科盟是世界的毒瘤,是世界麻烦的制造者和国际秩序的挑战者。
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瑞典、挪威、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列强纷纷响应。限制各种技术和人员物资流入科盟。
经过五年发展的科盟对于西方列强的封锁制裁不屑一顾。在高昂的斗志当中,科盟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从1870年-1875年,计划通过五年的建设,确保各项经济指标翻一番,不说赶超北华,至少与美国的经济指标要缩小差距。
科盟一边努力的发展自身经济,一边在全世界掀起科学主义运动,科盟成为了世界所有科学主义信奉者心中的圣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