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6章 核子武器(2 / 2)

加入书签

得益于华夏帝国支援的火箭筒、高射炮和飞鹰3战斗机,轴心国在与协约国的斗争中没有落入下风。

尤其是火箭筒,简直就是装甲坦克和火力点的克星。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协约国4000多辆坦克被击毁,最后协约国在火箭筒的威胁之下,根本就不敢把坦克在配备在前线,坦克士兵拒绝驾驶这个在他们眼中的钢铁棺材。

协约国通过缴获的火箭筒,对这种武器进行了仿制,在火箭筒与坦克装甲车辆的价值对比当中,双方都受不了一个几十华元的火箭筒就能够换取2万华元坦克这种大比例的兑换。

协约国打算对德国的工业基地进行轰炸,破坏德国的工业生产。先后派出数千批次的轰炸机对德国工业基地展开轰炸攻击。

相比于华夏帝国的霸王龙同温层喷漆轰炸机,协约国的螺旋桨轰炸机速度慢,飞行高度低,在华夏帝国援助轴心国的88毫米最新防空炮打击下,损失惨重。

尤其是安装了炮射近炸引信炮弹的防空炮,这种高射炮弹,爆炸时会产生接近百米的弹幕,对协约国的轰炸机产生极大的威胁。

在5000多架飞鹰3战斗机和1000门88毫米防空炮的防守之下,协约国的轰炸机损失惨重,在一年的时间里有3000多架轰炸机被击落,还不包括6000多架的护航战斗机。

在这其中,德国遭受的损失很小,1000多架飞鹰3战斗机、200多门88毫米防空炮损毁,工业基地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打击。

在没有解决飞鹰3战斗机和88毫米防空炮的前提下,协约国下定决心,不再安排这种近乎自杀的攻击。

南线战争就这样陷入了对峙状态,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协约国也不是没有收获。

从小亚细亚登陆成功之后,在协约国优势的海空军帮助之下,50万协约国军队很是顺利的消灭掉了土耳其共和国,土耳其共和国成为既西班牙之后第二个被消灭的轴心国。

轴心国的势力范围更加紧缩,而且轴心国与华夏帝国的贸易通道被掐断。相反,协约国的大量补给物资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对世界科盟进行补给。

另外,在南线吸引住轴心国的注意力之后,协约国趁机登陆英格兰,经过一番战斗,很是顺利的重新收取了大英帝国欧洲核心领土。

不过,在这一年多的驻扎当中,英国欧洲核心领土已经被轴心国家搜刮一空,大英帝国接收的只是一个一贫如洗空荡荡的地区。

重新回来的英国王室和英国政府对此有些欲哭无泪的感觉。不知道,这场战争到底对不对,大英帝国的付出是否值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