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4章 远交近攻(一)(2 / 2)

加入书签

“而西羌诸部,此次只有先零一部。先零部人数虽多,却上期在高原活动,对于山林作战,并不熟悉,也不适应。”

“因此,臣断定,先零部能派出可用之兵,最多不朝过五万。”

“所以,”周亚夫胜券在握般笑笑,说道:“朝廷只需从南方诸郡抽调两万大军,再加上南越部分降军,就足以应对南方的局势。”

山林作战,并不能用北方汉军。能够重用的,还是南方郡县内的守军。

一来是因为南方天气潮湿,瘴气较多。北方士卒,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劣势。

二来,夜郎等国士兵作战能力并不算强。和汉军相比,天差地别。

仅仅从武器装备来看,能甩出他们一大截来。

劳师以远,派遣北方大军,没有意义。

与其这样,还不如用南方各郡守军,要来的便捷。

刘荣眉头一挑,问他:“太尉之意,哀牢王不会出兵?”

周亚夫点点头,笑道:“是的陛下,哀牢王艾隆,虽然有心出兵反叛,其实国内情况异常复杂,各部首领根本不会同意。”

“哀牢王,有心无力罢了。”

哀牢,原本是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的傣族部落小国以勐掌为中心组建联盟国家。

勐掌首领成为整个联盟国家的共主,各国百姓称其为诏隆(意为大王,汉译“九隆”),各国首领称其为“哀隆”(意为“大哥”、汉译“哀牢”)。

哀牢作为部落联合的国家,自身的凝聚力很是松散。

有道是众口难调,哀牢王想要出兵,国内那么多部落,本根形不成统一的意见,出兵基本上不太可能。

因此,周亚夫就没把哀牢算在其中。

点点头,刘荣还是比较赞同周亚夫的观点的。历史上,哀牢虽然在公元76年反叛大汉,那也是因为当时特有的因素在内。

现在的哀牢,部落之间自身的问题,他艾隆都没有解决,还在疲于奔走。

想要出兵反叛大汉,不太可能。.CoM

“那么,依太尉所见,派谁领兵出征,较为妥当。”

刘荣不可置否,询问他。

周亚夫略微思索,笑道:“禀陛下,赵信作战勇猛,敢打敢拼,臣以为派他去较为合适。”

眉头一皱,刘荣道:“赵信是匈奴人,大漠草原作战较为擅长。山地丛林作战,恐怕就力有不殆。”

不动声色对他说:“朕看,还是在南方诸将之中,挑选一人较为适宜。”

赵信虽然是匈奴人,陛下一向对他信任有加,今日怎么…

周亚夫心里直犯嘀咕,不太明白刘荣为何会反对启用赵信。不过,陛下这样说,也确实有道理。

赵信最擅长带领大队骑兵进行长途奔袭,山地丛林作战,确实不是其所长。

让南方守将前往,也是正理。

想到这,周亚夫再次开口:“会稽司马汪成,在闽越之战中山林作战较为突出,有勇有谋,堪当大任。"

"不若派汪成为将,领军出征。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汪成长期驻扎会稽,长于山林行军作战,确实是合适人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