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6章 铸城(2 / 2)

加入书签

汲黯走到刘荣跟前,拱手一礼:“陛下所说教化,确实可行。不过,似乎也仅仅只能针对稚子。”

“臣斗胆请问陛下,对于彪悍的匈奴人,又该如何处置?”

刘荣想了想,对他说:“朕看,不妨在匈奴境内,除去关键地方,譬如王庭直接设置直辖郡县之外,其他地方不妨设置若干自治郡。”

“以匈奴人管理匈奴人。”

自治郡?

殿内诸公听闻,眉头紧皱。

窦婴凑上前来,抱拳一礼:“陛下的意思是,像南越、闽越那般,在当地部落中挑选听话精明,忠于朝廷的,让他们来治理。”

“以蛮治蛮。”

“不知臣,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刘荣笑笑,看向窦婴:“卿说的不错,朕就是这个意思。”

窦婴抚着胡须,认真思索着这种办法的可行性。

外族一旦打下来,最难得就是治理。

生搬硬套自己那一套直接治理,很容易激起当地人的不满。wap..com

最终,走向反抗的道路。

陛下提出以蛮夷治理蛮夷,倒是可行之法,最起码,短时间内不会让匈奴人心生反叛。

而且更容易接受大汉。

窦婴不再言语,坐回榻上。

汲黯走到刘荣跟前,拱手询问:“陛下,设置自治郡自然是可以的,这对于大汉治理匈奴,确实很是有效。”

“不过,陛下要在匈奴建立城池,臣以为就大可不必。"

“眼下虽然大汉击败了匈奴,可是战事依旧会有反复,匈奴人肯定会派兵争夺。”

“在城池建成之前,匈奴人倘若派兵,如何是好?”

“臣,恳请陛下三思。”

汲黯这话并未得到殿内诸人的认同,这个原因很简单,当时在议是否在河朔草原筑城时,这个问题就已经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茫茫大漠草原,没有几个城池作为依托,大汉就算打败了匈奴人,也是占领不了的。

只有铸下高城深处,匈奴人才拿大汉毫无办法。

果然,汲黯刚说完,袁盎就站了出来,对他反驳:“汉之疆土,需得有高城深池为依托,方能驻守。”

“匈奴敢来,自有大军驱逐,主爵都尉又何必多虑?”

接着,诸人又各自发表意见,就匈奴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不知过了多久,谈论的声音渐渐消失,事情有了以下结论:

首先,筑城。

以王庭、安侯河、弓卢水三个地方,选址筑城,为今后打击匈奴的依托。

不论是他伊稚斜,还是挛鞮武沐,大汉只要在这三个地方铸下坚城,便退可守,进可攻。

而他们,随时在我大汉铁蹄的威胁之下。

尤其是挛鞮武沐,只要敢不听话,随时就有被刀子插入心脏的危险。

其次,那便是在剩余的地方建立自治郡。

保留他们游牧的传统,但是引用汉律,以蛮治蛮。

用匈奴人,来治理彪悍的匈奴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