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3 古代吃瓜日常(5) 求收藏~(1 / 2)

加入书签

可哪怕前世活了二十多年, 自问见多识广,孙月梅也从没见过这样奇葩的家庭,仅仅是因为争一口闲气, 满足自己想要吃烧鸡的愿望, 就卖了原身这个才八岁的亲生女儿!

简直闻所未闻!荒谬至极!

总之她接收了原身的记忆之后,是压根没打算将原身的奇葩父母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来看待。

尤其是在她清醒之后, 发现府里发下来的月钱,她竟一文都没得!

哪儿去了?托人捎回家去了!

孙月梅想吐血,但也无法改变曾经, 只是自她来起, 那一家子是别想再收到她的一文钱了!

这些年下来, 她当差所攒下的银钱和打赏有不少, 这也是她想法子谋了府里最宽和主子的缘故, 让她赎身也能将那些积蓄全都带走。

其实她知道那些东西在贵人眼中压根就不算什么, 但以她所了解的外面物价来看, 她手里这些积蓄加一块儿, 算是一笔不小的钱财了。

她了解孙家人的德性, 也考虑过赎身出来之后的处境,孙家是决计不能待的, 尤其是见她有钱在身, 他们很难会不起歹心。

好在她穿来的这个陌生朝代,民风相对开放, 女子可以立女户,所以她才会选择回来原籍桃花村。

这个村子是远近少见的杂姓混居村, 宗族观念并不强,没有多少抱团的意识,最多是整个村子对外意见一致, 村里人相对都要和善一些。

再说了,她好歹也在那府里学了些保命手段,以孙家人的智商,很容易就能拿捏住他们。

只是,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的,以防万一。

于是她在县里买了处带着铺子的小院,将大部分积蓄藏在了那里,回村只着一身素色麻布粗衣,荷包里也只揣了五两碎银并铜钱。

先坐马车到镇上,换了辆驴车回村,等到了孙家,看着比原身记忆里还要破败的院门,她不禁有些迟疑了,不知道自己要回来的打算究竟对不对?

左右看了看,邻居家的篱笆小院里种着绿油油的各种小菜,被隔出来的地方,还散养着四五只鸡……而孙家的院子里,看起来一片荒芜,像是很久都没人收拾过一样。

院子里都长草了,显得十分破败荒芜。

对比过后,孙月梅想着自己以后的小院里也要像隔壁人家一样多养几只鸡,多种些小菜,她前世是跟着乡下奶奶一起长大的,所以对于这些农活,还真不算太陌生。

正思索间,就听到边上有一道声音传来,“姑娘,你找谁啊?”

孙月梅闻声看过去,见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大婶,手里端着个小箩筐,正站在菜地边,看样子是出来拔菜的。

这人原身有印象,正是住在孙家隔壁的花婶子,所以她就微笑着打起招呼:“花婶子,我是小丫。”

花婶子明显愣了下,直到上下仔细打量了她一遍,这才惊喜的道:“哎呦,是小丫啊,小丫回来了!”

她又惊又喜,表情真诚,孙月梅的心不由就放下了一半。

花婶子的惊呼声一下子惊动了许多人,看着左邻右舍瞬间聚过来不少人围观,孙家的房门终于也打开了一条缝隙……

清音这边再次被那几个白眼狼打断,李长河因次日没能喝到大哥所说的那碗鸡汤,一大早的就闹了一场,还过来同她告状,叫清音敷衍的挥挥手给打发出去了。

眼看中午了,李长海还是没有回来,李长江人饿得肚子咕咕叫,本来早饭就没吃,午饭再等下去,都快要饿死了。

被弟弟妹妹磨得没有办法的李长江只得把昨天剩下的野菜随便洗洗放锅里煮了,带着弟妹两人先吃。

吃完才想到屋里还有一个没吃的,李长江想到大哥平日里叮嘱过他的那些话,有些不情不愿的舀了小半碗浑浊的清汤送过去。

要不是他们自己吃的也这么不讲究,清音都要以为这几个小崽子是故意端来恶心她的了。

总是不吃,肯定惹人怀疑,清音就让他放下汤,说等会再喝。

老二李长江不如大哥李长海心细,听了她这话正合他意,把清汤往桌上一放转身就走。

清音找地方把汤倒掉后,正好这时李长海回来了。

一回来,他就站在门口远远打量清音,见人一如既往的躺着不动,眸光微闪,直接走了进去。

他示意小妹过去把人摇醒,清音想知道他要干嘛,就没再装下去,仍是一脸虚弱的道:“我也不知这是怎么了,总是没精神,还想睡觉。对了,今天上山有收获吗?”

她故意这么问,成功看到李长海眼中划过的不悦之色,心里就舒畅了。

“没有。”

李长海抿抿唇道:“娘,眼见就要入冬了,野菜也挖不了几天了,家里没吃的了,这冬天可怎么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