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这哪是知音,分明就是背刺!(2 / 2)
“感谢三位大人的信任,这是在下的微薄想法,既然我们要造桥,不论是人力,物力肯定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全都是由户部来牵头出钱……”
户部尚书吕泰一听,这话如同天籁一样。
知音啊!
终于有人能理解老夫的苦衷啦啊!
吕泰顿时激动的合不拢嘴,笑盈盈的打断了赵今歌的话,激动的站起身,目光落在田忠和杨长崧面前,大笑道:
“你们听听,赵今歌说的可都是大实话啊,你们不管户部,不知道户部里的辛酸,今天被他给说了,终于有人能懂户部的苦了。”
他们俩面面相觑,杨长崧则苦笑道:“好了老吕,我们都知道你户部很苦了,现在能让今歌把话说完么?”
两人有着几十年的交情,所以说话有些直接。
吕泰坦然大笑,缓缓的坐回自己的位置,但也难掩内心的激动。
赵今歌面露难色,眼眸不禁看向林念,像是寻求帮助。
而林念则面带笑容充满鼓励,让他继续再说下去。
赵今歌重振旗鼓,继续说道:“户部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是由百姓们纳税纳粮而来,应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林世子提供了一个想法,可以适当的增加商业税收,短时间内商户们肯定不乐意,但长远看来,则对我大周很有裨益。”
他说的这点林念是有问过他的。
当时得到的回复是,商税为三十取一,用人话就是3%的税。
而农民的粮食收税为二十取一,也就是5%的税。
就这样还能每年收税收上来纯银几百万两,可见民间的财富有多少了。
这还是不算九品以上的官职,还有一些人不收税的。
税收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哪怕是大周国也不幸免。
这些年的税收基本上稳定不变,正常来说税收会随着稳定的时间而进行上涨,只要没有战争,自然灾害等等不可抗力的因素,应该越收税越多,而不是一直平稳,今年多几十万两,明年少几十万两……
这是能说的么……
在赵今歌说完以后,其他三人的脸上出现不同程度凝重。
虽然还是在说兴水利的事情,但重心已经从水利偏移到税收。
而户部尚书吕泰,此刻也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总感觉身后的两人在不怀好意的盯着他。
赵今歌讲完,见众人陷入沉默,没有再说话,朝林念望去。
林念示意让他先行离开,并且站起身,挥手散去院中的旁人。
片刻后,整个院子只剩下了他们四人。
“老吕,刚刚今歌说的话并无道理,若是让陛下知道的话,你很难办啊。”
原本笑的最开心的户部尚书,此刻沉默的不像样子。
本以为是知音,没想到会是背刺。
他能怎么办,他也很难做啊。
“每年收税都不变,我也没有办法啊,你们又不是不知道,税收经手就掉一层,但这么多年在我手里就没有少过,我要是真想贪的话,也不会当这么多年户部尚书!”
越想越气,吕泰直接破罐子破摔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