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7(1 / 2)

加入书签

了。

对于伺候不好夏氏的下仆,王浔毫不犹豫就发卖了,然后换上自己家的家生子,而家生子对主母,是毕恭毕敬,每日事事都伺候得异常妥当。

夏氏还满含感激,卧病在床的时光里,夏氏不止一次对王浔说:“如果不是你,我都不知道怎么撑下去。”

父母的死给夏氏带来的打击太大了。

她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垮下去了。

再多的汤药,也没法子挽救夏氏逐渐衰败的生命。

阿恒嗅出了其中的危机。

在躲开了夏氏身边伺候的下人眼线空隙时间,她第一次对夏氏如此认真的说:“想法子逃吧,不然,你会死。”

孩子的眼睛里满满的认真。

夏氏本就觉得阿恒不正常,有时候早熟得可怕,她道:“你这孩子在瞎说些什么呢?”

阿恒这次少有的认真:“王浔,想要你死。”

这句话,换来的是夏氏的一个耳光。

夏氏从来没有打过她,这一次打她,是因为她质疑了王浔,夏氏因优思过度生了病,失怙失恃之后,唯一能倚靠的便是夫君,而她如今能相信的,也就只有夫君。

任何人都不能质疑她的夫君对她的好。

包括她的女儿。

夏氏指着她,愤怒的责骂:“你怎么可以这样说你的父亲!”

然而,这一次她前所未有过的固执:“想想你的病是怎么出现的吧,为什么,那么多汤药下去,你的病没有好,反而越来越重了。”

孩子的话尖利,可却都是实话。

夏氏却不相信。

如今能劝她的乳母早就在半个月前出府带孙子去了。

夏氏做的第一个反应是,将手中的茶杯砸到了阿恒的脸上。

阿恒没能躲开。

茶杯砸到了阿恒的额头上。

有鲜血从她的额头上流下。

阿恒面无表情,没有哭,更没有闹。

夏氏从未想象过,一个两岁多孩子的眼神,会如此可怕。

“滚出去!”夏氏尖着嗓子,“滚!”

阿恒的眼底,突然充满了悲哀。

她用怜悯的眼神看着夏氏。

她突然间就醒悟过来。

夏氏已经无药可救了。

即使她说出的是事实,可是夏氏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她也不敢相信。

她怎么去相信,同床共枕了三年的丈夫,想要她的命?

她怎么去相信,她原本以为求来的良人,对她怀有歹意?

她又如何在失去了所有之后,去接受自己的丈夫也想自己去死的现实?

王浔是她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可是有一天,自己的女儿,当着自己的面,说,她握住的这一根救命稻草,其实是一根荆棘,她怎么能去相信?

女儿的眼睛里有看透一切的成熟内敛。

夏氏端起身边还未喝完的药,一口气喝了下去。

夏氏在有力气有能力跑的时候没有跑。

她拒绝相信事实。

这个事实在女儿戳破之后更显得可笑可悲。

而原本还稍有些起色的身体,在还未满岁的儿子染了风寒夭折后,瞬间垮了。

她抱着儿子的尸体,久久不肯放手。

她前半辈子顺风顺水,她所有的不幸似乎都集中在这几个月当中。

阿恒感觉,她心口的痛苦,几乎要压得她窒息了。

【逃吧。】阿恒在心里对自己这样说。

可是,天大地大,她又能逃到哪去呢?

一个女童,逃出去之后,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吧,好一点,成为大户人家的丫鬟,依然是命不由已,差一些,成为青楼妓子,身份卑微,任人轻贱。

这一刻,她怎么也迈不开这一步。

无论她怎么选。

似乎都是绝路。

她这一世的弟弟已经夭折了。

在她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悄无声息的死去。

多可悲。

她恐惧着,她会不会步入后尘?

王浔不含任何感情的眼睛,一次又一次的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半个月后,夏氏的病情越来越重,已经到了下不了床的地步,王浔为避免她优思过重,也为了让她好好养病,将管家权交到了姚姨娘手中。

夏氏身边得用的人手都被姚姨娘以各种理由调离了大半,夏氏身边忠于她的也不剩下几个人了,这个女人,根本就不是她的对手。

在听到夏氏咯血的消息后,姚姨娘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看来,她撑不了多久了。”

身边的丫鬟在给她捶腿,她一面笑一面道:“小姐,姑爷可是最疼你的。”

姚姨娘的手放在丫鬟的手上,眼圈红了:“点墨,谢谢你,陪着我度过了那些难熬的日子。”

那些日子,那些她以为她已经失去了心爱之人的宠爱,她以为她下半辈子就只能在夏氏的手底下讨活,永远都只能低人一等的日子,终究是过去了。

丫鬟的鼻子一酸,她抹了抹眼睛,摇摇头:“小姐,我们这不都熬过来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别哭。”

姚姨娘揉揉眼圈:“我不哭。”

似乎她前面委屈的日子都过完了,所以上天给了她平安顺遂的日子。

王府突然有人登门拜访。

这不速之客,无人认识。

男的相貌堂堂,眉目间看起来有几分眼熟,光是那一身出自深绣坊的衣服就不是普通江湖豪侠能穿的起的,他背上斜背着一把质朴的长刀,而女的一身素色长衫,面目温婉,手中是一串檀香佛珠,两人都看不出年岁,端的是一对碧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