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2(1 / 2)

加入书签

孟清进了偏房,指着淋浴喷头给她看:“这个你还会用吗”

孟清羞躁地满脸通红,虽然明知和男子讨论这些不妥,可是此物她从未用过,而且从她醒来这十几天还真没有洗漱过,现在浑身都不自在,迫切地想要梳洗一番。

黎序文一点也不意外,他一点点给孟清演示使用方法,又把洗浴用品摆出来详细给她说清。

“你的衣服都在屋里的皮箱里,你好好洗个澡,去睡吧。”

孟清只觉得自己的脸烫的厉害,她不敢再和黎序文呆在一起,急忙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从黎序文说的皮箱里翻找了一番,她找出两件衣服,此地的衣着习惯与大燕不同,孟清今早换衣时还手忙搅乱的,现在倒是学会了。

再次出了屋门,家里静悄悄地,黎序文看出孟清的不自在,早早躲回了东屋。孟清快步去了偏房,好好清洗了一下,换上新衣服,又把自己脱下来的衣服洗干净晾到屋檐下的绳子上,这才回了自己的房间。

黎序文等到孟清睡下了,才起身去冲洗了一下,他洗澡快,不过十几分钟就收拾利索了。躺在床上,黎序文开始算计家里要添置的东西,这么一算还真不少,顿时挣钱的欲望更急迫了起来。

黎序文醒来时,外面还一片漆黑,拿过床头的手机看了一下,刚刚四点半。他套上衣服起床准备出门。

“003,我网的鱼可以存放在系统里吗”

“宿主,不可以,系统只能存放我们智慧星球的物品。”

黎序文心想人果然不能太贪心,还是老老实实靠自己吧,他在家里找出两个大铁桶拎着出了门。

南峪村的位置在山脚下,村南的这一片大山以前是全村人的收入来源。山上的石灰石开采了近二十年,大山靠北的一面已经被开采个干净,凿成了光秃秃的石头崖壁。

开采石材后,山脚下也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矿坑。这些矿坑有大有小,深浅不一。最深的能有十几米,浅的不过一两米。

现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山上的石材已经被禁止开采,这些矿坑也早就荒废了下来。山涧流下的溪水还有雨季的降水蓄积在这里就形成了天然的水塘。

这些水塘三面环山,周围水草丰富,环境很是幽静。可是因为塘底有尖锐的青石,地形复杂,村里人平时并不敢在水里嬉戏。家里的孩子更是被父母约束,整日耳提面授不许他们来山脚,就怕发生意外。

黎序文知道这些水塘里都是有野鱼的,他们这里是北方,大家都不善于下网捕鱼。再加上自从山上的石材不能开采后,村里人大都去了省城打工。所以这山脚下也安静了下来,反倒让鱼儿在这里自由生长。

黎序文在系统里换购渔网,就是想到了山上的这片矿坑,现在他手上资金太少,捕些野鱼卖是最快的方法了。

停在一个大一些的塘坑前,黎序文从系统里拿出渔网,对渔网的功能他还是有些存疑的,不过既然003 说了没有虚假广告,他也只能相信。

这塘坑里的鱼都是野生的,反应极其灵活,村里也有人在闲时来钓过鱼,很不容易钓到。黎序文把渔网扔到水里,拽住手里的绳子在岸边等着。渔网的说明书里写着,它遇水可自动伸缩,快速吸引水里的生物。

等了五六分钟,黎序文忍不住好奇把网往上提了提,很快他就知道系统所言非虚了,因为渔网很是沉重。也幸亏黎序文力气不小,才能把网拉了上来。

天色已经有些灰蒙蒙的亮了,网里的鱼也看得清清楚楚,有鲫鱼、黄戈鱼还有一些青虾,满满的这一网鱼,收获还真是不小。

黎序文把鱼都装到桶里,拎着回了家。也幸亏他体力好,一路上快步前行,并不太吃力。

这个季节,天气已经有些热了,鱼要趁着鲜活尽早卖掉,黎序文不敢耽搁。把鱼放在两个大铁桶里用塑料布封住口防止鱼窜出来。

他推出家里的摩托车,在后座绑了一根长木棍,两个大铁桶就挂在摩托车的两侧,一切弄妥当了,黎序文准备赶去早市。

第17章

南石街道处在城乡结合部的位置,在南石街北面的南石大桥旁有一个早市一条街。

在这条街摆摊的大都是周围的村民,卖一些自家的青菜,禽蛋之类。这条街的早市很是有名气,省城里许多喜欢吃农家菜的都会一大早赶来。

黎序文到达早市的时候不过才刚刚六点,市场上已经摆了不少摊位,他找了一个位置停下摩托车,在地上铺上从家里带来的大块塑料布,这还是他昨天收拾偏房的时候翻出来的。

两铁桶的鱼虾倒在塑料布上,立刻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

“小伙子,你这鱼是野生的吗”

“是,早上刚网上来的,你看看这鱼鳞、鱼头,一看就不是饲养的。”

这个时间来逛早市的,都是城里退休的老年人居多,他们吃了一辈子鱼,自然能认出野生鱼和饲养鱼的区别,正因为这样才纳闷。

“这鱼倒是挺鲜,还都活着呢,这么多野生鱼可不好网,小伙子还真有本事。”

市场上也有卖野鱼的,不过好多都是在水库里偷偷用电网捕捞的,鱼带到市场就已经死了。

“这鱼怎么卖”几个大爷大妈围着就开始挑拣了。

黎序文网上来的鱼可是纯野生的,无论鲫鱼还是黄戈鱼营养都很丰富,尤其是黄戈鱼,这种鱼学名叫做黄颡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物质。这种鱼现在野生的并不好抓,价格也不低,黎序文记得前世陪着魏总在饭局的时候吃过这种鱼,一份鱼汤就要上百块。

黎序文不是鱼贩子,也不愿和人斤斤计较,开价倒是利索:“这些鱼都是纯野生的,这青虾也是,就全都30块钱一斤,不还价。”

围着的几个大妈习惯性的开口:“便宜点呗,小伙子,你这鱼比市场上贵一倍多。”

“不还价,大娘要是嫌贵就去别家看看。”

最先问价的一个老爷子倒是没说什么,蹲下身来就开始挑拣,跑这么远来买菜,不就是想吃个天然新鲜的菜吗这种野生的鱼可不好遇见,再说了,这个价格并不高,好多鱼贩子用饲养鱼冒充野生鱼卖的也不便宜。

老爷子把鱼和青虾都挑拣了一番,黎序文过称称了称正好十斤,黎序文又挑了一条三四两大的鲫鱼给大爷添上,老爷子掏出三百块钱付了款,美滋滋地拎着大袋子走了。

黎序文今天带过来上来的鱼也就是七八十斤,老大爷一个人就挑走这么多,围观的人一看也急了,急忙也开始挑鱼,唯恐晚了,就挑不到好的了。

两桶鱼不过半个小时就卖的干干净净,还有一个没买到的老太太追着黎序文问:“真没了,小伙子你咋就带了这么点鱼”

“大娘,野生的鱼不好捕,你要是想要,明天再来看看吧,明天我还来。”

“那你明天可要给我留几斤,我先和你预定好。”

黎序文点头应下,把摊子收拾干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