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机会难得不容错失(1 / 2)
淅水流域比丹水生活的百姓更多,沿淅水向上有多个小镇,还有内乡县城,地处山中,较少遭遇战乱。
但战乱少,不一定就不受溃兵、土匪袭扰,越是山中交通不便的富庶之地,官府难以顾忌的地方,越是容易受到土匪侵扰。
自丹水进入淅水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刘安特命薛宏带一营兵将随行,不光要剿灭山中溃兵、土匪,更重要的是要拿下内乡县城。
邓州辖三县,内乡县便是其中之一,虽然是在山区,不富裕也不繁华,但它如今是在整个护民军背后,不将其控制,始终是隐患。
随薛宏而去的兵将虽然不多,好在都是上过战场、打过硬仗的原岳家军兵卒。
未免夜长梦多,他们沿淅水迅速横穿板桥镇、淅川镇,仅用五天时间便直抵内乡县城。城中守军不多,武器匮乏,根本不是护民军的对手,不到一时三刻全被拿下。
县官年事已高,还是靖康之乱前的老臣,听闻护民军来自南方,当即表示愿意投效护民军,以待早日归返朝廷。
县官手中无人,也翻不起大浪,薛宏没有为难他,只是将其迁出县衙,另行安置,而后将县衙改建为护民社淅水分坛,与替代官府掌管安乡县军政。
原本百姓尚有担心,但听闻护民社只收取两成收获,远比交给官府的田租杂税要低,于是纷纷响应,数日之内周边乡镇、村庄便已有三百余户入社。
分坛既立,护卫队很快开始招人,而后以军规军纪训练队伍。
背靠护民军,丹水、淅水两分坛发展顺利,及至十一月中旬,护民社覆盖安乡县全境,下设多个分队,共招纳护卫队员千人。
对于山中土地稀少,难以开垦耕种的问题,护民社承诺,等护民军攻占邓州全境,愿意出山的,全部按人口分配肥沃的平原土地,一人十亩!
这对世代生活在山里,但又因为各种原因逐渐失去土地的人来说,毫无疑问,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历朝历代,土地兼并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除非动用武力,改朝换代,重新分配。
护民军当然也可以动用武力解决山中百姓土地不均的问题,但如此一来便要平添许多事端,现在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精力。
而现在的邓州几经战乱,到处是抛荒的土地,足以容纳山中失地的百姓。百姓出山种了好田,收成好,不饿饭、有余粮,才更有利于护民社和护民军的发展。
淅水传来护民社的好消息,均州同样也有好消息传来。
据报,均州两县已有大部分百姓纳入护民社管理,均县、郧乡两处分坛也招募了不少护卫队员,正以军规军纪训练,待到时机合适,便择优选入护民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