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7章 能不能撑半年(1 / 2)

加入书签

回到丹水大本营,王宏逸很快将六军军长及四个负责与百姓接触的营长召集起来。

安置这批百姓的方案是他跟刘安商量确定的,从邓州城回来的路上,他也随机去多个定居点询问了当地百姓的意见,不需要再调整,完全可以推行。

他把情况告知林兴等人,令他们三天之内开始推行,十日之内保证每个百姓就地分到十亩土地。

众人没有异议,了解清楚细则、细节以及丈量土地的标准之后,便向各大队长、小队长、班长传达任务,令他们协助各军各营留守人员向本营区内百姓讲解政策、分配土地。

两种方案十分清晰,来到此地的百姓多数身无分文,最好的选择当然是直接接收营房和已经长出麦苗的土地。

第一天讲解完政策,第二天各营区百姓就做出选择,第三天便开始分配土地。

每个定居点的土地都在营房周围,距离很近,土地状况也几乎一样,因此百姓没有太多挑剔。

数日之间,各个定居点的土地就分配到位。

由于农具、营房着实有限,各家各户颇有一番争执。

好在这些东西曾是护民军所有,也是护民军来分配,不存在私心,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还有一定自主权,费了好一番功夫后,最终将每家每户之间的纷争平息。

等各军各营将辖区内的百姓按户登记造册送往邓州城,已经是腊月初。

翻着户册,刘安仿佛看到一个个落户的家庭,从这个冬天起,他们将迎来新生,而他们则是第一批完全支持、拥护护民军的百姓!

安置好这批百姓,他便算放下了一桩心事。

“幼之兄,辛苦了。”刘安将户册放下。

“将士们不辞辛劳,我可不敢居功。”王宏逸摆手。

刘安笑道:“没有你亲自盯着,此事可不会这么顺利。”

“主要还是首领英明,不计蝇头小利。”

“谁说我不计啊,眼下正为粮草发愁,这两个月还有吃的,后面就难说了。”

“首领是说邓州城内外这些百姓吧?”

“是啊,他们吃饭问题可不好解决。”想到城内外十几万张嘴,刘安便夜不能寐。

邓州城虽然拿下了,但城里的粮食却根本不足以养活内外十几万人,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邓州土地肥沃,城东集中有六七万百姓,这么多人种地,正常来说粮食应该够吃,可问题是全年收获的粮食居然有一半送去了汴京。

如今城中积粮只剩十八万石,城里这些人家中存粮不多,城东乡民也是一样,而城西三万百姓除了发给他们的半石粮,也无其他粮食来源。

十几万人,十八石粮,省吃俭用也难撑到收获夏粮,但凡夏粮收获出些意外,马上就得闹饥荒,起流民。

要想跟金国、宋廷长久抗衡,必须有稳定的后勤供应基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