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6(1 / 2)
弊。遇到他定下的三处位置时,则重点介绍,连余光头搜集的信息也一股脑往外倒。
赵志刚很满意,找个靠谱又得力的合作伙伴不容易,可他遇到了,也省下好多事。
一锤定音,赞同许扬的意见,选择第三处作为最终的开发地。
只是到底怎么做,既能让住户高高兴兴的搬走,而集团又不用出太多的钱,还需好好合计合计。
午饭过后,就在铺子里想招,翻来覆去的看那几张薄薄的纸,把每个人的性格研究再研究。
银杏在一旁默默不言语,她对此事真不在行,不会使心眼。
唯一想到的办法,就是条件诱惑。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集团出的钱够让人动心,肯定成。
君不见,以后只要听说谁家拆迁,大家全是一脸羡慕嫉妒。
还不是因为利益够大,让拆二代大变身成为富二代。
可是她现在的身份是商家,这点肯定行不通啊。
许扬心里其实已经有了计划,只不过在等赵志刚,看看他是不是有更加完美的点子。
赵志刚把手里的纸放到桌子上,人往椅背上一靠,瞅着许扬,“你怎么想的”
“第二处和第三处同时进行。”
赵志刚笑了,“知我者,许扬也。”
银杏睁大眼睛,不是讲好只拆第三处的吗。
她也清楚,如果现在能把二三处的房子同时拿下来,是最好的。无论是从以后广场的扩建,还是单纯考虑地皮的升值,都非常值得,属于投资远远大于回报。
但是,一个字,穷。
集团没钱,已经贷了好多钱,该了一屁股账,再贷非常难。
现在不像以后,有房贷车贷各种贷,银行根据生活环境与时俱进,开展了一系列便民服务,也为自己增值的业务。
赵志刚如果不是找了熟悉的同学帮忙,他就算把北京的房子抵押出去,都贷不了那么多钱,更别提继续贷。
给他帮忙的那位同学也压力巨大,隔三差五的就往赵志刚正在建的娱乐广场跑。没办法,领导盯得紧,他自己也害怕,万一款子收不回来,他的前途毁了不说,搞不好还要担责任。
银杏看着俩人一切尽在不言中的表情,“你们到底在打什么哑谜”
许扬嘴角都是笑,“两处同时谈判,并没说都要拆啊。”
银杏,“虚晃一枪”
赵志刚重新挂上招牌式笑容,“不,我们只是选择最识时务的那个。买东西还货比三家,更何况咱们这么多钱,还是谨慎点好。”
越说银杏越疑惑,不是已经定好了吗,怎么还要选,再选谁
许扬一看就知道媳妇不懂,半点不惊讶。一个老实孩子,脑袋里装的尽是正直,善良,实事求是之类的词,字典里压根找不出叫阴谋诡计的成语。
“先给第二处的居民透漏要拆的消息,再联系第三处的住户,两相对比后选择第二处。相信他们一定会不负众望的加价再加价,咱们一路跟着同意,等差不多后,和对方开始拉锯战,让一次步,再让一次步,之后不再让步。”
赵志刚心情好,接着补充,“这时候,第三处肯定会眼红,接下来咱们再掉转头,就容易搞定了。”
银杏秒懂,她只是不擅长耍心眼,但智商并不低。
他们的意思不就是先和第二处谈,并广而告之,让第三处干瞪眼,恨拆的不是自己家,然后再给他们机会,这时候,他们肯定会把握住机会,既不会狮子大开口,又保证比市场价位高。
人才啊
、第262章 我不认识你
赵志刚觉得这趟来的很值得,一天就把事情敲定,接下来的交给许扬就行,他则专心负责北京那边的事,争取年底内完工。
晚饭都顾不上吃,直奔火车站,要回去。
临走前,给银杏轻飘飘的交代一句,“t市的电器铺子以后归你管了。”
银杏被这句话惊住,“啥”
“电器铺子以后归你们夫妻俩照看。”赵志刚说完挥挥手,心情愉悦的进站,留下一个背影。
银杏哭笑不得,看着许扬,“这是当包袱扔给我们了。”
许扬摸摸鼻子,“回去后我打电话,让他们每周六派个人把账本带到学校那边,方便你查。”
银杏眼睛瞪得溜圆,“这可是你和赵志刚的铺子,他不管,你就丢给我。”
许扬讨好的笑道,“媳妇,我很想接,可是数学不好,万一把赚钱的铺子算成亏钱的咋办。”
又竖起大拇指,毫不吝啬的夸,“还是你厉害,不用算盘,也不用计算器,只用在纸上刷刷两下,结果就出来了。”
“那我回去了就教你怎么刷刷两下把账算出来。”
“我脑袋笨,估计刷刷两下不够,得配上算盘珠子啪啪。”知道银杏不会算盘,特意这么说。
银杏气鼓鼓,斜撇了许扬一眼,“”咋说都是你,啪啪估计仍然不够,还得计算器滴滴。
俩人打着嘴官司,去找余光头。
许扬打算把动员大家搬走的事交给他,不是一直自诩弟弟吗,为哥哥分忧,理所当然呀。
结果余光头不在,也不知道人去哪了。
眼看天色渐晚,许扬只好留了个纸条,让他第二天去店铺找银杏,言明有重要事情交给他办。
他们前脚走,余光头后脚回到家,开门后看到从门缝里塞进去的纸条,捡起来一瞅,激动坏了。
老许找他办事,那就说明他合乎心意,有用处。
以后跟着老许夫妻俩喝喝汤,发笔小财奔小康。
人啊,最怕就是被遗忘。
这道理就像在公司里面做事一样,事情多的时候,烦躁不堪,可当什么都不安排你做的时候,剩下的只有恐慌。
第二天,余光头穿的光亮一新,早早来到商店这边等着。
银杏上午有课,大壮出去进货了,余光头很自觉的过去给大个帮忙。已经来过好几趟,跟大壮和大个都熟。
不一会,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走进来。
“作业本每样来十本,笔记本四本,铅笔五只,水瓢两个,菜篓子一个,簸箕一个,再把每样糕点称五斤。”
余光头把东西全部拣好,算好账报给妇人听。
谁知妇人冷冷的瞅了他一眼,弯下腰拿起东西就往外走。
余光头震惊,这是小偷,还是抢劫
光天化日之下,在他眼前白拿,当他光头好欺负不是。
追出去,二话不说,一把揪住妇人的后领子,利落把她往店铺里面拖。
妇人看不到是谁扯她,又挣不脱,急得大喊,“哪个杀千刀的,扯你老娘”
余光头现在说白了就是跟市井打交道,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你爷爷我。”
“呸,我爷爷早成黄土了,你个孙子。”
“嘿,巧了,我妈也早入土为安了,你个孙女。”
“掉脑袋的。”
“砍头的。”
↑返回顶部↑